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職業前教育還能怎麼做?Pathrise 主打「同輩經驗」

職業前教育還能怎麼做?Pathrise 主打「同輩經驗」

Pathrise 是創立於今年年初的 YC 孵化的早期項目,向在校及剛畢業的優秀大學生提供獲得有競爭力的實習及工作的求職指導。目前提供的求職指導主要在技術(工程、產品管理、數據科學與設計等)與商業(市場營銷、銷售、金融與戰略等)領域。

Pathrise 創始團隊的兩位成員都只有 23 歲,而團隊也想將這一點作為自己的競爭優勢發揮到極致。

在他們看來,目前市場上同領域的玩家在提供服務時,都只站在企業的角度來,但實際上只有「最新、最近」地接觸過大公司申請過程畢業生們,才能夠真正從「用戶視角」出發來提供。

和教育不同,職業前教育的服務性質更濃一些,而到了 Pathris ,教育內容進一步被弱化,諮詢服務的比重被提升。

例如,在 Pathrise 的服務當中,面試的應對技巧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內容構成,但在實際操作當中,團隊通常會花費幾周的時間來做前期籌備,包括根據用戶的背景來優化簡歷,搜集企業的用人需求,甚至通過 cold email 的形式來和用人方直接溝通等。

從收費方式上,Pathrise 也更像是「獵頭」:服務在前期完全免費直到用戶獲得正式的工作 Offer,用戶須向Pathrise支付第一年工資的7%。

現階段,Pathrise 已經服務了 50 名學生。不過當服務諮詢的性質更重於教育產品時,擺在團隊面前的是,是通過服務產品化的路徑做規模化擴張還是走以「小而美」的路線。

根據公開數據,Pathrise 在近期獲得了 120 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YC 是其投資方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推特上的不當言論被人翻出,詹姆斯·古恩不再執導《銀河護衛隊3》
現代經濟中,接近一半的工作都沒有意義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