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新能源汽車成為騙子新騙局!
新能源汽車產業出現了大量新公司,新營銷,也被騙子盯上成為新騙術,小編提醒,購買新能源汽車應該找靠譜的大公司,不應該被莫名其妙的新公司新品牌給忽悠了。傳統造車企業的新能源汽車才是值得靠譜的,比如大集團上汽集團新能源,比亞迪新能源等。他們技術雄厚有產品靠譜,切記謹防打著股權投資的新能源創業公司,打著理財產品進行股權融資行騙!
騙局1
說到新能源汽車和汽車智能網聯技術,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可是最近,這兩者卻成為了新騙局的旗號。怎麼回事呢?原來近日爆出新能源汽車的又一種騙局:一些人兜售以新能源汽車和車聯網技術為旗號的「投資」。其模式比較簡單,繳納入會費成為會員,同時發展其他會員獲取提成。是不是很眼熟這種模式?沒錯,這就是一個「傳銷」的升級版。
其實,這不是新能源汽車第一次爆出醜聞,爆出騙局。在此之前,最另大家熟悉的就是企業騙補。在長達幾年的時間中,動輒幾億元、幾十億元的資金被一些車企中飽私囊,但耗在國家通過手段政策等挽救了損失,不給這些車企以矇騙大眾的機會,而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上涌動著的投資機會和可憧憬的前景,也成為了一些騙子設計新局的「最好的土壤」,它打著實業的旗號,變換出了多種「陷阱」,讓人防不勝防。
這樣的事例少見嗎?不,在最近一年匯總,這樣的案例為數不少。「國宏汽車騙局」,這是一個傳統傳銷的「升級版」。與傳統限制人身自由的傳銷不同,該傳銷組織以投資新能源汽車、鎳碳電池為名,打著私募、眾籌的旗號,發展下線會員,而私募、眾籌均是當下投資新模式,極具迷惑性。
與此類似的還有,「中領航科」新能源汽車原始股騙局,這個號稱實現了「充電6小時能跑500公里」技術突破的公司,在全國各地售賣「 一美元一股」的原始股,但最後被證明是一家騙子公司。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勢頭迅猛,也成為騙子們盯上的「溫床」。打著原始股的旗號,以新能源汽車作為幌子,愚弄大眾。還有一些公司甚至連產品都沒有,拿著正規汽車企業生產的產品換掉車標等,就做成「誘餌」進行欺騙。這不是偶然性的,在河南、四川、山東、廣州等全國都出現了這樣的騙局。
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手段都是已經被揭穿的騙局,在新能源汽車這個長長的鏈條上,還有不少待揭穿的「局中局」,他們以更加隱蔽的方式存在。比如騙子往往以偽科學作為幌子,宣傳其在核心技術上超前的突破,甚至往往大幅超越當下的最先進水平。他們會塑造一個嶄新的概念,並圍繞著這個概念進行深加工,吸引不知情的人投資,一些高級的手段甚至能吸引到外行的專業投資人。這不,最近就看到一家曾被稱之為「PPT造車始祖」的公司,居然獲得了百億元的投資,還有一些有著政府背景的資金甚至也加入其中。
聽起來是不是匪夷所思?一個沒有任何技術,甚至只有一個模型的團隊,怎麼能獲得這麼多投資呢?這些投資人真的這麼傻?你錯了。他們不會認為這百億元的投資能夠催生出獨角獸,他們只是在以小博大,鼓吹了一個泡沫,並用這個泡沫吹大另一個泡沫,並從中漁利。這是新時代騙局的典型特徵,甚至即便投資者知道自己受騙了,但同時他們又期望有更多的人受騙,從而收回自己的投資。
除了概念和技術的「新包裝」,現在的騙局在炒作能力等方面確實很有特點。以往傳銷炒作包裝的手法主要是,公益、公關、媒體造勢,還有明星代言捧場,而如今的傳銷炒作概念,未來的炒作方式更會花樣迭出,一大批「創新性手法」把欺騙性整整提高了一個數量級,這也是騙術的「創新的力量」。這還真是與時俱進啊。
電動汽車時代總結
近年來國家大力支持發展新能源汽車,這也讓一些車企有空可鑽。你知道嗎?目前中國有超過300個汽車項目,後繼者似乎還是源源不斷,而除了整車項目,還有出行領域的租賃、共享,還有零部件等關鍵技術的製造等。試想一下,在這樣一個燒錢的時代,如果政府部門不加以管制,新能源汽車就變成了撈錢的工具,這讓新能源行業如何綠色發展。所以對待此事,政府和監管機構更要冷靜、謹慎的行事,以免造成更大損失。
騙局2
不知大家最近有沒有發現,在深圳出現了一家叫「小熊淘車」的共享洗車,該公司號稱ponycar旗下子公司。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個小熊淘車!
