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像一顆樹一樣成長

像一顆樹一樣成長

最近得到app上新了一門新課程,

《陳海賢的自我發展心理學》,

我聽了七八節感覺很不錯。

自從結束了武志紅的心理學課,

一直沒有找到讓我動心的課程了,

很高興現在找到了。

我每次聽某大師的課程,

都會找出他所寫的書籍來看看,

書籍是最能夠了解某個人的價值觀點。

這本書當然就是陳海賢的書了,

看標題很像是勵志雞湯類的書籍,

但這本書卻是帶有勺子的雞湯。

以前看雞湯類的書籍,

一句勵志雞湯的話能讓我亢奮好幾天,

它們是利用華麗的語句來激發我們的鬥志,

但它沒有給出應有的解釋與方法,

所以我們稱之為毒雞湯。

但不管怎麼說雞湯類的書籍,

還是可以在我們最墮落的時候,

打打雞血力、努力上進的。

而這本書所有的勵志語句的背後,

都有強大的心理學依據與方法。

我看完之後也很亢奮,

但也突然明白自己的問題:

為什麼自己會陷入無力感?

為什麼自己會拖延?

為什麼自己會不安與焦慮?

、、、

這些都讓我從心理學的角度解釋了一遍。

當我不那麼抗拒無力感的時候,

無力感自然會消失;

當我不那麼抗拒拖延的時候,

拖延也自然會消失;

當我們出現一些不好的行為的時候,

總是會去抗拒、會去自責,

我們覺得自己本不應該出現這樣的問題,

所以越抗拒越嚴重。

我要去思考事物行為的本質,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我們的抗拒大多數是因為我們想逃避問題的本身。

只有我們不那麼抗拒問題的本身,

才能更好地去找出問題背後的因素。

這本書給我的啟發之一:不抗拒

不抗拒你所遭受的問題,

不抗拒你身上所有的缺陷,

也不抗拒你不完美的人生。

當你能夠心平氣和地看待這些,

你也就能找到這些問題的本質原因,

然後去改變你能改變的,

接受你不能改變的。

這本書給我的啟發之二:活在當下

我們都知道要活在當下,

但事實總是活在遙遠的過去與未來,

過去讓我們痛苦、未來讓我們焦慮。

當我們陷入其中的時候,

不妨好好思考一下,

我們來這世間的短短一生,

不是為了好體驗當下的每一件事嘛?

難道還要沉浸於未來死亡的焦慮?

我們很難活在當下,

是因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時候,

會認為這些時間是「我的時間」;

做自己不想做的事的時候,

認為這不是「我的時間」

而實際上,

這些時間都是「我的時間」,

我們都有責任好好體驗,

認真度過。

這本書籍給我的啟發之三:像樹一樣的成長

這人世界上永遠存在比你更厲害的人,

無論哪一方面,

如果把人生比作攀登,

也許你窮其一生只能達到的某個高度,

但對某些人來說只是個起點。

如果兔子都在拚命奔跑,

作為烏龜的你,

前進的動力在哪裡?

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在

「證明自己行還是不行」上的時候,

我們更容易放棄攀登與拚命奔跑,

因為我覺得得自己不行。

這樣會讓我產生更多負面上的無力感,

進而影響我們的幸福程度。

如果我們能夠像樹一樣:

一棵樹總是把另一棵樹當做朋友而不是對手,

更多的樹組成森林,

它們一起抵禦狂風,

為動物的棲居提供家園,

構建生態系統,

這些都不是一棵樹可以完成的使命。

樹追求共贏,

它們不相互獨立,

而總是默默地相互敬意,

既相互獨立,

又攜手完成使命。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

並不只有比較和競爭,

我們做事的動力,

也並不只是想比別人優越,

我們每個人都努力生長,

既相互競爭、又彼此扶持,

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

書中提到許多人生不完美的問題,

看完之後很是過癮,

突然之間我更加平靜地看待自己的缺陷,

也更心平氣和地活在每一個煩瑣的當下。

這是我2018年分享的第28本書籍

還剩下24本書籍

加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志強不息 的精彩文章:

過去無法改變,未來才更為迷人

TAG:志強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