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何新:諸葛一生唯謹慎

何新:諸葛一生唯謹慎

原標題:何新:諸葛一生唯謹慎


【何新歷史雜記】


何新:諸葛一生唯謹慎


讀《葉劍英913後致毛澤東的親筆信》


呈主席閱示。葉劍英。毛批:總理閱,交汪存。


【1971年10月4日葉劍英致毛澤東的信】


主席:


首先敬祝萬壽無疆!


林彪、妻、子叛變,黃、吳、李、邱附逆,以為結納幾個死黨,掌握幾架飛機,散布幾句謠言,製造幾樁借口,就可以施展陰謀,篡黨篡國,結果作惡自斃,餘孽落網,從反面上使全黨提高覺悟,提高警惕,增強團結,增強戰鬥力,證明壞事做到頭可以變成好事。


中央57號通知發出後,軍委直屬各單位、軍兵種和院校,按總理指示,分批分片進行傳達、學習、討論、批判和揭發。據各單位初步反映:


一、明擺:各常委會上傳達時,講到林彪謀叛三階段(暗害主席、廣東割據、北竄投敵)同志們初聽驚奇,再聽憤怒,最後聽到林逆機毀人亡,一種沉重心情又爽然消失,轉為快慰,發人深省。


二、物證:在軍委直屬各兵種首長會議上,曾把林彪給黃永勝的親筆信(照片)給大家傳觀了一遍,又選了三篇交代材料(王飛、江騰蛟、魯珉)給大家念了一遍,這種鐵證如山,完全粉碎了可能在少數人心上半信半疑的精神狀態,收到全功。


三、要快:林彪叛黨叛國罪行,是按中央規定,有計劃有步驟進行的,我們是逐步擴大,層層下達,嚴格保密。但從傳達效果看來,顯比隱好,快比慢好,大家同意中央意圖,加快步伐,擬於十月中旬傳到基層,這樣似颱風過後,萬里無雲,做到思想上充實提高,組織上調整鞏固。


估計到十一月以後,工作重點將轉到正常,為使政治局參加軍委辦公會議同志和我,了解一下軍委各方面的工作情況,擬提出第一批彙報題目:

一、戰備情況。由總參負責準備;


二、連隊建設情況。由總政負責準備;


三、軍工生產情況。由總後和國防工辦準備。


我這個人腦子空,水平低,能力弱,有時也產生:「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的自卑感,這不對。當努力克服,努力學習,努力工作。


這次主席令我主持軍委日常工作,我十分感戴主席的信任,但又十分害怕工作做不好,誤了大事。


昨天軍委辦公會上,我坦白地說出我的低能,請求同志們經常提示工作意見。同志們果然在會上提出許多建設性的寶貴意見。如果我能虛心地經常請教各同志,特別是經過東興同志能夠得到主席指示,加上在政治局會議上能夠得到總理和各同志的指示,那麼工作上的錯誤可能比較少些,我當儘力做去,請主席放心。


有時間請賜一見,得到指示,以利工作。


謹致敬禮!


葉劍英謹上


一九七一年十月四日


【何讀後略論:諸葛一生唯謹慎】


1、葉劍英是中國現代史中一具樞紐意義的非凡人物。在中共戰爭革命時期,葉長期主持參謀部,較少攻城野戰之功,故評帥時葉嘗自謙而堅辭。(其辭帥文件俱存。非如某大將所謂辭帥乃出於身後家人之吹噓也。)


2、但是,葉在20世紀中共政治歷史中至少在兩次轉折時期起到樞紐作用。


一為1935年8月在甘南對毛澤東的緊急報信,促成毛周彭林等果斷獨軍北上,遂使中共高層擺脫張國燾以兵勢挾持鉗制之危機。此舉之意義實不亞於遵義會議,但一直未被充分估計。一為1976年葉坐鎮軍委,支持華汪發動10月事變,遂改變歷史走向。


毛澤東生前論葉,說此人有文化(1975.5)。在十帥中,葉不僅工於詩賦,而且喜浸潤古史,頗通韜晦之術;毛多次說葉大事不糊塗——貌似糊塗實際不糊塗。毛澤東器重葉,甚至臨終前有託孤之意。


3、1971年9.13事變後,毛澤東決定改組軍隊領導班子。


9月29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黃永勝等離職反省的通知。通知宣布:此後軍委日常工作由軍委副主席葉劍英同志主持,並籌組軍委辦公會議,進行集體領導。


10月3日,毛澤東命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撤銷中央軍委辦事組的通知》。通知宣布:撤銷軍委辦事組,成立軍委辦公會議。軍委辦公會議由軍委副主席葉劍英主持,並由葉劍英、謝富治、張春橋、李先念、李德生、紀登奎、汪東興、陳士榘、張才千、劉賢權十人組成,即日成立,在中央軍委領導下負責軍委日常工作。


