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近幾年體制內工作好像不吃香了?身邊有好幾個朋友都辭職啦!

近幾年體制內工作好像不吃香了?身邊有好幾個朋友都辭職啦!

正在糾結要不要考公務員的小林,最近跟很多朋友聊起這個話題,她說:

我看到很多人在報考公務員,大家為了考公務員真的是拼了;可是,另一方面,我卻發現自己的親戚、朋友有好幾個都從公務員系統里辭職出來啦。

在網上看資料,也發現有很多人在「黑」公務員,特別是不建議年輕人去體制內,說是會浪費時間、而且會面臨很多很複雜的人際關係,聽起來怕怕的樣子。

真的是這樣的嗎?體制內的工作已經不吃香了嗎?

——糾結要不要考公務員的小林。

體制內的工作,是這樣的?↑↑↑

還是這樣的呀?!↑↑↑

感謝@小林的信任,也特別喜歡你不是為了考公務員而考公務員。正如你所發現的,公務員已經不再是一個傳統認知里的「金飯碗」啦,會有人希望進去,也會有人希望出來,這本身是並不是一件壞事,恰恰說明這是正常的職場。

比如去問公司里的人,通常2-5年換一份工作是常有的,而經濟學家吳曉波頻道曾經做過統計,在北上廣城市的商業領域,平均每個人在職的時間是25個月。

昨天領英的一份報告——關於「第一份工作趨勢洞察」更是指出:

第一份工作往往不是職場人的理想工作,平均在職時間呈現出隨代際顯著遞減的趨勢。70後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超過4年才換,80後則是3年半,而90後驟減到19個月,95後更是僅僅在職7個月就選擇了辭職。

渴望變化與成長,本就是人的基本需求。所以,單純因為有人在公務員體制內辭職就說它不是一個好工作並不科學喲。

所以,任何職業都不能是一潭死水,應該是有進有出,如果社會上所有優秀的人都到這個職業去,那麼說明這個職業大概是有一定問題的,如果大家都不去的話,當然也會有問題,所以正常的流動的話,這是一個新的常態。

那麼,體制內工作到底怎麼樣呢?我們從不同角度來分析分析:

第一,從我們的觀察來看,體制內的工作還是有其優勢的,特別是在中小型城市。

體制內工作相對穩定、收入較好,而且仍然具有傳統意義上的光環。

比如下面這位網友說的就非常的簡單直白:

第二,在一線或准一線城市,相比其他工作的優勢差距在降低。

1.在商業發達的中心城市,體制內工作的優勢並沒有那麼明顯。一些金融類的、互聯網巨頭類的、世界500強類的企業,在薪酬待遇上、企業文化上更有吸引力,特別是對於追求財富回報的人來說,體制內工作的吸引力就更顯不足了。

2.體制內工作並不真正的清閑。在很多中心城市,體制內工作其實工作本身任務重、社會輿論監督也多。同時體制內工作更加強調論資排輩,相比於彈性工作且人性化的新興公司,後者的文化更有吸引力。

3.體制內的晉陞規則比較多而且比較慢。一方面,一些沒有良好家庭出身的人,在體制內很可能前途暗淡,從而選擇離開。另一方面,體制內因為框架更成熟,不會像公司一樣,可以有很多空餘崗位供大家晉陞,晉陞可以選擇的方向本就窄。

第三,體制內工作是一種正常職業,從職業規劃的角度考慮它就好。

為好優姐姐一向堅持,讓事情回歸其本質。公務員事業編的本職是什麼?是一份職業,所以當然可以納入你的職業規劃。

而關於職業規劃,要看你的職業價值觀與現有的競爭條件。如果是基於職業價值觀的選擇,那麼下面的情況,都是極好的

比如,你有使命感,你真的想造福一方百姓,成就自己的理想報復,那麼公務員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比如,你渴望家庭與工作平衡,那麼一份公務員的崗位,能夠給你一份安穩和體面。

比如,你希望未來創業,得到成就感,那麼先做幾年公務員,也可以熟悉行業流程,積累人脈,為創業積累資源和基礎。

最後講個故事,為好優姐姐曾經負責給一所學校的新疆同學提供職業輔導,我在輔導中聽到了這樣的一個故事。一個女孩,只有中專學歷,是縣政府的保潔人員,但是她因為在北京打工的經歷,漢語基礎還不錯。

於是她做保潔的時候,主動給領導做好簡報,也願意承擔送材料的工作。後來被領導賞識,提拔她成為正式的編製員工,而她也繼續深造自己的學歷。

看,公務員和事業編,就是一份工作;有入口有出口,有價值有付出。

那麼究竟如何將體制內工作列入到正常職業規劃中呢?推薦為好優姐姐在線微課,能幫助你解惑:《4堂職業測試,認知自我確定最佳選擇!》

其中有關職業價值觀的測試,就會分析上面出現的價值辭彙,並且分析每中價值對應的職業選擇。

點擊原文閱讀可報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areerGirl 的精彩文章:

期待薪資10K,HR說你只值7K,我該怎麼辦?
你一個女孩子,為啥跑那麼遠去上學or上班?

TAG:CareerGir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