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真正愛孩子的爸媽,永遠不要做孩子的差評師

真正愛孩子的爸媽,永遠不要做孩子的差評師

文:兒童心理課堂,筱泓

1

前段時間,暑假剛開始,對門鄰居芳的孩子亮亮離家出走了。

經過一天一夜的搜索,警察在離城30公里的鄉下一處小樹林里找到了亮亮。

不到10歲的亮亮不吃不喝,整整走了一天一夜,幾近虛脫。

亮亮拽著我:阿姨,我真不想活了。從小到大,我媽沒有對我說過一句好話,即使我考第一名,我媽也不滿意,說比別的學校第一名還差多少,這次考第三名,她就說我這輩子完了……

芳在旁邊抹著淚:媽媽再也不這麼說你了。

亮亮哭著說:媽,我是不是廢物啊,要不然我怎麼努力都趕不上你的要求,我想死,你就再生一個聰明的弟弟妹妹吧。

芳大哭:傻孩子,你怎麼會這麼想啊。

那一刻,我的心被刺痛了。

幾米說:小孩寧願被仙人掌刺傷,也不願聽見大人對他的冷嘲熱諷。

傷痕至少是看得見的,而責罵帶來的傷口則是無形的,深埋在心理,長久不能癒合。

那些脫口而出的差評,像一把鈍刀,磨去愛與溫暖,那父母子女之愛,多了寒冷與傷害。

2

哲學家詹姆斯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

父母的肯定與鼓勵,是孩子面對這個世界的勇氣和力量,是他們快樂的源泉。

但那些信奉「打擊式教育」的父母,會把孩子的快樂視為最大的敵人,在他們心裡有個巨大的黑洞,吞噬他們的快樂,也吞噬孩子的快樂。

對孩子一貫打壓,讓孩子陷入不自信、自卑的漩渦里,自我的價值永遠都在他人的評價里,即使在成人之後,也要付出極大的代價才能找到自己。

娛樂圈裡的才女徐靜蕾,既會演戲,又會拍電影,還能寫書,寫的一手好字,甚至創作了「方正靜蕾簡體」,是他人眼中妥妥的人生贏家。

曾有人問她:你這麼優秀,小時候父親會誇你嗎?

徐靜蕾毫不猶豫地回答「從來沒有」。

父親的苛刻與嚴厲,讓她內心裡的自卑情節根深蒂固,總覺得「你不行,你差遠了。」

即使拍完《將愛情進行到底》,她紅遍全國後,但她依然沒有成就感,因為找不到自己,一直到她執起導筒,做了導演後,才找到屬於自己真正的自信。

徐父的打擊教育,正如《少年說》首播中的袁璟頤的媽媽,都是實行打壓、教訓、否定:不打擊你,你可能就有點飄……

很多父母不敢輕易肯定和誇獎孩子,僅僅是因為「驕傲使人退步」。

但孩子在父母經年累月的打擊、聲聲句句的差評里,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失去自信,甚至抑鬱成疾,釀成悲劇。

前段時間網上曾流傳一則新聞:博士女兒因為母親的一句話選擇跳樓自殺。

媽媽是一名藝術家,去美國看望正在常春藤讀博士的女兒時,因一些矛盾與女兒發生了爭執。

面對母親不滿的情緒,女兒問:「我是不是永遠都沒法讓你滿意?」

媽媽回了一句:「你覺得自己做得很好嗎?」

媽媽話音未落,女兒就跳下了陽台,年輕的生命就此畫上句號!

有時候,我們否定的不僅僅是孩子的當下,而是否定了孩子的一生。

3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家庭教育是教育的第一篇章,而在家庭中,家長是最細緻、最有才幹的雕塑家。