10月4日,葉劍英致函毛澤東,報告軍委傳達林彪叛國事件的情況和今後工作的設想,即此信。此信以蠅頭小楷書寫,周正恭謹,一筆不苟,果然字如其人。

4、近年關於913事件有諸多異說。


然讀葉公致毛周此親筆信:「講到林彪謀叛三階段(暗害主席、廣東割據、北竄投敵)」,「最後林逆機毀人亡」等,「鐵證如山」云云,參證黃吳邱李及林葉秘書等近年等回憶錄,可證913事件大略即為中共當年文件之所描述者,而近年什麼「黑匣子錄音」的陰謀論之類,蓋皆荒謬。


此信中,葉云:「這次主席令我主持軍委日常工作,我十分感戴主席的信任,但又十分害怕工作做不好,誤了大事。」實際上早在廬山9.2會上,1970年8月30日,即將與陳、林攤牌之前夜,毛澤東秘召周、葉談話,又在9月6日下山前再次見葉,命其為周助手及顧問,已有重用而取代林之暗示也。


5、在此信中,葉雖已身受負責軍委大任,卻謙言曰:「我這個人腦子空,水平低,能力弱,有時也產生:『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軍委辦公會上,我坦白地說出我的低能,請求同志們經常提示工作意見。同志們果然在會上提出許多建設性的寶貴意見。如果我能虛心地經常請教各同志,特別是經過東興同志能夠得到主席指示,加上在政治局會議上能夠得到總理和各同志的指示,那麼工作上的錯誤可能比較少些,我當儘力做去,請主席放心」云云。其言不卑不亢,謙退藏形,表明葉的確善於自處,深諳君臣之道,確實不糊塗也。


此實乃歷史人心微妙之點,可以意會,難以深言。而在其之前,彭、賀、林等都曾主持軍委軍隊,皆以跋扈率性而不得善終,豈偶然哉?豈偶然哉!


【附錄】此信複印件之第4、5、6頁:





葉劍英手跡  

【附註】


關於葉劍英1935年9月9日,葉劍英收到張國燾給陳昌浩的密電,立即送報毛澤東。對此毛澤東1937年3月在延安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毛澤東有如下的說明:「張國燾在分裂紅軍問題上做出了最大的污點和罪惡。左路軍和右路軍的時候,葉劍英把秘密的命令偷來給我們看,我們便不得不單獨北上了。因為這電報上說:『南下,徹底開展黨內鬥爭。』當時如果稍微不慎重,那麼會打起來的。」(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上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第666頁)


1971年8月28日毛澤東在長沙與韋國清、丁盛、劉興元談話,要他們尊重葉帥。談話被整理成《毛澤東談話內容追記稿》。毛澤東概述了黨內前五次路線鬥爭後說:「以後就出了張國燾搞分裂,葉劍英在這件事情上立了一大功,張國燾打電報給徐向前、陳昌浩說,堅決南下,否則徹底解決,當時葉劍英同志當參謀長,他把這個電報拿出來先給了我,我們才走了,否則,我們就當俘虜了。」


朱德就此曾回憶說:一、四方面軍北上,張國燾「到阿壩時,他就變了,不要北上,要全部南下,並發電報要將北上的部隊調回南下,我不同意,反對他,沒有簽字。電報由葉劍英同志接著,告訴中央毛主席,沒有向下面講,中央就馬上決定單獨北上了。如果上去的部隊調轉,中央是很危險的」。(《朱德委員長談紅二方面軍渡江同四方面軍會合前後的經過情況紀要》1960年11月9日下午,政治學院資料室藏)


葉劍英晚年回憶:「那天,前線總指揮部開會,新任總政治部主任陳昌浩講話,他正講得興高采烈的時候,譯電員進來,把一份電報交給了我,我一看電報報頭是給陳昌浩的,便遞給了他,他講話正興頭上,沒顧得上看,又順手給了我。我一看才知道是張國燾發來的,語氣很強硬。我看到這個電報後,覺得這是大事情,應該馬上報告毛主席。」


近年此事有人質疑,認為在現存四方面軍歷史檔案中找不到有關電文。我就此曾問過葉選基(葉劍英晚年秘書)。他說:葉帥說過確有此電、此事,葉劍英當時任紅軍前敵參謀長,負責軍事文電。葉從得到電報後當即給毛澤東看,毛澤東與周恩來博古等緊急會商後立即決定率部離去,但命葉劍英仍把電文交給陳昌浩。而此電後來可能被張國燾陳昌浩銷毀,所以未見於四方面軍存檔。


(2018-08-1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何新文史 的精彩文章:

何新希臘偽史批判:關於古希臘羅馬人種族起源非白人論

TAG:何新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