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彈弓若是殺敵神器,抗日何需14年?此戰國軍亡7.7萬,日軍僅死679人

彈弓若是殺敵神器,抗日何需14年?此戰國軍亡7.7萬,日軍僅死679人

在一些抗日神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弓箭、彈弓等居然成為殺敵利器,打得鬼子鬼哭狼嚎、丟盔卸甲。這完全是一種誤導,如果日軍這麼好對付,我們就完全不必用14年的漫長艱苦歲月來抗日了。以1941年5月爆發的中條山之戰為例,10萬餘日軍打18萬國軍,22天國軍損失7.7萬,而日軍僅戰死679人,被蔣稱為「抗戰史最大之恥辱」。(作者:兵說兵事。聲明:「兵說」原創稿件,抄襲必究)

抗戰爆發後,在經歷淞滬、太原等正面戰場會戰後,國軍於1938年底開始執行游擊戰與正規戰相結合的新的抗戰策略,相繼在敵後戰場開闢了中條山、呂梁山等抗日根據地,人數達到近百萬人。其中,中條山作為我在華北正面戰場僅存的一塊根據地,因其戰略位置重要、屬兵家必爭之地而成為敵我雙方爭奪的焦點地區。

從1937年7月至1941年5月,日軍曾先後10餘次侵犯中條山根據地,但均被國軍擊潰,中條山防線也因此被譽為固若金湯。從1941年夏天開始,情況發生了變化。日軍受德意法西斯戰爭節節勝利影響,決心儘快解決抗日武裝。1941年上半年,為配合對中條山地區的進攻,日軍先後發動了豫南、上高等戰役,掃除了中條山外圍的抗日武裝。圖為豫南會戰作戰圖。

1941年5月7日,中條山戰役正式打響。為達到全殲國軍的目的,日軍調集了6個師團、3個旅團共10萬餘人的兵力,並出動大批航空兵部隊實施偵察轟炸。國軍第一戰區主力7個軍約18萬人倉促應戰。雖然國軍頑強抵抗,但日軍僅用75小時便完成了內外合圍,前後不過22天時間,中條山根據地陷落。國軍傷亡、被俘7.7萬人,而日軍僅戰死679人、負傷2292人。

按說中條山防線固若金湯,國軍為何遭遇慘敗而且敗得如此之快?一是戰區司令長官衛立煌與蔣「慪氣」沒去戰場一線指揮,接替的何應欽因不了解情況致使國軍指揮混亂;二是此戰日軍在中國戰場首次使用了空降部隊,國軍的交通運輸、通信聯絡等時常中斷;三是日軍大量使用航空兵部隊狂轟亂炸、施放毒氣彈使國軍無法堅守。此外,國軍內部因派系鬥爭而忘戰懈怠、為日軍所乘也是重要原因。圖為衛立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說 的精彩文章:

日軍在火場救出中國大娘:你能找出這張擺拍照幾處破綻?
小國僅6000兵力,被美軍滅國之際,居然向梵蒂岡求救

TAG: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