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人類保護瀕危動物沒有違背自然法則,其實是為了保持細菌的平衡

人類保護瀕危動物沒有違背自然法則,其實是為了保持細菌的平衡

瀕危動物之所以瀕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類的活動導致棲息地減少。人類對此是要負責任的。本來物種的產生和消亡是自然規律在起作用,人類橫插一腳,導致物種減少。平均每天至少滅絕一個物種。

瀕危是物競天擇,人類活動也是物競天擇的一部分,但人類保護瀕危動物不能說是違背物競天擇法則,相反正是因為法則不可違反的,人類才需要這麼做。那麼我們就從從自然態度、物種態度、人類態度三個角度來論證這個邏輯。

自然態度是持恆的,因為在人類並沒有把地球的資源往外輸送或遭遇來自宇宙的干涉的情況下(比如人類並沒有製造大爆炸釋放能量,地球並沒有被其他天體吸收掉),無論如何物競天擇菜葉網,自然都會以某種環境形態存在。 人類是否適應與自然無關,所以自然並不對人類存亡負責,能夠保護人類的只有自己,所以人類必須盡量維持適應自己種族生存的自然環境形態。

在《自私的基因》和《槍炮、病菌與鋼鐵》這類演化學著作中,普遍的觀點中自然的唯一法則便是:物種需要不惜餘力保護自己的基因得以更加久遠的流傳。而我們保護瀕危動物,實際上是為了在未來有一天能夠拯救人類自己。

保護瀕危動物為什麼能夠拯救人類自己呢?因為保護瀕危物種,能保存生物的多樣性,而多樣性則是在歷史長河中活下去的關鍵密碼。

物種態度是恆變的,無論任何時期,都有能夠適應環境的生物(一定不能忽略微生物),與其說生物不斷進化,不如說不斷變化,環境不同,就會有不同的生物適應,人類競爭力確實很強,但也不可能戰勝所有物種,不提四害,很多微生物其實也可以破壞性地收割人類的生存權利。

所以人類並非永恆霸主,只是與其他物種共同支配自然資源,而自然資源轉化成人類所需資源就必須通過全物種共同實現,一旦循環被打破,人類就可能數量級減少菜葉網,甚至滅亡,而另一類不需要這種資源的物種又能生存下去,物種態度是恆變的,當然也不會對人類存亡負責,所以人類保護當下物種其實是為了保護當下的自然分工。

眾所周知,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給當時的美洲原住民帶來了滅頂之災。當年發生了許多起由數百個歐洲殖民者對數以萬計的原住民的屠殺。說起來一人一口唾沫也能將外來的侵略者淹死,為什麼美洲原住民對這些侵略者毫無辦法呢?因為這些殖民者帶來了病菌。

美洲原住民生長的環境是一個生物種類較少的,封閉又單純的環境。而歐洲殖民者則是自新月沃地發源,在豐富的物種條件下經歷了數千年的漫長演化。歐洲殖民者對病菌已然有了抵抗力,而原住民沒有。

因此原住民在病菌的攻擊下大批死去。未死去的原住民看見自己族人得了怪病,而那些外來者完好無損,也以為是天神降臨的詛咒,立刻就屈服了。

人類為了更好的活下去,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與病菌繼續戰鬥。而那些瀕危動物,或許就是解開某些棘手病菌的鑰匙。保護動物不是違背自然規律,而是對於我們自身的族群發展有重要意義的理性行為。

要按自然選擇來說的話,人類保護病危物種確實違反了自然法則,但在這裡顯然是不適用的,自然選擇是指自然生態環境選擇適應環境強的動物生存的意思菜葉網,但是由於人類進程發展過快已經破壞了生態平衡,那麼此時就不是自然選擇了,而是人類選擇,所以保護病危物種是迫在眉睫的任務,物種的延續才能保證生態的平衡,到最後其實保護的是我們人類,所以我們一定要保護動物,熱愛生態環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菜葉奇聞 的精彩文章:

駁斥物種進化的種種可能!環境惡劣生物本能是遷徙而不是「進化」
楊過身邊的那隻神鵰現實中真的出現過-阿根廷巨鷹

TAG:菜葉奇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