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透過官媒觀點看通信行業重大轉變:倒逼通信運營商轉型!

透過官媒觀點看通信行業重大轉變:倒逼通信運營商轉型!

看了新華社這篇文章,我已無話可說。為何越是提速降費,用戶反而抱怨越多??這個問題也許四大通信運營商很難解決,因為這是體制機制與考核導向問題,因為國資委對運營商營收與利潤考核指標是必須完成的。

要破解這個難題,個人預測分析只能走水電煤氣銀行等公共事業基礎設施普遍服務道路。網業分離,將網建與安裝維護服務等外包給中通服與中通建,將業務銷售與社區服務外包給社會代理商或員工。成立國有投資公司與運營公司。一企兩制,國有民營企業,新加坡淡馬錫模式。把業務銷售以及裝維服務劃小外包給代理商或員工,刺激創新激發市場活力,鼓勵前端業務銷售與裝維服務大搞私有化市場化自由競爭,鼓勵網路建設與管控服務支撐搞集約化壟斷經營。體制內與體制外分離。一企兩制,雙規制。

全國統一套餐制度,統一收費標準,就參照現在的電力與銀行的體制機制玩,四家全部統一不限量套餐制度。統一全國套餐資費,像電費標準與銀行利率那樣由國家統一規定,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人民滿意,員工滿意,企業滿意,國家滿意。協同互利,求同存異, 減少利益博弈,開放共享,協調發展。

附:55元=199元,電信資費套餐背後有多少「套路」等著你?

漫畫:「套路」多 新華社發 王威 作

新華社廣州8月8日電 題:55元=199元,電信資費套餐背後有多少「套路」等著你?

記者調查發現,當下在流量不清零、取消漫遊費等惠民舉措陸續實施的同時,營運商提供的優惠資費套餐卻往往潛藏著種種「套路」,使不少消費者對降費「只聞其聲不見其實」。專家建議,相關部門應進一步督促電信企業,誠信經營,全面徹底地落實提速降費要求。

提速降費:套餐199元還是19元?

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統計顯示,今年6月,我國手機用戶的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已經達到4.24GB,遠超去年同期的1.55GB;今年上半年,我國移動流量平均資費相比2017年年底降低了46.2%。

然而,不少消費者特別是老用戶對於「降費」的獲得感並不強,有的甚至花費更多。

北京的龍先生到廣州工作一年,在北京一直使用的「129元本地不限量套餐」不合適了。龍先生向運營商客服諮詢,對方建議他改用「199元全國不限量套餐」。

國家大規模降費提速,自己反而越換越貴?龍先生有點懵。他把自己的遭遇跟同事嘀咕了一下,一位年輕同事告訴他:「你的運營商有一個『19元月租互聯網套餐』」,按照龍先生平常的使用習慣,流量相同的狀態下,龍先生的月通訊費只要55元至60元。

龍先生給客服打電話,要求換成「19元套餐」。客服對龍先生種種「威逼利誘」,諸如「改過之後,你以後再也不能換回原先的套餐了,你要想清楚啊」,最後,不情願地為龍先生改了「19元套餐」。果然,龍先生現在實際支付費用每月55元。

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電信服務類投訴超過1.6萬件,同比增加26.3%;主要投訴內容是套餐資費不明確、告知不詳實、收費名目繁多等問題。

「套路」在面上 降費在「深閨」

記者調查發現,不少人得不到降費實惠的背後,是電信消費套餐的諸多「套路」。

套路一:規則複雜要「精算」。雖然手機套餐資費信息都是公開的,但其使用規則和條件紛繁複雜。

年輕同事替龍先生算了一筆賬:19元套餐雖然只包括1GB流量,但超出後可疊加當日有效的1元/800MB流量包,即使每天疊加一個流量包,一個月也只要49元(19元+30元),再加上通話費,怎麼也到不了客服推薦的「199元全國不限量套餐」。

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秘書長馮念文認為,套餐「機關重重」的背後是運營商的「心機」,消費者想要享受到降費實惠,必須先成為「精算師」,「這是不公平的」。

套路二:客服推薦「升多降少」。消費者可以通過諮詢運營商客服來了解和選擇套餐,但不少消費者反映,通常客服推薦的都是高價套餐。

記者撥打某運營商客服,提出因流量不足希望更換套餐,客服人員直接建議從目前的38元套餐升級到99元不限流量套餐。直到記者主動提出是否可以換成更便宜的套餐時,客服才表示也可以辦理。

套路三:流量「加油」價格高。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認為,儘管整體的費用看似降低了,但5元/30MB、30元/500MB的高價套餐外「加油包」普遍存在,成為「吸費黑洞」。

套路四:「不限量」套餐「達量降速」。三大運營商目前都推出了流量「不限量」套餐,但實際上都有一定的限制條件,如規定在使用到20GB或者40GB的流量後會降速,或者在流量封頂後自動斷網。如果想要恢復到正常速度,則需要疊加更高價格的「加油包」。

套路五:捆綁銷售,資費只准升不準降。許多消費者在辦理手機套餐時,運營商會贈送寬頻服務,二者資費不能單獨改動。深圳王女士去年辦理了某運營商的「136元贈送寬頻」的電信套餐,但套餐內流量只有1GB,且不能更換成其他流量資費優惠的套餐;如果超流量就必須支付30元1GB的「流量包」。王女士每月實際通訊費超過170元。

降費不應成為「拉鋸戰」

「提速降費整體是不斷取得進展的,但運營商在設計資費過程中,利用消費者的信息不對稱設計種種『套路』。不解決這個問題,降費就難以落到實處。」北京市法學會電子商務法治研究會會長邱寶昌說。

現實中,越是忠誠度高的老用戶,越不會鑽研資費「套路」,越享受不到降費實惠。

對此,阿里通信高級運營專家沈軼說,互聯網企業也應與運營商合作,通過運營商的線上線下渠道使老用戶了解最新政策變化。

馮念文說,提速降費不應當成為運營商與用戶之間的「拉鋸戰」。運營商、互聯網企業等市場主體應多一些真誠,少一些「套路」,要用消費者更容易獲取的方式,如實、全面提供服務的真實信息,讓實惠看得見、摸得著。

通信路上,一路相伴!

一個有態度的圈子!

官方微信號:tongxinquan_168,免費訂閱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通信圈 的精彩文章:

咪咕不哭!世界盃首日卡屏、模糊原來是由於華為雲!
就算5G發牌,運營商也不能盲目投資建設5G

TAG:通信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