——家在深圳 @小胖說車
今天早上,小胖正在神遊之際,有位網友找到我。
他說,小胖我想給你報個料:我被一個叫小熊淘車的公司忽悠了。他們騙我去搖新能源車牌,說我的牌可以租給他們,結果現在搖到了,卻告訴我,他們沒車可掛...
what?這是一波怎樣操作?可以這樣操作嗎?一連串問題,勾起了老衲好奇心,決定深入了解下!
經過一番「特別」了解,終於弄明白是什麼事了。
小熊淘車屬於ponycar旗下子公司,主營業務就是收集新能源車牌,將收集上來的指標給新能源車上牌,然後面向社會進行分時出租,也就是給母公司ponycar的共享汽車業務提供車源。
就像共享單車需要數以萬計的單車一樣,共享租車業務也需要大量的汽車。在深圳運營的話除了車,還需要大量的粵B車牌。
看到這,很多人可能會問,指標都是在公司或個人名下,他怎麼收集?
小熊淘車操作方式大致是:如果你符合新能源搖號的條件,那就與他們公司進行簽約。簽約後,可以把你搖中的指標借給小熊淘車,美名其曰:保車牌(因為你不知道以後的上牌政策,很多人就會想要提前先佔有粵B車牌),時限三年起。
舉個例子:小熊利用你的指標,以你的名義,直接向銀行申請貸款買車,新車車主則是你本人。
根據你選擇的車型,目前主要有幾款:最普通的是長安奔奔、還有長安逸動EV300、廣汽傳祺GE3、榮威Ei5。根據不同車型,需要貸款的年限不同,合作方式也略有不同。
以榮威Ei5為例,需要簽約者支付9000元的定金(此金額,據官方說會分期返還),每個月月供也由小熊淘車提供,小熊每月會把要付的月供打到你賬戶上,幫你還月供。
簽署委託經營合同後,三年內,車主沒有車輛的使用權。
據小胖了解,目前簽約的人數不在少數,而且操作中出現了很多問題,例如今天找我的這位網友,他就是先跟小熊汽車簽約了,然後他開始搖新能源牌,搖到後,被告知沒有車,只能退還定金。
網友本身沒想買新能源車,這下就不知該怎麼辦了。
放棄指標,三年不能再搖,買一部新能源車?貌似也沒有這個預算,不是坑爹嗎?!而這也僅僅只是其中一個問題,還有關於不平等的合同問題、拿車排序問題等等。
該網友介紹,小熊淘車的購車協議中約定:
三、甲方(小熊淘車公司)不履行主合同,無權要求返還定金。乙方(簽約車主)不履行主合同,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可是當小熊淘車官方工作人員andy向該網友表示沒車的時候,只提出退定金本金的說明,並未按合同中規定的退定金方式去執行。
同時該網友介紹,小熊淘車官方簽約群中有大量類似的遭遇,官方只以退定金本金來搪塞。據悉參加小熊淘車的用戶中,大量四五個月前簽約並搖到號的用戶並沒如約拿到車,意味著手上的指標即將過期。
總結:
小胖個人覺得,這樣的操作方式是遊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帶,目前深圳處於限牌的狀態,個人及公司的指標都有限,面對這樣的情況租賃公司只能面向社會收集指標。
在這過程中會產生幾個很重要的問題:
1、加入車在出租的過程中發生事故,責任由誰來承擔?真如租賃公司所說,單獨簽一份責任免責書就可以嗎?
2、貸款後,如果在還貸的過程中該公司倒閉,剩下的債務怎辦?車輛又去哪裡了?應該怎麼處理?
