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剛即位就要搞政變的皇帝,結果因為水平太差而慘遭失敗

剛即位就要搞政變的皇帝,結果因為水平太差而慘遭失敗

臨死之前,劉淵給五個兒子都分配好了權力:劉裕擔任大司徒,劉隆擔任尚書令,掌握朝政實權,小兒子劉乂為司隸校尉,負責京城的禁軍。

至於兩個最重要的兒子:劉和繼承皇位,劉聰則為大司馬、大單于。

匈奴已經實行胡漢分治,皇帝是漢人的至高統治者,大單于則是匈奴的首領。

劉淵這麼安排,可以說是面面俱到,既把繼承權留給了自己鐘意的大兒子劉和,又給了最能幹的四兒子足夠的補償,多方面都考慮到了。

他只忘了一件事。

他忘了問問兒子們的意見了。

劉和非常的不開心。

父親把原本集於一身的皇帝和大單于兩個身份硬生生的拆開,只給了自己皇帝的位置,這就讓他接過來的權力是不完整的。

這也就算了,更大的問題是,那個光芒萬丈的四弟劉聰,父親還給了他一個頭銜,叫大司馬。

大司馬,是匈奴漢國的最高軍職,可以調動全國的部隊,類似於今天的三軍總司令。

這樣一個有名、有兵、有能耐、各方面都比自己強的弟弟守在自己旁邊,如果你是劉和,你怕不怕?

劉和自己怕得要死。

而且,有人看出了他的恐懼。

這個人立即感到,這是一個天賜良機。

道理很簡單,皇帝掌握國家的一切,他的任何一絲喜怒哀懼,都蘊藏著極其巨大的能量,高興了能隨手賜你個世代封侯,一惱火也能誅你十族,對任何人來說,皇帝都是個功能強大的命運重構機,如果能掌握他的情緒,那真是無往而不利,想幹什麼都行了。

所以,任何一個稍微正常點的皇帝,都會極其忌諱身邊的人「揣測聖意」,基本上是發現一個處理一個,仁慈一點的剝官,不仁慈的就直接殺頭了。

但是這個人膽子大,他決定借劉和的恐懼做點事情。恐懼的力量其實極其恐怖,它可以推動人干出一些難以想像的事情出來,更何必是皇帝陛下的恐懼,一生也難得碰上一次,劉淵那個死鬼這輩子有什麼時候恐懼過?既然遇到了,不利用一下給自己謀點私利太可惜了。

一般人絕對不敢起這個心思,身為帝王,「懷疑一切人」簡直是一種習慣,何況這個人想乾的事情,單單用膽大妄為已經難以形容了,簡直是喪心病狂,只要一表露出來這種想法,被當場宰掉已經算上祖上積德了,搞不好就要身死族滅。

但是這個人敢,因為他是劉和的舅舅,而他要乾的事情,表面上怎麼看都怎麼是為了自己的外甥好。

這個人叫呼延攸,是劉淵第一任皇后的親兄弟,當年,就是他冒險跑到處於八王之亂核心地帶的洛陽,請劉淵回去繼承匈奴大單于之位的,按理來說,這屬於擁立之功,他可以憑這個換一輩子的榮華富貴。

可惜的是,他除了膽子大,完全沒有其它的本事。偏偏劉淵又不昏庸,用人重才,有才無德還會勉勉強強的用,比如劉景在黃河邊溺死三萬百姓,劉淵氣得罵他「天理難容」,但後來每次征晉都派他帶兵。而無才的,就不要想能在劉淵這裡撈到個好位置了。

很不幸,呼延攸既無德,又無才。

劉淵投桃報李,上台以後給他賜了一個「宗正」的官職,而且一輩子不改派。

這個宗正是幹什麼的呢?是管理族中俗務的,具體就是每年祭祀祖先的時候,他主持一下儀式。

呼延攸極其的不滿,他當年冒奇想,潛入洛陽請劉淵回來造反,不是為了當一個宗正的。高風險得有高收益,風險我冒了,收益你不肯給我,那我就自己來拿!

劉淵在世的時候,呼延攸不敢去收賬,劉淵太精明,他看著就害怕。現在劉和繼位了,這個皇帝看起來要好對付得多,是時候把賬清一下了。

他決定趁劉和現在心有恐慌,再撈一次不下於「擁立」的奇功:清君側。

只要替新皇帝把能威脅他的幾個兄弟解決掉,這份功勞,一定足以讓自己得到一頂最大的官帽子。

只是這個事情太大,呼延攸雖然膽大包天,一個人也是做不來的,於是他很快組建了自己的團隊。

侍中劉乘,一直跟劉聰交惡,兩個人簡直鬧到你死我活,這麼好的潛在隊友,拉攏進來;

西昌王劉銳,沒能被劉淵列為顧命大臣,怨氣在心裡裝不下,都從臉上溢出來了,每天上朝就頂著一張極其難看的臭臉,也拉攏進來。

拉到了隊友之後,呼延攸覺得有了底氣,這才帶著團隊進宮找自己的皇帝外甥,帶著一臉忠肝義膽的悲憤神色進言:「先帝實在是沒有考慮輕重啊,現在陛下您的三個兄弟在平陽城內掌握強兵,大司馬更是在郊外坐擁十萬人馬,這把龍椅,恐怕只是暫時寄放在您這裡吧。」

在進皇宮之前,呼延攸應該是仔仔細細的揣摩過劉和的心思,所以才能用一句話狠狠的戳中劉和多疑敏感的內心。

劉和當即就決定動手。

有趣的故事在等你

長按掃碼可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奇人奇事最最搞 的精彩文章:

這個皇室公爵,在自己的國土上當職業搶匪

TAG:奇人奇事最最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