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細數寶黛愛情:一半的悲喜,全是你

細數寶黛愛情:一半的悲喜,全是你

作者:楊宇

相識

木石前盟,緣定三生

[枉凝眉]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

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

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

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

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

怎禁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枉凝眉

 紅樓夢 洞簫音樂專輯

譚炎健 

00:00/03:57

《紅樓夢》開篇第一回便交代了寶黛前生的因果:

黛玉原為絳珠仙草,日受神瑛侍者澆灌,修鍊成形以後,念及舊恩,相隨神瑛侍者下凡,欲將甘露之惠,以平生眼淚報之。

《紅樓夢》諸多女子,唯有黛玉是天仙下凡,她和寶玉一生纏綿悱惻的愛情,早在前生就結下了姻緣。

黛玉由於母親去世,從小便被賈母派人接入賈府教養。寶黛由此相逢。但是才貌雙全的黛玉並不是賈府中唯一出色的女子.

相反,賈府中群英薈萃,花團錦簇,除卻入宮的元春,還有迎探惜三春,賈母的族女史湘雲等等,以及其他委身於賈府為奴的美麗丫鬟。而且黛玉進賈府不久以後,寶釵一家也來到賈府,開始了寄居生活。

關於地位

既然賈府中已經匯聚著如此之多的優秀女性,黛玉究竟是處於什麼樣的地位呢?

才高眾人:賈府中的小姐大多才華橫溢,寶釵、探春、湘雲都善作詩,李紈愛讀詩品詩,惜春會畫畫,妙玉更是出類拔萃、樣樣精通。

但是經過幾次比較,特別是元春省親和賞菊賽詩的比拼,黛玉的高超的詩才逐漸為眾人肯定,推為魁首。

貌出眾人:書中多次借他人之口誇獎黛玉美麗苗條,更有一段最為精彩的直接描寫。只見是: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似姣花照水,行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這一段文字,將黛玉那種風騷苗條、纖巧柔弱之美已經勾畫地淋漓盡致了。

一般人自是為之傾倒,第六十五回又借興兒之口,稱讚她的風韻「天上少有,地下無雙」,表達了一般下人的看法。可知無論賈府上下,都是知黛玉之美,愛黛玉之美的。

自以為身份低於眾人:黛玉作為賈母外孫女寄居賈府,本是姓林,因而常有寄人籬下之感。時常思念父母,有身世凄涼之感。

周瑞家的送宮花,黛玉冷笑:「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不給我」,一句而性情心思出矣。

實際上,賈母對於各位小姐,都是一樣的疼愛。黛玉在賈府中,也一直享受著平等的待遇。

相知

青梅竹馬,桃李不言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

來到賈府以後,寶玉和黛玉同吃同住,在進大觀園之前,一直都在賈母身側。這幾年二人可謂是形影不離,朝夕相處。深居賈府,黛玉成了寶玉最好的玩伴寶玉成了黛玉唯一的寄託。特別是當黛玉之父林如海去世以後,賈府成了黛玉唯一的「家」,她徹底失去了自己的小家庭,只能長期寄居,仰仗賈府供養。

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而寶玉也在和黛玉的長期交往之中積累了其他人無法比擬的感情,在黛玉回金陵葬父的時候,他發了人生第一次正式的瘋病,看見屏風上綉畫的船驚恐萬狀,只道是「來接林妹妹了」;林之孝家的來看他,他只聽個「林」字,便大聲哭喊「林家的人來了」「打出去」……

一半的悲喜全是你

大觀園省親之後,二人分開,黛玉入住瀟湘館,寶玉入住怡紅院,二人仍然常相往來。隨著青春期的到來,他們漸漸對彼此都萌生了情意,愈演愈烈,越鬧越歡。黛玉雖然小氣,但是平生歡樂,有一半是寶玉給的,平生悲苦,有一半也與寶玉有關

「好妹妹,饒了我罷」

這段時間,二人開始彼此試探,以只有他們懂得的方式,委婉又小心的表達自己的情意。黛玉會常常為一點子小事生寶玉的氣,不但不吃不喝,更不理他。寶玉則每每放低姿態好言相勸,推她搡她,一口一個「好妹妹」,張口閉口「饒了我」,或者厚著臉皮耍賴,或者嘻嘻哈哈撩撥。

