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太熱,娃不愛吃水果不愛吃飯?這個小妙招百分百好用!
文|CC爸媽
有人總結說,關於吃飯這件事,人類分為好幾種:
有人為了好吃而吃(俗稱天生的吃貨);
有人為了吃飽而吃(俗稱正常的人類);
有人為了不餓而吃(俗稱養生的人類);
有人為了不餓死而吃(大概就是傳說中的天生骨骼驚奇、異於常人吧)。
吃飯這麼天經地義的事,就是有一部分孩子不買賬,也就是有一部分父母「咸吃蘿蔔淡操心」。
隨便看看後台留言的畫風:
C媽,孩子吃得太少怎麼辦?
吃飯得邊追邊哄才能喂進去怎麼辦?
我兒子天天只吃白米飯,好擔心他營養不良?
我女兒只吃肉不吃青菜有什麼好辦法么?
孩子兩天沒吃什麼東西了,就說不餓,怎麼都不吃,我覺得他都瘦了。
首先,咱們先來聊點世界觀
1、要尊重孩子的食量
有一種餓是你媽覺得你餓,請相信孩子的個體差異。
寶寶不用每一頓都吃一樣多,甚至不用跟其他同齡的小朋友吃的一樣多。
奶粉罐上的建議餵養量、育兒書中的分月齡飲食量標準,都是普適性餵養建議量,只是一個粗略的參考值,是數以萬計的樣本平均值。
成人一樣的年紀、一樣的個頭飯量都不一樣,就是因為個體差異導致對營養的消化吸收能力不同,所以造成飲食量的不同。
這也是為什麼有的人怎麼吃都不胖,有的人喝口涼水都長肉。
之於寶寶也是一樣的道理。
而且孩子的食量應該通過記錄一周吃掉的食物來判斷。
記錄起來你就能發現,他其實吃的並不少。
2、要尊重孩子的喜好
我們總想把孩子培養成全能寶寶,所以吃飯這事當然也不能落後啊。
香蕉蘋果獼猴桃, 樣樣都得吃,這樣營養才均衡嘛。
肉類奶類豆製品,一個都不能落下,這樣才不會營養不良嘛。
但是誰沒個自己的偏好呢?
大人吃東西也是看口味,而非全看營養啊。
為寶寶提供豐富的選擇是媽媽的事,吃什麼、吃多少,就是寶寶的事了。
現在人類的這種生活水平,寶寶想營養不良也蠻難的,該操心的反而是營養過剩的問題。
3、請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長輩很愛人前人後的說,「我家孩子就是愛吃肉」,「我家孩子特別不愛吃青菜」、「我家孩子特難伺候,挑食的厲害」。
大人越是強調,孩子越是印象深刻,最後可能會「為了維護自尊心」而被標籤束縛住,真的變成「吃飯難」、「只愛肉不愛菜」、「特挑食」。
最好的方法是弱化處理,多鼓勵,少打擊。
本來孩子的口味就尚未固定,現在不愛吃,不代表以後不愛吃。
再說,也許就是簡簡單單的因為你做的肉很好吃,但青菜很難吃呢。
如果你過早的下了定論,就是主動絕了孩子回頭的路。
我見過很多小時候挑食的孩子,其實只是當初某段時間的飲食習慣,結果便被成人定了性,反悔反而顯得很沒面子,造成了挑食。
結果長大離家之後,偶然吃到該類食物,發現自己其實蠻喜歡。
這就是典型的,大人貼標籤的實例。
說完世界觀,然後,咱們再來聊點方法論
相信看完上述世界觀,一大半不愛吃飯孩子的問題就解決了,說到底其實都是大人心態的問題。
但是引導孩子吃飯這事,到底也還是有些技巧的。
有些技巧,寶寶也是蠻受用的。
CC小時候有段時間也讓我操碎了心,對什麼食物,什麼做法都不感興趣,每次好話說盡也吃不了兩口,而且「這頓不吃下頓沒有」完全對她沒影響,真真兒的不食人間煙火。
那時總感覺她可能是靠口仙氣吊著,不然怎麼不吃也不餓,出去耍還能跑得那麼帶勁?