我們願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作品,其實是在於我們自己。

1、無條件的愛與接納,讓孩子獲得自信

看7月9日的《少年說》時,被一對母女賺了眼淚。

乖萌的女兒站在高高的勇氣台上,對著台下喊:媽媽,你當模特的夢想,就由我來幫你實現吧。

媽媽邊拂去落在臉龐上的淚,邊說:寶貝,無論你以後成為怎樣的知名的設計師,還是成為像小草一樣普通的人,你都是媽媽最完美的作品。媽媽愛你。

站在台上的女兒滿足地回應:我愛你,媽媽。

所謂無條件的愛就是如此,它會讓孩子明白:我愛你,僅僅因為你是我的孩子,和你是個什麼樣的孩子無關。

孩子的自信並非與生俱來,而是源自父母無條件的愛,唯獨在這樣完全的愛與接納里,才能找到自己的價值。

所以,愛他就要接納他,無論是閃光的鑽石還是普通的小草,都是我們最完美最驕傲的作品。

唯獨得到無條件的愛與接納,孩子才會帶著無畏的勇氣,自信滿滿地面對這個未知的世界。

2、父母與孩子,永遠都是原件與複印件

董卿初為人母后,一度有些迷茫,在工作與情感中陷入兩難。

好朋友告訴她:「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很簡單,你就去做一個什麼樣的人就可以了。」

這句話猶如醍醐灌頂,一下子驚醒了她。

她說:我應該很努力地把自己變得更好,讓孩子在未來真正懂得的時候,會對你有愛也有尊敬,他從你身上可以學到一些好的品質。

當我們在前面努力前行的時候,孩子總是會在後面跟隨。

3、 正確的讚賞勝過無謂的誇獎

昨天朋友聚餐,看到鄰桌一個五六歲的孩子,在漂亮的大廳里跑來跑去,一會兒把花瓶里的花揪出來,一片一片扯下來;

一會兒把牆上的裝飾畫晃得「咣當咣當」響;要不就是一桌一桌地看過去,偶爾還點評幾乎:這個真難吃什麼的……

一直到看到有自己喜歡吃的菜上來後,才坐在位置上,把那盤菜端到身邊吃起來,而他的母親誇他:寶貝,你能坐下來吃飯,真的很棒。

我和朋友們面面相覷:別說是在公共場合,就是在家裡,也應該坐著吃飯啊,這需要表揚嗎?

不做孩子的差評師,並不意味著我們就要對孩子一味的誇獎。

誇獎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習得才能讓孩子得以正確的成長。

真實具體的讚賞

馬伊琍曾曬出一張照片,她戴著一頂可愛的紙帽,長長的睫毛極其吸引眼球。

她稱讚這是女兒愛馬的傑作:姐姐給我做的帽子很配我的髮型,她取的角度也捕捉到了我天生的長睫毛。

她肯定了愛馬的付出:做的帽子、取的角度。

她讚賞並積極回應愛馬:很配我的髮型、捕捉了我的長睫毛。

唯獨在這樣的讚賞中,才能觸動孩子的內心,肯定他的價值,更加激發他的內動力,促使他能進一步的成長。

不同時期不同的讚賞

孩子並不是一下子長大,而是慢慢地成長。

在不經意中,他就長成大人的模樣。

小魚兒在一年級時,我如果表揚他:寶貝今天把地拖得真乾淨,今天對阿姨真有禮貌……他會樂半天。

但不知什麼時候開始,他對這些話無動於衷。我只能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挖掘新的讚賞:

寶貝今天能獨立接待客人,把他們安排的很妥當……

寶貝能懂得一個人在家,不馬上給人開門,這樣做很安全……

學齡前的孩子,一句簡單的誇獎,就能讓他們心生滿足;而學齡後的孩子,則需要更具體合理的誇獎,這將讓他能不再恐懼失敗,敢於挑戰,勇敢面對生活。

4

曾有一次,小魚兒考砸了,他對我說:媽媽,我心裡很難過,因為我也愛面子,我也希望自己是最棒的。

每一個孩子,內心都是柔軟而脆弱的,很多時候,他們也希望自己的每一個努力的瞬間、每一個進步,都能讓父母看見,都能得到父母的讚賞。

願我們能放下了對孩子的「苛求」,用一顆智慧的眼、寬容的心去尋找、去發現孩子的身上的閃光點,那將是照耀他們一生的亮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早班車 的精彩文章:

孩子白血病越來越多,這三個佔主要原因,現在預防還來得及
孩子在馬路上哭鬧,該打罵還是說服,爸爸的行為讓人稱讚不已

TAG:育兒早班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