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書畫-隸書字帖《太上感應篇》

書畫-隸書字帖《太上感應篇》

歡迎關注並分享:我愛簡筆畫!

註:此篇應該是電腦字體排版出來的,但是也可以用來習字。

《太上感應篇》為道教經典,內容主要是勸人遵守道德規範,時刻止惡修善自利利他。本書特彆強調承負法則,道經中系統的提出承負論的觀點,是在東漢的《太平經》中。行善積德福庇子孫,作惡受罰殃及子孫。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這裡「太上」是指太上老君,道門至尊之稱也,「太上」是無上之上的意思,是華夏最尊貴的詞語。

「感應篇」是太上勸人作善之書。由此動彼謂之感,由彼答此謂之應,應善惡感動天地,必有報應也。《太上感應篇》是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被譽為「古今第一善書」。上至朝廷,下至民間,刊印傳播者眾多,到明清時期達到高峰。旨在勸善,簡稱《感應篇》,作者不詳,內容融合了較多的傳統民族思想,樹立了人在世上的正確形象,許多內容至今仍然具有積極意義。

《太上感應篇》的成書時間和作者,自古迄今說法甚多。有人認為《太上感應篇》早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如清光緒年間許越身在《太上寶筏序》中說:「《感應篇》與《道德經》同出於道祖李伯陽手筆。」也有人認為其書漢代就有,毛金蘭在清同治年間敘述道:「嘗考洪楚產云:「《感應》一書,歷漢而唐,自宋而明,敬奉已久。』」還有人認為其書成於魏晉,作者是葛洪或慕容皝。征諸史籍,這些說法或為市井侈談,或為臆測之說,無法令人相信其真實性。

最早著錄《太上感應篇》的正史是《宋史》。《宋史·藝文志》記載:「李昌齡《感應篇》一卷」,許多人據此認定《太上感應篇》成書於宋代,作者是李昌齡,清朝人惠棟、俞樾都持此說。

文章源自網路,精編整理公益分享(我們敬重原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愛簡筆畫 的精彩文章:

手繪-一組漂亮的工藝設計手繪,看看別人家的手繪稿
手繪-簡單的鉛筆素描,也表達出夢境一般的抽象世界

TAG:我愛簡筆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