3、美曰其名是為了給你保留一個新能源牌,但實際上你受益還是他受益,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騙局3
「零首付」購車原來竟是「套路貸」!涉嫌詐騙和敲詐勒索的26名犯罪嫌疑人予以刑事拘留。
日前,廣東深圳龍崗警方經過縝密偵查,打掉一個以「零首付購車套路貸」、涉案價值近億元的特大犯罪團伙。
陳先生在深圳龍崗做小生意,出於送貨的需要,他計劃著買一輛七座的小車。2017年5月,有一名車行的業務員加他微信,稱可以零首付購車。
陳先生給這名工作人員轉了5000元定金,並辦理了購車手續。在對方的安排下,陳先生很快與一個正規的金融公司簽訂了車款七成的按揭手續。剩下的三成車款,則在對方的安排下,與一家小額貸款公司再次進行貸款以結清汽車尾款。
為了榨取更多的利息,第二家貸款公司又會以信征問題、居住證不合格等理由不給貸全車款,再推薦去更多的貸款公司貸款。陳先生察覺到受騙之後,向當地警方報了案。
深圳市公安局輔城派出所民警鄧世傑:第一家貸款是正常流程,第二家金融公司貸款,實際上就是他們自己內部的公司,第二筆貸款的利息是非常高的,我們有一個事主,借了45800,當天一次性就收取了15800的高額利息 。
調查中,民警發現車世界汽車銷售公司在多地分別有註冊點,其中公司的法人和股東經常互換,購車人的購車款和貸款隨即轉入他們的私人帳戶。警方走訪了多名購車人後發現,即便是購車人籌齊汽車尾款,車行卻以車輛gps異常等理由強行把車拖走,甚至上門威脅事主。
警方調查發現,車世界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明顯涉及「套路貸」詐騙。專案組經過全面走訪、蹲守布控,梳理出以方某、楊某,彭某,林某為主的一個「套路貸」犯罪團伙。
今年4月25日,警方實施抓捕,共帶回61名相關人員。經過審查,目前已對涉嫌詐騙和敲詐勒索的26名犯罪嫌疑人予以刑事拘留,初步核查該團伙涉案價值近億元,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之中。
買車5年全返現拉人入會還有獎?小心傳銷買車騙局
無獨有偶,隨著現在新能源汽車湧現的熱潮,關於新能源的貸款消費陷阱也隨即出現。
交費成為會員,再花錢買新能源車,5年內全額返現;拉人入會有「回本獎」「薦點獎」,還有原始股,上市後8000元變成100萬元。有這等好事?
其實,從2016年6月至今,沒有一個人拿到所謂的「返現」,其「全額返現」「原始股」噱頭的背後實際上還是在「拉人頭」。
近日,廣州從化警方組織警力雷霆出擊,收網打掉轄區一個依託「佳×美新能源」的傳銷組織,查獲涉案傳銷人員21人,其中依法刑事拘留6人,教育釋放15人。
以新能源汽車為誘餌 「釣」人交錢入會
2017年7月5日,從化區公安分局經偵大隊接從化區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移送關於「佳×美新能源」組織涉嫌傳銷犯罪線索。
警方經初步偵查發現,該傳銷組織以「廣東佳×美新能源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廣東佳×美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為依託,通過微信群、召開會議、私人講解等方式,對外宣稱新能源汽車未來具有遠大的市場前景,只要繳納一定費用成為會員,就可購買新能源汽車並在5年內獲得全額返款,還可以8000元購買1萬元股的原始股權,宣傳未來公司上市後將變成100萬元。
此外,會員通過推薦他人入會,還可以從中獲取高額提成返點,以及在管理平台上兌換其他價格虛高產品。
背後實則是「拉人頭」無一人全額返現
辦案民警介紹,涉嫌傳銷人員通過以上種種說辭,以所謂「高額利潤」誘惑他人交錢入會,而其所宣稱的「5年全額返現」根本沒有具體的返現細則,從其2016年6月成立至今,沒有一個人拿到所謂的「返現」,其「全額返現」「原始股」噱頭的背後實際上還是在「拉人頭」。
比如,該組織規定交納2萬元會費才能成為其會員,才有資格買車。同時又規定,如果推薦2個人入會,可以拿回1.4萬元的「回本獎」。此外,還有「薦點獎」等,拉的人越多賺得越多。回歸到傳銷的本質,會員的短期收益就是靠「拉人頭」來實現,而許諾的所謂的「長期收益」——全額返現、原始股之類,都只是一個引誘你的噱頭,至今沒有一個人兌現。
發展下線1700多人 其中不乏醫生教師
從化警方對此案進行立案偵查。專案組民警通過工作,梳理出從化轄區以何某為首的傳銷人員層級。專案民警獲悉,遼寧鞍山海城市公安局在前期對「佳×美新能源」公司的高層人物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犯罪進行過打擊。
為進一步加強相關證據材料的收集,12月下旬,專案民警趕赴海城市公安局調取從化區傳銷人員的相關材料,根據對層級人員的分析,再次確定從化轄區以何某為首的傳銷人員組織體系,經過梳理髮現,何某的下線不斷分支發展,僅在廣州從化轄區人數多達1700多人。「一般年齡大都在40歲以上,有一定經濟基礎,其中不乏教師、醫生。」
從化警方對從化轄區以何某為首的「佳×美新能源」公司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的主要傳銷人員進行收網行動,在街口街、城郊街等地抓獲涉案人員21人。經審訊,依法刑事拘留6人,教育釋放15人。
目前,該案仍在進一步偵辦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