有時候因為黛玉誤會自己著了急,還會惡狠狠地「賭咒發誓」,不顧一切地拿玉撒氣要「摔那勞什子」。他們經常吵鬧,總是馬上和好,幾乎沒有什麼彆扭鬧到第二天還好不了。

後來越鬧越歡,也越鬧越多,二人的感情卻在這紛紛擾擾的小打小鬧中愈發深厚,二人的心意也漸漸明朗。

挨了打,也只覺得

愛的更愛,恨的更恨。

直到金釧死後,寶玉挨打,二人的情感醞釀到了頂峰。

再也藏不住,收不攏。

金釧跳井,玉涵出逃,兩件事使得賈政怒不可遏,痛下毒手,把本來就很虛的寶玉幾乎打死,直打得遍體鱗傷。

「那板子越發下去的又狠又快……寶玉早已動彈不得了」,「王夫人抱住寶玉,只見他面白氣弱,底下穿著一條綠紗小衣皆是血漬,禁不住解下汗巾看,由臀至脛,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無一點好處」,等襲人看時,「只見腿上半段青紫,都有四指寬的僵痕高了起來」,其慘如此。

寶玉遭此毒打,驚動了賈府上下所有人,賈母、王夫人、寶釵等或者守了他半日,或者趕忙過來看他。

"你從此可改了罷"

那麼黛玉是怎麼做的呢?黛玉等眾人都散過以後,她獨自悄悄地趕過來探視,哭成淚人。

「寶玉半夢半醒,都不在意。忽又覺有人推他,恍恍惚惚聽得有人悲戚之聲」,寶玉睜眼一看,只見黛玉「兩個眼睛腫得桃兒一般,滿面淚光」,「心中雖有萬千言辭,只是不能說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說道:『你從此可都改了罷!』」

這是我認為對於黛玉所有哭泣中最生動也最深情地一段描寫。

心上人遭此浩劫,她聞之心急如焚,卻又礙於情面不好探視。百般打聽,得知寶玉安寢,她趕忙獨自前來探視。

坐在床前,看見郎君神志不清,面露苦痛之色,她肝腸寸斷,心如刀絞。又不敢放聲痛哭,怕驚擾他人,唯有無語凝噎,默默垂淚,把纖纖素手輕輕推那郎君,欲問安好,傾訴衷腸。

可是提醒郎君,卻又不知作何言語,心中百感交集,雖有萬千感慨又不知從何說起,半是責備,半是同情,帶著無力的懇求的語氣,說道:你可改了吧!

黛玉之情,至此終於爆發,即使寶玉未曾領會,讀者看來也已表露無遺。作者寥寥數筆,已將黛玉那種悲傷的姿態勾畫地淋漓盡致,將她那一種風情描寫地栩栩如生,言有盡而意無窮矣。

「你放心,他自然知道」

寶玉挨打之後,派晴雯以送帕為由探視黛玉,晴雯道:「這又奇了。他要這半新不舊的兩條帕子?他又要惱了,說你打趣他」,寶玉笑道:「你放心,他自然知道」.

果然這次黛玉並未生氣。在領悟寶玉的苦心之後,黛玉便在帕子上作詩三首表露心意,人稱「題帕三絕」,而這個帕子,幾乎成了寶黛定情之物,這帕上三絕,則寄託了黛玉的無限深情。

從此以後,他們二人的感情漸漸明白表現出來,以只有他們自己懂得的方式互相愛慕著對方,不再有那麼多無謂的試探和無理取鬧,黛玉漸漸不再苦惱於寶玉是否「有此情意」,而開始擔心自己的終身究竟有無出路,自己和寶玉究竟有沒有可能。

寶玉從此也對黛玉有了更明確的感情,雖然在他玩世不恭的外表下不為人重視,但是對他自己來說,始終分的很清。風流公子,年少多情,這是自然。在寶玉那樣的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下,要求寶玉將心思全用黛玉上,尚且有些勉強。

他自然而然對身邊其他優秀的女性也很有感覺,尤其是寶釵湘雲之屬,甚至於襲人晴雯之列,金釧其實也是為此而死。但是無論別人怎樣對他好,無論別人怎樣美麗,在他心中的地位終究不能與黛玉相比,他可能因為性的啟蒙而親近別人。

但是他愛的心意卻只在黛玉一人。他也多次在「釵黛並舉」的情況下明顯地表現出偏向著黛玉,在那樣的環境下,對比他幾個花心的兄長(賈璉賈珍之輩),寶玉也可算得上難能可貴,極為痴情。

關於兩情相悅

為什麼賈府那麼多女性,寶玉只對黛玉情有獨鍾,黛玉又只為寶玉痴心一片?我概論為以下幾個原因:

