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門檻的學習,等於沒有學習
我給幾位中學的同學講到有難度的學習,需要思維的連貫性和一致性。
學習是有門檻的,高等數學的知識讓小學生去學,就不行,小學生沒有那樣的思維深度。但是手機就不一樣,小學生也可以把手機玩得得心應手。手機是一個信息溝通和消磨時間的工具,手機面對的是大眾,不分年齡職業和理解能力,如果手機像高等數學題一樣難以掌握,那麼手機就不能得到普及,就沒有市場。所以,手機的使用不設限,沒有門檻,老少皆宜,這是消費品的特點。
但是,學生在中學特別是到了高中階段的學習,是有門檻的,沒有一定的基礎知識是沒法學的,注意力不集中,思維不能連續的話,聽課等於白聽,做題等於白做。看高中的數學題,就不會像看手機內容那樣輕鬆。真正的學習應該都是這樣,不是輕鬆愜意的事情,是需要費腦系下功夫的,也只有這樣,才能讓優秀的學生脫穎而出。
我特別喜歡《殺死一隻知更鳥》這本書,書中剛剛上學的一個小女孩這樣描述她的閱讀:閱讀對我好像是自然發生的,就像學會不用看就扣上連衣褲的底襟,或者把纏在一起的鞋帶解開打成雙結。我不記得從什麼時候起,阿蒂克斯(她的父親)移動的手指上面那些線,開始分成了不同的字。我以前從未熱愛過閱讀,可現在我則擔心起要失掉它了。閱讀就像一個人的呼吸,即使不喜歡也不能不做。
手機的流行,讓碎片閱讀易如反掌,但是真正高中學科學習所需要的深層次閱讀能力卻被荒廢了。有些同學拿來一本書,字都能認得,但卻完全讀不下去。看不完半頁,大腦就已經不運轉,不加工信息,不知道這些文字在說什麼,繼而坐立不安,必須放下書去做別的事情。閱讀是一種能力,就像只有通過運動,一個人才能肌肉強健。同樣只有閱讀,一個人的大腦神經才能得到鍛煉,才能保持持續加工文字信息的能力。閱讀能力和思考能力是相互聯繫的。經常閱讀的人,能更清晰地、更頻繁地進行深度思考。深度閱讀少的人,思考更容易是表面的、斷續的、即刻的。
優秀的學習者不會去關注對那些隨機的、片段信息的記憶。他們的學習是以問題為基礎的,他們不會簡單地隨意提出一個問題,他們會評估問題的準確性。他們不會簡單地收集信息,他們會根據信息的相關性和重要性來收集、檢測信息。他們不會簡單地做出解釋,他們會考察解釋的依據,並且會鑒別依據是否正確。
我給同學們講到,深度閱讀可以鍛煉思維,根據一個學生思維能力的不同,學生們可以分為的等級是:模範學生,高層次學生,中間品質學生,表現不良學生。
模範學生
模範學生的思維表現(在學業表現上)意味著掌握了學科領域傑出的思維能力(例如,優秀的歷史思維、優秀的生物思維、優秀的數理思維),同時這種表現也包括通過思維技巧和能力的練習來獲得更多的知識。模範的思維表現,總體來說是準確清晰的,並且信息豐富和有洞見。在這種水平上,對學習中術語和細微差別的理解和把握,有助於學生對基本概念和準則有更深的洞見。
模範學生能夠展現出對一個學科有高水平思維掌握的推理和解決問題能力。他們能夠將多領域的知識聯繫起來,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高層次學生
學科中表現出來的優秀思維方式表現出學生在一門學科領域裡卓越的思考能力,以及通過思考能力發展出的一系列其他能力。總體上來說,高層次學生的思維和學習能力是精確的、清晰的且是合理推理的,但是這種思維能力有時是缺乏深度的(尤其是在涉及對立觀點的時候)。在這個水平上對基本術語和細微區別的把握,有助於學生全面理解學科基本概念和原則。
高層次學生展現出一個學科領域裡較為優秀的推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的思維表現還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他們時常將許多領域內的知識聯繫起來,並且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他們的生活之中。
中間品質學生
在一門學科和課程領域內,中間品質學生的思考能力的表現不具有連續性、一致性,思維技巧和獲得知識的能力只得到有限的發展。中間品質的學生時常嘗試用記憶代替理解。中間品質的思維在清晰性、準確性和合理推理方面不具有一致性、連貫性。此外,這種層次的思維能力大部分情況下無法展現出深度的理解。在這個水平上對基本術語和細微區別的掌握,不能讓學習者完全理解學科中的基本概念和準則。
中間品質學生在展現一個學科領域內質疑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時,連貫性和一致性較差,他們的思維表現充其量處於合格水平。同時,在聯繫學科知識方面的能力不是很強,很難將中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
表現不良的學生
表現不良的學生在一門學科或者課程領域裡的推理能力比較薄弱。總體上來說,他們嘗試通過運用回想和記憶來完成課程學習、通過考試,他們只是試圖記憶內容,而不是理解來獲取知識。表現不良的學生不會去發展理解課程不可或缺的批判性思維。他們的思維表現通常不準確、不清晰以及缺少合理推理的。表現不良的學生學業表現很差。他們經常錯誤地理解基本的術語和差別,膚淺或錯誤地理解基本概念和準則。
表現不良的學生在學科領域裡的推理能力和問題解決的能力是非常薄弱的,思維表現很差。表現不良的學生不能聯繫不同學科間的知識。他們極少能夠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他們的生活中去,因為他們理解不了課程知識和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繫。


TAG:貟老師的56號教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