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驚!1歲男童巷子里玩耍,撿食拌老鼠藥的稻穀中毒,消化道出血
夏季蚊鼠多,
有人會在家裡或戶外放置老鼠藥滅鼠,
不過,
大家投放老鼠藥時可千萬要小心,
別被「熊孩子」們玩耍甚至誤食。
日前惠州市第六人民醫院
接診了一例一歲多男童
在戶外誤食滅鼠藥的病例
那麼,
男童的情況如何?
男孩巷子里玩耍撿東西放嘴裡
事情發生在7月31日上午。惠州市第六人民醫院PICU醫生陳聖璽還清楚記得當時的情形:「孩子轉入PICU 時已經被急診科醫生洗胃處理,當時生命體征保持平穩,但孩子身體虛弱。」
隨後,醫生們從孩子的家人口中了解到,當天上午10時許,一歲多的男孩「小明」(化名)在家旁邊的小巷子里玩,玩著玩著手就從地上抓起什麼東西往嘴裡放。小明中午睡了一下起來後就哭鬧不止,並嘔吐、肚子痛,臉色發青。家人見狀,心驚不已,趕緊帶著小明來到位於惠陽淡水的惠州市第六人民醫院看急診。
判斷誤服藥物 家人疑是老鼠藥
「急診醫生經詢問並看病狀,初步判斷小明是誤服藥物,於是趕緊為小明進行洗胃排毒,洗胃後小明便轉送到PICU做進一步救治。」陳聖璽說,當時小明的家人都十分焦急,他們一面安慰家屬,一面詢問詳細情況,當務之急是要找到或確定小明誤服的藥物是什麼,以便對症下藥清除毒物。
這時,小明的家人想起來小明可能是誤服了別人投放在巷子里用來滅鼠的老鼠藥。最後,小明的家人通過報警,找到投放老鼠藥的人並拿到老鼠藥的說明書。原來,小明誤食的是拌了「溴鼠靈」的稻穀,小明玩耍這種稻穀時便放在嘴裡誤食了。
誤服老鼠藥劑量大會致全身出血
「誤服老鼠藥對人體最大的危害就是會對凝血功能造成損傷,如果服用劑量大,嚴重的會導致全身出血、神經系統損壞,危及生命。」陳聖璽介紹說,所幸的是小明當時誤服的「溴鼠靈」劑量不大,身體外表並無出血癥狀,不過用開塞露催便後小明拉出來的是血,這說明小明的消化道已受損。於是,他們為小明緊急使用維生素K1進行解毒,並進行血壓、護肝等系列監測。
據了解,在醫護人員的努力下,小明在PICU待了3天後消化道停止出血了,並且血壓、肝功能、凝血功能等也恢復正常,隨後小明轉入普通兒科進一步觀察。
所幸
小明誤食劑量不大
經醫護人員搶救後度過危險
在醫院觀測幾天後恢復健康出院
對於小孩容易誤服藥物的情況
大人應該如何防範?
且看以下提醒!
0~3歲孩子易誤服藥物
家中藥物切要保管好
「小孩誤服藥物的病例比較常見,但誤服老鼠藥中毒病例今年我們是第一次接到。」惠州市第六人民醫院PICU主任莊家用說,誤服藥物的兒童以0~3歲為主,因為這個年齡的嬰童正處於對一切事物感到新鮮好奇的階段,且喜歡通過手、嘴巴來嘗試,而藥物的包裝各種各樣,有的藥物像糖果,很容易吸引孩子玩耍甚至誤食。因此,醫院經常會收到誤服了藥物來救治的孩子。
莊家用提醒,一般市民家裡都會有備用或用後過剩的各種藥物,尤其是家裡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常備的藥物就更多,如果家裡有小孩,一定要將藥物放置到孩子不能觸及的地方,並看管好孩子,及時注意孩子投放到嘴裡的東西是否可食用。
其次,眼下正是鼠蚊出沒頻繁季節,個人或單位在家裡、戶外投放滅鼠藥、蚊蟲葯時也切記做到安全投放,比如滅鼠藥應安全、隱蔽,粘貼告示;使用後的老鼠藥盒、袋子也要注意處理,以防被孩子撿了玩耍誤服。當然,家長更要隨時看管好孩子,不要隨便拾撿地上的東西食用。
同時,莊家用還提醒市民,如果發現孩子誤食藥物,一定要立即就近送醫救治,並儘快確定孩子誤食的藥物品名以便醫生對症處理。
來源 東江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