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蒙元文化.蒙古族傳統禮儀

蒙元文化.蒙古族傳統禮儀

粗獷豪放的北方蒙古族牧民,不但具有馬上民族所特有的民族素質,且還素有崇尚禮儀、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他們的傳統禮儀雖然較多,但卻簡單適用,所以有些禮儀一直流傳到現在。

1、獻哈達

哈達其實是一種薄絹,它是藏族和蒙古族用以表示對人敬意或祝賀的傳統禮品。獻哈達儀式主要是在晉見王公貴族、向親友祝壽或與

尊貴客人會見等場合進行的一種禮儀。

蒙古族的哈達主要分上下兩等,上等哈達是用絹綢製作,以純白色最為貴重,淺藍色和淺黃色次之。下等的是用棉布製作。哈達的長短是以身份、地位高低而定,給活佛、王公貴族獻的哈達,必須是3尺以上的長絹,給一般的平民個人獻的哈達一般在3尺以下。

2、交換鼻煙壺

鼻煙壺是蒙古人最喜愛的一種煙具,也是接待尊貴客人見面禮的用具。不論是炎炎的烈日還是冰天雪地,一旦客人來時,主人都一定要拿出「古乎熱」(鼻煙壺),互相交換吸用。

因為他們所交換的決不僅僅是吸煙,而是為了表達蒙古族人發自內心的一種最誠摯的情感。如果同輩,主、客人都要用右手互相交換鼻煙壺,雙方將鼻煙壺吸一下後在互換回來;如客人是長輩,則要請長輩先坐下,主人站著用雙手和長輩交換鼻煙壺,主人不能吸,待長輩吸過後,主人才把長輩的鼻煙壺微微向上舉一下再換回。

婦女在舉鼻煙壺時,還要輕輕碰一下自己的前額,並躬身敬禮後,才可用雙手把鼻煙壺遞給長輩,表示對長輩尊敬。鼻煙壺的形狀一般是扁圓型的,製作精細,小巧玲瓏。用翡翠、玉石、瑪瑙製作的為上品。用銀、銅或瓷製作的為下品。

上面刻畫人物、山水、花草、蟲魚等,不僅是聞煙用具,也是一種民間藝術品。上等鼻煙壺往往用三至五匹駿馬才能換取。鼻煙壺也是珍貴的饋贈品,1956年,在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成立大會以上,一位蒙古族老人就將自己一件心愛的白玉鼻煙壺敬獻給大會,以表達對大會的祝賀之意。

3 、敬酒

酒是蒙古族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不僅自己喜歡飲酒,一旦來客人時,酒更是宴席上的最佳飲品。但凡家裡有客人來,敬酒必不可少,主人給客人敬酒時必須用右手遞給,客人也要用右手去接。

主人給客人斟的第一杯酒,不管客人酒量大小都必須一口喝下去;客人給主人斟的第一杯酒,主人也必須喝下去,然後才能隨便喝。如果主人給客人斟的酒客人不喝,或客人給主人斟的酒主人不喝,就表示互不尊敬,這樣的酒席也一定會不歡而散

除以上種種禮節外,還有主人迎接客人時,男主人雙手扶在左膝上,女主人雙手扶在右膝上,問「賽音拜納」(您好)。小輩見長輩時,年輕人要向對方屈膝躬身敬禮,問「門德」(請安)。

客人來家時,要把馬鞭子放在門外,尤其不能打主人的狗。客人走之前,要把地掃凈。客人辭行,要舉家送行。

核心提示:

粗獷豪放的北方蒙古族牧民,不但具有馬上民族所特有的民族素質,且還素有崇尚禮儀、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他們的傳統禮儀雖然較多,但卻簡單適用,所以有些禮儀一直流傳到現在

註:圖片來源於網路 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我是烏日娜 我在內蒙等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暴走阿爾山 的精彩文章:

TAG:暴走阿爾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