1.封閉的生長環境:寶黛一起長大,他們的社交範圍和活動圈子主要以賈府為主,朝夕相處,自然生情。

2.相同的興趣愛好:都愛作詩,都有一些高潔的志趣追求,愛慕風雅,寶玉還傾佩黛玉會彈琴;都厭惡俗人俗事

3.獨特的個性選擇:寶黛對於事物有自己的一套看法,與眾人不同,他們對眾人所重視的東西大都採取了比較淡漠的態度;他們更多的是想順應自己的心意。

他們從他們作詩上也可以看出,寶玉不喜歡拘束於俗套,常常自己編典故;黛玉師古而不泥古。二者都喜歡有自己的看法。

4.內心深處的孤獨:身處賈府,雖貴為公子小姐,他們也有他們孤獨的不被理解的一面。除了薛姨媽和寶釵,沒有人知道或者關心黛玉的心理壓力,也沒有人理解和接受寶玉的獨特想法。或者是純粹的不了解,內心裡一味地譴責他們(說黛玉多心小器,寶玉倔犟荒唐),如賈母和王夫人;或者如寶釵,理解而不解釋。

總之他們兩個其實是沒有朋友的,只有彼此能夠體諒彼此,只有他們才能互相懂得。他們對周圍的人和事,對整個世界,都有一種疏離感,一種距離感。

特別是對自由戀愛的追求,讓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已經超越了時代。

5.對於自由的追求:也可以說是對他們心中幸福生活的追求。寶玉渴望自由,希望可以不讀書不考功名,遠離世俗,跟純潔的女孩子們呆下去,跟最高潔的黛玉結合。

黛玉則希望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穩定的家,她不希望一輩子寄人籬下受下作,更害怕被隨意安排了終生,她缺乏一種安全感和歸屬感,而寶玉給了她渺茫的希望,唯有和他結合,才能組建自己的家庭,改變飄零的命運,拒絕「被安排」。

當然最最重要的,是他們都想要自由戀愛,想要和心愛的人在一起。

6.共同的叛逆心理:賈府是詩書世家,上至賈政賈赦,下至賈蘭一輩,無不要經歷過十年寒窗,就連頑劣如賈珍賈璉也不例外。賈政是賈府男人中最有文化的人,寶玉是賈政的兒子,更是攜玉而生,天生異象,況且大小就聰明伶俐,按道理來說應該是讀書種子,肩負著賈府的希望。

但是即使眾人對他有著這樣殷切的期望,他仍然厭惡讀書,不喜八股文章,一提考功名就不高興。反而堅定了自己的夢想就是跟這些女兒廝守一生,直到自己「化成一陣煙」,讓眾女兒為他流的眼淚成河,他才無憾。

唯有黛玉不勸他考功名,他便待黛玉比常人更親近,這是寶玉的叛逆。黛玉也叛逆,黛玉叛逆在哪裡?一是自身區別意識強,即使賈母王夫人再疼她,她仍不領情,始終沒有絲毫歸屬感,每天都如坐針氈,並不把自己當作賈府的人。

二是對愛情的大膽執著,她每每思前想後,其實可以知道自己跟寶玉並不太可能,但是即使明知不可能,她還要愛,還要寄予希望,還要幻想,並且不顧舅舅舅媽一干人等的想法。

三是對於她的性格,她並不想改變,別人怎麼勸也沒有用,該哭哭該傷心傷心該生氣生氣。

相離

生離死別,黯然銷魂

在《紅樓夢》中,寶玉和黛玉,最終也是被外人干涉而強行分離。寶釵頂替她嫁給了賈寶玉,黛玉被蒙蔽結果,結果掀起蓋頭,卻發現是「寶姐姐」。無奈米已成炊,只得強行成婚。

而另一邊,寶玉新婚的消息終究被丫鬟傳到了黛玉的耳朵里。黛玉大失所望,悲痛欲絕,一心求死,結果病勢日篤,最終在寶玉新婚當晚入洞房那一刻香消玉殞。

等寶玉漸漸清醒,黛玉已與他天人兩隔,永無再見之期。黛玉死了,給了本就瘋病的寶玉以前所未有的刺激,他心衰若死,痛苦不堪,對現實失望至極。

經過一番煎熬和掙扎,最終在和尚的點撥之下看破了紅塵,頓悟了道,毅然拋棄父母高堂、嬌妻美妾,出家為僧,斷絕了與世俗的一切關係。

至於所謂榮華富貴,功名利祿,大好前程,家族命運更是絲毫不曾進過他的眼。

繁華落盡,人去樓空。佳人已逝,寶玉獨愁。隨著賈府的衰落,昔日大觀園裡紛繁熱鬧的景象早已不在,那些美麗的小姐丫鬟們,嫁的嫁,死的死,出走的出走,出家的出家。偌大的大觀園,最後竟不得不封鎖起來,任憑早長鶯飛,再無人居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珍愛紅樓夢 的精彩文章:

襲人一段明知故問,賈寶玉細思極恐,驗證了一個他不想承認的事實
面對賈元春賜禮,賈母公開吩咐寶玉一句話,薛寶釵顏面盡失

TAG:珍愛紅樓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