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場效應半導體三極體

場效應半導體三極體

場效應半導體三極體是僅由一種載流子參與導電的半導體器件,是一種用輸入電壓控制輸出電流的的半導體器件。從參與導電的載流子來劃分,它有電子作為載流子的N溝道器件和空穴作為載流子的P溝道器件。

從場效應三極體的結構來劃分,它有兩大類。

1.結型場效應三極體JFET(Junction type Field Effect Transister)

2.絕緣柵型場效應三極體IGFET( Insulated Gate Field Effect Transister)

IGFET也稱金屬氧化物半導體三極體MOSFET(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ET)

在這裡主要介紹MOS管的工作原理:

絕緣柵場效應三極體的工作原理

絕緣柵型場效應三極體MOSFET(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 FET)。分為:

增強型→N溝道、P溝道

耗盡型→N溝道、P溝道

N溝道增強型MOSFET的結構示意圖和符號,見圖1。其中:

D(Drain)為漏極,相當c;

G(Gate)為柵極,相當b;

S(Source)為源極,相當e

圖1

(1)N溝道增強型MOSFET

結構,根據圖1, N溝道增強型MOSFET基本上是一種左右對稱的拓撲結構,它是在P型半導體上生成一層SiO2 薄膜絕緣層,然後用光刻工藝擴散兩個高摻雜的N型區,從N型區引出電極,一個是漏極D,一個是源極S。在源極和漏極之間的絕緣層上鍍一層金屬鋁作為柵極G。P型半導體稱為襯底,用符號B表示。

(2)工作原理

①柵源電壓VGS的控制作用

當VGS=0V時,漏源之間相當兩個背靠背的 二極體,在D、S之間加上電壓不會在D、S間形成電流,見圖2。當柵極加有電壓時,若0<VGS<VGS(th)時,通過柵極和襯底間的電容作用,將靠近柵極下方的P型半導體中的空穴向下方排斥,出現了一薄層負離子的耗盡層。耗盡層中的少子將向表層運動,但數量有限,不足以形成溝道,將漏極和源極溝通,所以不可能以形成漏極電流ID。

圖2

進一步增加VGS,當VGS>VGS(th)時( VGS(th) 稱為開啟電壓),由於此時的柵極電壓已經比較強,在靠近柵極下方的P型半導體表層中聚集較多的電子,可以形成溝道,將漏極和源極溝通。如果此時加有漏源電壓,就可以形成漏極電流ID。在柵極下方形成的導電溝道中的電子,因與P型半導體的載流子空穴極性相反,故稱為反型層。

隨著VGS的繼續增加,ID將不斷增加。在VGS=0V時ID=0,只有當VGS>VGS(th)後才會出現漏極電流,這種MOS管稱為增強型MOS管。

VGS對漏極電流的控制關係可用

ID=f(VGS)?VDS=const

這一曲線描述,稱為轉移特性曲線,見圖3。

圖3

轉移特性曲線的斜率gm的大小反映了柵源電壓對漏極電流的控制作用。 gm 的量綱為mA/V,所以

gm也稱為跨導。跨導的定義式如下

gm=DID/DVGS? VDS=const (單位mS)

②漏源電壓VDS對漏極電流ID的控制作用

當VGS>VGS(th),且固定為某一值時,來分析漏源電壓VDS對漏極電流ID的影響。VDS的不同變化對溝道的影響如圖02.15所示。根據此圖可以有如下關係

VDS=VDG+VGS

=-VGD+VGS

VGD=VGS-VDS

當VDS為0或較小時,相當VGS>VGS(th),溝道分布如圖4,此時VDS 基本均勻降落在溝道中,溝道呈斜線分布。

當VDS增加到使VGS=VGS(th)時,溝道如圖4。這相當於VDS增加使漏極處溝道縮減到剛剛開啟的情況,稱為預夾斷。

當VDS增加到VGS

圖4

當VGS>VGS(th),且固定為某一值時, VDS對ID的影響,即ID=f(VDS)?VGS=const這一關係曲線如圖圖5所示。這一曲線稱為漏極輸出特性曲線。

圖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供配電系統運行維護 的精彩文章:

TAG:供配電系統運行維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