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麥克唐納:希望國際合作打造大型對撞機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麥克唐納:希望國際合作打造大型對撞機

「打造大型對撞機,首先要求你必須進行國際合作。希望中國的產業界具備能力來開發所必須的技術,只有這樣才能打造下一代大型粒子加速器。在這一領域技術發展空間非常大。」8月11日,加拿大物理學家、20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阿瑟·麥克唐納(Arthur Mcdonald)在北京出席由厚益控股和《財經》雜誌聯合主辦的「世界科技創新主題」論壇時如此表示。

20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日本物理學家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物理學家阿瑟·麥克唐納,獲獎理由是他們發現了中微子振蕩現象,證實了中微子有質量。這一研究解決了困擾了物理學家幾十年的中微子之謎,開啟了粒子物理學研究的嶄新篇章。目前,麥克唐納繼續在SNOLAB(加拿大薩德伯里中微子觀測站實驗室)的地下實驗室參與中微子和暗物質等方面的基礎研究。

事實上,科學家發現宇宙中可見物質僅為4%,暗物質和暗能量佔96%。而尋找暗物質要麼上天(比如中國的「悟空」暗物質衛星),要麼入地(麥克唐納的SNOLAB地下實驗室)。

圍繞為什麼要將暗物質實驗室建在地下,麥克唐納在論壇上表示,暗物質這些「顆粒」就在我們的身邊,如果有非常敏感的探測器,在地下的環境當中可以把其他的放射物排除。「所以地下的實驗室,比如我在加拿大的實驗室就是很好的場合。」

麥克唐納特別提到,中國的錦屏地下實驗室,是世界最大最深的地下實驗室。「他們利用水利項目的隧道打造了非常優秀的隧道,而這個項目進行的第一個實驗就是『熊貓項目』,就是地下暗物質的實驗,很有中國特色。」

探測暗物質除了通過探測器「守株待兔」,麥克唐納還提到另一種方法:通過對撞機產生這樣的「顆粒」。「對撞機當中有足夠的能量,其實這兩個是互相補充的。」

麥克唐納還提到,有研究人員希望能夠在北京打造一個新的對撞機,希望超越在日內瓦的大型對撞機。「能量級能達到上百萬粒子。如果有這個對撞機,我們就能夠研究Higgs粒子的結構。」

麥克唐納表示,打造大型對撞機,必須進行國際合作。「我前面講的所有實驗項目都是國際合作的典範。另一方面也希望中國的產業界具備能力來開發所必須的技術,才能夠打造下一代大型粒子加速器,在這裡面技術發展空間是非常大的。」

【記者】王詩堃

【實習生】胡平

【校對】符如瑜

【作者】 王詩堃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PLUS 的精彩文章:

耗資230萬元改造,江門這個指揮中心讓「老賴」無所遁形!
厲害!這個終極能源產業國家技術標準有望在佛山誕生

TAG:南方PL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