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看完新海誠光環「加持」的《肆式青春》,我只收穫了一堆漂亮壁紙

看完新海誠光環「加持」的《肆式青春》,我只收穫了一堆漂亮壁紙

原標題:看完新海誠光環「加持」的《肆式青春》,我只收穫了一堆漂亮壁紙


《你的名字》之後,中國動漫迷都知道了一個名字:新海誠。


8 月 4 日,新海誠的製作團隊CoMix Wave Films 動畫工作室新作《肆式青春》上映。這次故事的發生在「北上廣」,全部日本團隊作畫,不過這部中日合作的導演不是新海誠。


新海誠製作團隊「加持」,中日同步上映,國際版登陸 Netflix ,儘管擁有這些優勢資源,這部《肆式青春》還是難逃「爛片」的命運。


新海誠是一個動漫 IP


新海誠對於動漫迷來說是一個「IP」,是《你的名字》、《秒速五厘米》、《言葉之庭》、《追逐繁星的孩子》等超人氣動漫電影。


2016 年《你的名字》日本票房突破 100 億日元,達到了宮崎駿《千與千尋》的票房量級。



▲ 《你的名字》.


新海誠雖一直被譽為「宮崎駿後繼人」,但與宮崎駿的「魔幻風」不同,新海誠動畫走的是「日常」路線。描寫普通人、日常場景、普通生活故事。


少年主人公,日式電車,路旁綠蔭,盛開的櫻花,是新海誠最常用的幾個元素。即使是主人公交換靈魂的《你的名字》,也不會出現「宮崎駿式」的科幻朋克和日式妖怪神魔。


因為注重故事背景色調,畫面真實、唯美,充滿了日式「小清新」風格,每一幀都適合當壁紙,新海誠也被粉絲稱為「背景殺手」、「壁紙狂魔」。



▲ 《秒速五厘米》的畫面.

給觀眾帶來強烈的情感觸動和共鳴,也是「新海誠」能成為一個動漫 IP 的原因。 新海誠講述故事和情感表達是細膩、柔軟的。人物情感與電影畫面一樣真實、自然,含蓄得很「日式」、很「治癒系」。



▲ 新海誠式的獨白 來自《秒速五厘米》.


宮崎駿關注世界性話題,戰爭、環保、反對使用核,而新海誠喜歡講孤獨少年的成長故事,茫茫人海中追尋真誠的愛和羈絆。他們代表兩種不同的動漫電影風格,宮崎駿動畫像個怪脾氣的老小孩,新海誠則是追求「純愛」的少年。


早在 2008 年,就出現了模仿新海誠風格的國漫《茗記》,講述 90 年代少年的成長。可惜模仿了這麼多年,還沒模仿出什麼真正的好作品。


《你的名字》之後,新海誠「封神」,「壁紙狂魔」成為一個 IP ,其背後的作畫團隊 CoMix Wave Films 也備受推崇,這才有了《肆式青春》的企劃。


「日式」鏡頭也救不了空洞的劇情


由日本動畫工作室製作,《肆式青春》畫風上乘,也有點新海誠「背景殺手」的痕迹,國內版還特別配上地方口音,但這些優點還是挽救不了它空洞的劇情和情感表達。



▲ 唯美的畫面曾讓觀眾非常期待.

「北廣上」三個城市故事分別對應「食、衣、住」,導演分別為叫獸易小星、竹內良貴、李豪凌。除了上海篇外,另外兩個故事的表達都讓人詬病。


親情故事《三鮮米粉》,北漂族懷念故鄉的親人和家鄉的「米粉」。美食配上中學生作文似的旁白,哀傷版《舌尖上的中國》就這麼誕生了。



▲ 叫獸式獨白非常尷尬.


看得出這些獨白意在模仿新海誠的經典作品《秒速五厘米》,可惜失敗了,沒有生活感的台詞讓情感表達變得矯情。不僅無法引起觀眾共鳴,還讓溫情故事變得空洞和尷尬。


廣州篇《霓裳浮光》雖然非常用心地配上了粵語,但「時尚行業」、「姐妹爭吵」、「紙醉金迷」等元素似乎和廣州的城市氣質不符,人物故事變得彆扭、無病呻吟,難以觸動觀眾。


要知道不是每個城市都適合拍《小時代》,與《肆式青春》尷尬的情感表達相比,郭小四的「青春疼痛文學」也沒那麼中二了,也確實能拿個「最熱愛上海獎」。



▲ 廣州特色建築.


