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朱元璋讓26皇子離京守國門,清朝把皇子留京享福,兩者哪個更好?

朱元璋讓26皇子離京守國門,清朝把皇子留京享福,兩者哪個更好?

在古代,統治者往往決定一個朝代的興衰。我們很難想像,如果統一六國的秦始皇若是換成他人執政,中原又能否統一;如果明朝不是朱元璋執政,那麼又有誰在撐起另一個國家,發展另一個朝代呢?正因思想的差異性,由誰來管理朝政,才顯得尤為重要。

明朝皇子

明朝和清朝作為相鄰的兩個朝代,不同的掌權者卻有著極為不同的執政要求。就好比,明朝皇帝都不願皇子們進京,而清朝皇帝卻都不願皇子們離京。在規矩之下,明朝的皇子們遭了秧,本是享受的身份,卻要跑去守邊疆,而清朝皇子可就快活多了。那麼,完全不同的管理摸模式,到底哪個更好,哪個更差呢?

從歷史上看,兩種做法都從國情出發,都具備其合理性。

先從明朝看,之所以會讓皇子離京,原因在於朱元璋有兩方面的考量。

靖難之役

其一,朱元璋雖說最終奪得了天下,但是外患一直沒有解決,蒙元殘留勢力一直在作亂,陳友諒勢力也沒有徹底消滅。這種情況下,如果朝廷內部發生問題,這兩種勢力必定趁機而入,把大明王朝給攪成一鍋雜粥。國家內憂外患,江山也將岌岌可危。在動亂之際,朱家隨時可能土崩瓦解。一旦失去勢力,朱家再難有崛起之日。

另一方面,歷史上為了皇位自相殘殺的兄弟很多,朱元璋也擔心老朱家會出現這種事,一旦有人覬覦皇帝之位,將嚴重影響繼承人的生命安全。為了避免朝綱動搖,也為了避免兒子們內鬥,於是決定將他們分封四地,遠離政治中心。如此一來,既解決了邊疆問題,也避免動搖了朱標的太子之位,兩全其美。

朱元璋的做法始終讓權利掌握在自家人手裡,這種情況下,最多發生藩王造反,基本上沒人能搶走老朱家的那張椅子。

清朝皇子

相比之下,清朝皇子的管理方式截然不同。在規定中,皇子公主們統統都必須留在京城,除了擁有欽差大臣的身份,否則不能離開京城。

清朝皇帝之所以有如此舉措,原因在於吸取明朝的教訓,以史為鑒,希望能避免明朝犯過的錯誤。明朝因皇子在外,手握重權,莊園無數,以至於明朝皇子們迷失本心,魚肉百姓,藐視官府,令百姓怨聲載道,民不聊生。

為此,清朝皇帝把皇子們都「關」在京城,不讓他們出去搗亂。同時,為了保證國家太平,皇帝並沒有給皇子兵權,只讓他們獲得特殊的身份待遇,如此一來王爺造反的事件也有效被遏制在搖籃里。

九子奪嫡

然而,這樣的做法也有一個非常要命的弱點。皇子不能出京,只能留在京城,與其他皇子抬頭不見低頭見,也容易產生各種勾心鬥角的事情。正應如此,清朝發生了「九子奪嫡」、「新辛酉政變」等霍亂。

清朝這種做法大力抑制了藩王造反,這也讓清朝成為歷史上僅有的幾個沒有藩王造反的朝代(異姓三藩除外)。但這種做法容易喪失權利,造成內鬥,連帶著受到外族的侵略,所以清朝也是爆發起義最多的一個王朝。

那麼你覺得兩者誰更適合統治?誰的方法危害更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浪史記 的精彩文章:

司馬懿當真看不透諸葛亮的空城計?非也,司馬懿臨終前道出真相!

TAG:浪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