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不懂當代藝術,怪我咯!

看不懂當代藝術,怪我咯!

我們總說看不懂!

想知道原因嗎?

請大神來解答!

獨立策展人、藝術與建築領域獨立學者方振寧

對此有獨特的看法

人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看東西,但看見了也記不住,對自己也沒什麼影響,慢慢地你的眼睛才會明亮。然而,等你看清楚許多事情的時候,時間已經不多了。

談當代藝術之前,我們聊聊塞尚?

上周我在巴黎幾乎每天都在看展,一天里看四場藝術展的情況也不少。在北京有天早飯時讀了一篇石上純也(Junya Ishigami)展覽的文章,當天我就買了去巴黎的機票。我會看新的藝術,就像石上純也還有很多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同時也看舊的,比如奧賽美術館。

有些人會說,你現在還看什麼印象派啊,像是過時了。而我去奧賽美術館是想找尋現代藝術的源頭。我看的雖是20世紀的藝術,但並不像看起來那樣不具有當代性。關於現在很多風格是怎樣形成的,你要用自己的眼睛去分析。

比如,塞尚畫中的筆觸後來影響了賈斯培·瓊斯(Jasper Johns),如果沒有塞尚把筆觸提到那樣高的位置,就不會有瓊斯那樣的繪畫。後來瓊斯繪畫中的國旗,又啟發了弗蘭克·斯特拉(Frank Stella)畫條紋……一直延續下去。同時,塞尚還影響了很多人,包括勃拉克、畢加索等。

再比如,莫奈晚年由於得了眼疾,他畫的睡蓮局部就變得非常抽象,離近看就是一團筆觸。沒有這樣的畫就不會有美國抽象表現主義,莫奈啟發了他們,後來有了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這樣的大師。從法國影響到美國,有了抽象主義藝術,之後又有了冷抽象……

所以,如果不研究這些歷史,就不會知道源頭在哪。說到底,塞尚依舊是了解所有當代藝術之前的關鍵。現在看塞尚的作品,並不是為了研究後印象派,而是為了研究今天的藝術是怎樣來的。

想看「當代藝術」的太爺爺,還得出國?

如今,我們在藝術傳播方面處於某種貧血狀態,對於各個藝術的呈現是不全面的。對於當代藝術,大可不出國門就有很多,而若真有需要去欣賞這之前的20世紀藝術,還是需要出國。

如果觀眾在國內能更多地看到過去100年的藝術發展脈絡,那麼久而久之,就能具備理解今天當代藝術的一部分審美。哪些作品可能是從何而來,哪些作品在未來可以站住腳跟,觀眾自己就會有分析的線索,也就能有更深的欣賞途徑。

本文轉載自:印客美學

小藝有話說:

其實了解現代藝術和打王者差不多,知道了背景和操作方式,剩下的就是提高自身能力和升級裝備了,「點擊原文」我就告訴你怎麼在現代藝術的領域當王者!

你可能會喜歡這些藝術圈裡有意思的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者 的精彩文章:

萌世界的」布「約」兒童
推薦給你2018下半年提升品位的藝術書單

TAG:藝術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