「肆」沒有第四個故事,寓意為觀眾留白,希望勾起觀眾的青春情懷。可惜,這些年被騙的次數多了,只要沾上了「青春」二字的電影都讓觀眾特別「提防」。「青春」題材代表著低齡、狗血、中二,「青春片」幾乎處於觀影鄙視鏈的最末端。

當然也有不少真正「青春」的人熱愛這類電影,否則不會那麼多青春小說被搬上大銀幕。而《肆式青春》很尷尬地卡在中間,既不討年輕二次元粉的喜歡,對成年觀眾來說也太中二、蒼白。


在「新海誠光環」下,《肆式青春》也沒能逃過爛片命運。目前這部動漫電影在豆瓣的評分是 5.5,貓眼電影上評分 7.8。從這個評分來看,可以推斷它是大部分觀眾眼中的「爛片」了。



▲ 《上海戀》的畫面非常「新海誠」.


通過與 CoMix Wave Films 合作可以得到「新海誠式」的畫面,但如何講故事,如何表達情感,如何觸動觀眾,才是國內編劇導演們應該「模仿」和學習的。


「新海誠光環」既吸引觀眾,也會帶來光環下的陰影。動漫迷抱著看「新海誠」的期待進入電影院,一下子看到國漫不成熟的敘事和尷尬獨白,落差感在所難免。


《肆式青春》雖沒有達到觀眾對「新海誠團隊」的期待,但畢竟是中日動畫電影的一次嘗試,相比起某些抄襲、溜粉的電影,這個敗局也不是特別難看。



況且,CoMix Wave Films 作畫不是也給大家提供了大量的北上廣「壁紙」嗎?


日影在中國

日本作畫、中國導演的《肆式青春》既是《你的名字》大賣後,資本對動漫電影的追捧,也反映了日本動漫電影在國內市場的轉變。


在過去的十年間,日本進口電影的大部分是動畫電影,且基本是經典 IP 動畫電影。如,80 後 90 後非常熟悉的《名偵探柯南》、《多啦 A 夢》、《聖鬥士星矢》,依靠深厚的粉絲基礎,動畫劇場版總是能獲得不錯的票房。



▲ 《名偵探柯南》劇場版. 圖片來自:百度


2016 年《你的名字》國內票房超過 5 億,打破了中國觀眾只能接受經典 IP 動畫劇場版的刻板印象,日本進口動漫電影可以不賣情懷,題材可以更廣泛,更深刻。


可惜《肆式青春》明顯只照顧到觀眾對日本製作的畫面要求,提供不了動漫電影的可貴內核。


與動漫電影相比,日本真人電影在中國市場幾乎稀有。這是電影進口政策的限制,也與國內觀眾對日本電影的低接受度有關。


與《肆式青春》同檔期,日本知名導演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也在國內上映了。


是枝裕和的作品是首次在中國電影院全線上映,但他的前作《海街日記》、《步履不停》、《如父如子》等在豆瓣獲得超高評分,他的隨筆集、小說也在國內出版。可謂,人未到江湖,但江湖早有他的傳說,粉絲們也是時候去「還」電影票了。


平緩的敘事,生活化到極致的場景,日式家庭關係,對於熟悉、喜愛是枝裕和的觀眾,《小偷家族》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但對於初次感受是枝裕和或抱著「看大片」想法進入電影院的觀眾,這部文藝電影可能有點沉悶。


對電影節奏的喜好不同,對是枝裕和電影的理解不同,也是文化差異造成的。


與動漫電影的天馬行空不同,真人電影再文藝脫離不開社會現實,拍紀錄片出身的是枝裕和更是非常擅長生活場景的刻畫。這個「社會現實」,在中國和日本顯然是不同的。


家庭觀念重的中國觀眾不了解日本社會「淡漠」的家庭關係,也就無法明白《小偷家族》所想表達的無血緣羈絆。



「慢電影」在中國更是沒有市場,追求情節激烈起伏,節奏緊湊,時時刻刻有「爆點」,是國內觀眾的普遍觀影要求,即使是國內出品的《刺客聶隱娘》、《黃金時代》等都被觀眾嫌棄節奏慢。


儘管「劣勢」如此明顯,《小偷家族》上映三天能獲得 4800萬的票房,也算是日本進口電影少有的好賣。畢竟,今年 3 月在中國上映的《戀愛迴旋》,即使由「程序員的老婆」新垣結衣主演,最終票房沒能超過兩千萬。



▲ 新垣結衣也拯救不了票房. 圖片來自:中國日報網


電影院觀影不同於看網路視頻,沒有辦法要求無限快進。既然進了電影院,就應該允許自己「慢下來」,借用《志明與春嬌》的台詞:

有些事……不用一個晚上做完的,我們又不趕時間。

商業電影市場上,永遠只有電影迎合觀眾,觀眾儘管當個審美「暴君」。但更開闊、更包容的觀影視覺肯定能讓我們更好地享受電影,畢竟花錢買電影票為的就是看不一樣的風景、不一樣的人生嘛。

題圖及文中電影圖片來自:豆瓣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繼麥當勞宜家之後,星巴克也將全面停用塑料吸管了
BIRTV 2018 前瞻:看完這些,你才會知道為啥說索尼大法好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