癱瘓,截癱,偏癱還能治嗎?根治很困難,康復還是有希望
癱瘓還能治嗎?癱瘓是隨意運動功能的減低或喪失,是神經系統常見的癥狀。癱瘓是上、下運動神經元、錐體束及周圍神經病變所致,有關肌肉本身病變導致的肌無力將另外敘述。癱瘓一般由於脊髓受傷或者腦部疾病引起,一般為不可逆的病變,難以治療,治癒可能性很小,只能使用藥物緩解,根治很困難,康復訓練還是有希望。
癱瘓的原因有哪些
造成截癱的原因大致可分為:外傷(如砸傷、打傷、刀傷、摔傷、汽車撞傷等);脊髓炎、脊髓空洞、脊髓瘤、脊椎結核等手術後遺症。外傷造成脊椎骨折、脊髓損傷後,受傷平面以下雙側肢體感覺、運動、發射等消失(雙下肢無感覺,不能走路)和膀胱、肛門括約肌功能喪失的一種病症(大小便失禁)。其中上述功能完全消失者,稱完全性截癱,還有部分功能存在者稱不完全性截癱。早期為遲緩性截癱,約3-4周後,逐漸轉為痙攣性截癱。
截癱原因與脊髓性外傷或本身病變有關。現代醫學除在脊椎骨折、脊椎損傷的急性期可採用手術內固定、減壓治療之外,對本病症尚無理想治療方法。本病症是重要的難治病之一,也是世界性醫學難題,患者即使手術及時也都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後遺症。值得提醒的是:多數患者在做完手術後並不知道(脊椎骨折、脊椎損傷的嚴重性)自己終生癱瘓,所以沒有及時到專業的醫院治療,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與輪椅終生為伴。這一頑疾給多少人帶來了痛苦,又是使多少人失去了歡樂和自由,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
截癱患者康復訓練
1、對不完全脊髓損傷者:不要急於給他們製作、佩帶支具,要想方設法挖掘其殘存的潛力,提高其肌力級別。如果關鍵肌的肌力達到Ⅲ級以上,則可對患者進行不帶支具的行走訓練,特別是關鍵肌的肌力達到Ⅳ級或Ⅴ級者,一般可以很容易地離床活動。
2、對完全性脊髓損傷者:需要判斷其是否有行走的可能性,然後加以訓練。原則上第4胸椎以下損傷者可以做到室內行走,第7胸椎以下損傷者能夠恢復到室外行走。
3、對符合行走要求的截癱患者:首先要進行直立性訓練和上肢肌力訓練。可先藉助起立平台做直立訓練,當然比較安全的方法是藉助康伊家的康復器做運動更科學。一般每天訓練3次,每次數小時,訓練時間為3~4周。上肢肌力可採用啞鈴和支撐器訓練,每次應訓練到肌肉產生酸痛,但不影響下一次訓練為止。


※輕微中風能治好嗎 減少中風後遺症的8中方法
※腦損傷進行康復鍛煉的方法
TAG:減肥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