後來有次在家趕稿子,因為懶得洗手了就直接用牙籤穿了一串藍莓吃,沒想到引起了C小C的注意,她驚喜的指著藍莓串說,毛毛童冰bei(毛毛蟲冰棍)。
看,孩子的想像力多豐富,然後她竟然一邊玩著一邊就把「毛毛蟲」吃光了。
要知道之前水果洗好,切好,都不能引起她的興趣,現在一個小造型竟然就擺平了,真的是幸福來的太突然了,從此我們家就走上了一程食物擺盤的不歸路。
今天給大家分享幾個食物的小造型,可以和寶寶一起製作。
都是很隨手很有營養的食材,當然了,媽媽們也可以把顏色形狀相近的食物換成寶寶平時不愛吃的,換個造型也許就能引起寶寶的興趣了呢。
▌1.小螃蟹橫著走
香蕉兩小塊+兩個藍莓就是螃蟹的眼睛了,身體是用華夫餅做的,螃蟹腿是用帶皮的蘋果做的,小草莓切塊,就是螃蟹的小鉗子啦~
(如果沒有華夫餅,可以用別的小餅乾或是半個蘋果代替)如果是用蘋果,建議把蘋果切成小塊再擺好,不然一大塊寶寶可能吃兩口就沒有興趣了。
▌2.海底世界
草莓做成小螃蟹,獼猴桃和葡萄做成小烏龜,火龍果切成五角星的形狀放上小眼睛就變成了眨眼的小海星,胡蘿蔔搖身一變成了一條小魚。
小餅乾或是小麥片做海底的感覺,放上兩根小青菜和一些小藍莓就變成了海底世界。
▌3.吐泡泡的胖胖魚
橙子切圓片做小魚的肚子,眼睛可以用飯粒來代替,兩片胡蘿蔔做成小魚的尾巴,草莓切小丁就是小魚的嘴巴,再放上幾個藍莓就是咕嚕咕嚕吐泡泡的胖胖魚啦。
▌4.大眼睛的小怪獸
土司沿對角切開變成兩個三角形,黃瓜切兩片,藍莓切兩半就是小怪物的眼睛,火腿片是吐著的舌頭,乳酪片是小怪獸的牙齒。
▌5.串串蛇
草莓和香蕉切塊,穿插排列好,一整個草莓做蛇的頭,點綴上眼睛和舌頭。
▌6.猜猜是雞還是蛋
煮好的雞蛋剝殼後在頂部三分之一處切開,用勺子把蛋黃挖出來打散,比較有蓬鬆的感覺後再填回蛋清內,上面扣上蛋清的蓋子。
準備倆個圓形的海苔做眼睛,一片胡蘿蔔切成六個長條和一個小三角形,三個長條為一組做小雞的腳,三角形的胡蘿蔔做小雞的嘴,如果沒有海苔可以直接用黑芝麻代替。
看,一隻小雞就做好啦。
▌7.游泳的小鴨子
米飯(白米飯,雜糧飯都可以),搓一個小圓球做小鴨子的頭,再捏一個橢圓形,把其中一頭捏出一個扁扁的翹翹的小尾巴,小鴨子的身體就做好了。
碗底放好寶寶的湯或是菜,上面擺上捏好的小鴨子,別說孩子了,就是大人也會被吸引的。
▌8.可愛的小獅子
麵條做出頭的形狀,土司切塊做成臉和鼻子,乳酪做成獅子的鬍鬚和眼睛,再裝飾兩個巧克力豆,大獅子就做好了。
▌9.小熊貓飯糰
準備一個橢圓形的飯糰捏出兩個小耳朵,海苔切小塊,按照圖片貼在相應的位置,快手小熊貓就做好了,是不是很簡單?
GIF
還有很多,做法都很簡單就不一一列舉了,直接上圖啦。
各種動物造型的軟餅:
全家福的營養早餐:
嗚嗚的小火車:
兔子造型的煎蛋:
寶寶的食量很小,單獨吃某一種食物,攝取的營養成分也會很單一。
這種小造型的拼盤不僅能引起孩子吃東西的興趣,還能在製作的過程中鍛煉動手能力,雖然只吃了一種小造型,卻同時攝取了很多種食物的營養。
如果你特別心靈手巧,下面這種複雜到燒腦的也是可以嘗試的。
在製作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把造型需要的配件做出來,然後讓寶寶來動手擺盤,充分發揮寶寶的想像力,也會有更驚喜的收穫哦。
每個人都對自己付出精力的事格外上心,孩子也不例外。
最後,在說一條讓麻麻們寬心的,孩子的生長發育分猛漲期和平穩期。
看大一些的小朋友就知道,某個階段孩子會長得特別快,有段時間則長得比較慢,所以不是逼著多吃就馬上能長個兒、長肉。
做你該能做,能做的,剩下的,請相信人類生存的本能吧,誰也不會故意讓自己餓肚子。


※熬過了艱難的頭三年,才看清新手媽媽期做過的傻事!繞坑必讀!
TAG:CC爸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