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朝野史》中的清朝有五件詭異的事兒,和我們想的大不一樣!

《清朝野史》中的清朝有五件詭異的事兒,和我們想的大不一樣!

要想研究明白一個朝代的歷史,除了熟讀正史之外,還需多讀野史,正史是經,而野史是緯,一經一緯,編製成了一個王朝。在《清朝野史大觀》中,小橫香室主人,用它的文采飛揚的筆端,為我們塑造了一個不一樣的清朝,您想要知道野史中的清朝是什麼樣,那就讓小編給您一一揭秘吧。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1、伊犁叛軍用屎殼郎製作火藥

紀曉嵐在《灤陽續錄》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阿桂平定伊犁叛軍的時候,曾經對叛軍實行過長時間的封鎖和包圍,嚴格限制硫磺進城,可是叛軍火藥不絕,破城後,他命手下抓住一叛軍,問其原因,叛軍回答,用蜣螂(屎殼郎)晒乾磨碎,加鹿血乾粉,雖然力量稍弱,卻可代替硫磺,阿桂找人試驗了一下,這個叛軍說得果然是實情,看來,人要被逼到一定的份上,就會想出非同尋常的點子。

2、袁簡齋斷案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在我們的印象中,清朝的官吏甚至達到了無官不貪的可惡程度。可是上元知縣袁簡齋卻是一個清官。在他的治下,出現了一個這樣難纏的案子。

一個鄉下的富戶,娶了一個妻子,妻子只用5個月的時間,便給他生下了一個兒子,這個富戶認為妻子不貞,想要休妻,而那個待休的妻子,卻不承認自己不貞,準備以死銘志。

袁簡齋接下來「燙手山芋」般的案子,並告訴那個富戶,早產主貴,晚生主壽的道理,為了讓他打消兒子不是親生的念頭,他當即收早產兒為螟蛉義子,一場家破人亡的慘劇得以避免。

3、轎夫比京官

京城的轎夫互相調侃,用各自的位置比喻京官,前一為軍機大臣,揚眉吐氣;前二為御史,不敢放屁;後一為翰林,昏天暗地;而後二為部曹,全無主意。

可是京城偏偏有一個名叫范叔度的官員,他從翰林起步,干過部曹,又干過御史,最後升入軍機,結果人們就給他送了一個悲催的綽號——四夫先生。

4、明朝末期的一個部吏在清朝作威作福

明朝滅亡後,明朝的一個姓潘的小部吏趁亂幹了一件事,他將明朝的吏部的檔案,全都搬到了家裡,清朝吏部的官員上任後,一下子傻眼了,他們沒有治吏的經驗,工作沒法展開。

這個潘某家中藏有檔案,遇到什麼事,他只要查過檔案,就能完美地解決,故此,他一下子就成了吏部最重要的能人,順治的耳目眾多,得知潘某在吏部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事兒後,當即下旨將其處死。

不會幹可以慢慢學,潘某這樣的害群之馬,絕對不能留!

5、和珅是讀心術的高手

乾隆皇帝做太上皇的時候,這一日召見和珅和嘉慶皇帝,兩個人一前一後,走到乾隆的書房,就見乾隆嘴裡叨叨咕咕,正在念咒,和珅和嘉慶就站在一旁等候。

過了一會,乾隆腐忽然睜開了眼睛,問道:「他們叫什麼名字?」

嘉慶一下被問懵了,什麼人,叫什麼名字?這不著天,不著地的問題如何回答?和珅在一旁回答道:「高天德、苟文明(白蓮教的首領)」

嘉慶皇帝離開父親乾隆的書房,他就向和珅請教應對的道理。和珅回答,太上皇嘴裡讀得是西域秘咒,據說咒誰誰死,千里之外也無法脫逃,乾隆還能咒誰,只有白蓮教起義軍的首領。

這個和珅太厲害,他能曉得乾隆的心理,也無怪乎,他通過貪污,貪成了世界的首富。

清朝真的和我們想像的大不一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店 的精彩文章:

剃度有我們不知道的七個秘密,特別是最後一個,誰都覺得不可思議

TAG:歷史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