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琴曲《伐檀》:感天地浩瀚,嘆民不聊生!

古琴曲《伐檀》:感天地浩瀚,嘆民不聊生!

撫琴 | 焚香 | 品茗 | 聽禪

古琴微刊

古琴曲《伐檀》據琴之界歷代古琴譜庫中所記載,其最早被收錄於清乾隆九年《春草堂琴譜》中,是後人根據《詩經·魏風》中同名詩篇《伐檀》所作。

《琴學叢書》中曲意解題:「合譜三章,琴鏡刻琴譜九疑山人瑟譜見前但注弦字聲字,瑟譜指法各從其便但注律呂字弦字."

該琴曲講述了一群樸實的伐木工人在河邊砍伐檀木的故事。在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夜以繼日的辛苦付出,而地主老財們卻整日遊手好閒,最後的勞動成果也都被剝削者們所佔有。

工人們心有不平便你一言我一語發出了責問的吶喊,感慨世事不平,感慨民不聊生。《伐檀》的故事由此而來。

大自然古樸浩瀚,寬闊蒼茫,勞動者兢兢業業,質樸純真,伐木聲與責問聲交錯相疊卻又不顯喧囂,琴音清幽沉雄卻又不顯突兀,這便是楊葆元老師所演繹的《伐檀》。

這首琴曲既是對剝削者的諷刺,也是對勞動者的讚許與憐憫,勞動是神聖的,應當受到尊重。讓我們一起在這超然的琴聲中,感受勞動人民辛勤付出的汗水,感受大自然的莊嚴神聖。

▼ ▼點下方,進入古琴商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人文 的精彩文章:

古琴曲《平沙落雁》:借鵠鴻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

TAG:國學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