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死刑犯為何都選在這一時刻行刑,午時三刻有何含義?

古代死刑犯為何都選在這一時刻行刑,午時三刻有何含義?

只要是古裝劇,就一定會有處決死刑犯的一幕,而古代人迷信,出嫁或是任何事,都會找良辰吉日。就連處刑,也要選在午時三刻。通常我們看到這樣的情景,監斬官員正襟危坐,罪犯被捆綁著跪在那,後邊行刑的官兵手拿大刀,就等午時三刻一到,官員一聲令下,手起刀落。

那麼午時三刻是幾點呢,在古代,用來計算時間的就是日晷了。古代一天被分為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就是兩個小時。而刻有100刻,一刻14.4分鐘。而午時就是十一點到一點之間的時間段,三刻則是四十五左右,所以午時三刻 就是是一點四十五分。最先將午時三刻定為殺人時間的人已經無從考究了,對於這個安排,陰陽家的看法最讓人信服。陰陽家認為,午時三刻太陽光芒最強,陽氣最強,而人死後屬陰,自古有陰陽相剋的說法,這樣人死後鬼魂就會被克住,即使怨氣再重,也會被照的魂飛魄散。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在殺頭之前,都會給犯人飽餐一頓,而午時三刻是人反抗意識最弱的時候,此時人一定又困又乏,昏昏欲睡,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痛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歷史小曉得說 的精彩文章:

古代一夫多妻但人口依然很少,原因有三個,最後一個最殘忍!
世人只知「既生瑜何生亮」,卻不知後半句,諸葛亮聽後為之悲傷!

TAG:大歷史小曉得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