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微保CEO劉家明:比價不是給客戶最好的選擇 堅持差異化

微保CEO劉家明:比價不是給客戶最好的選擇 堅持差異化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流量巨頭微信進軍保險業之初,市場上對於微保的業務模式曾有諸多猜測。如今,微保上線已半年有餘,在微信的九宮格中,僅有醫療險、重疾險、車險、定期壽險、意外險等幾款剛需類險種。

那麼,在其他第三方普遍的"電商"保險銷售路線下,微保為何採用"嚴選"的模式?這種模式是否能讓微信用戶買單?近日,微保CEO劉家明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還是屬於搭產品的階段,內測的產品有待成熟後開放,未來將堅持嚴選策略,每個險種推出2~3款產品,不過同類產品會盡量區別。"

在劉家明看來,普通用戶在做選擇的時候,因為很難對保障及服務條款進行專業的比較,往往只能比較價格,這樣傷害的不僅僅是用戶,也傷害了保險公司,這個不是給到用戶最好的選擇。

以微保、支付寶為典型的流量巨頭,場景化優勢不容忽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對於支付的場景,此前,支付寶就曾推出"多收多保",試水線下商家收款+保障的保險服務模式。同樣,微保也布局支付場景,與微信形成交互,即小商戶每天用微信收款可以獲得醫療和重疾的保障選擇。

除了微信的原生場景,微保專門為航意險、航延險搭建了出行的場景。另外,開通社保的場景提升了健康險產品的轉化率。劉家明稱,"在微信錢包里的小程序中,可以查詢到社保,在瀋陽、深圳等地,也開放了可以用社保卡裡面的餘額買健康險。通過開通社保服務,用戶使用剩下來的錢買保險,是我們平常購買轉化率的一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對於更多的互聯網保險第三方平台,走"電商"路線是普遍的策略,微保卻做了一個差異化的選擇。

"你買了醫療險,我再推送醫療險就沒有意義了,所以我們會推薦搭配的重疾險。此外,大家知道車險需要在續保窗口三個月之內買,如果不是那個時候,你也不會看,看了也是浪費時間。"劉家明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差異化就在於,面對不同人需要的內容,實現"千人千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界 的精彩文章:

美國加碼關稅重燃貿易擔憂 黃金遭兩連擊後前景蒙陰?
星巴克處處開店架不住營收增長放緩

TAG:金融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