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將十指誇纖巧:遼寧省博物館藏民間綉品
遼寧省博物館收藏了一批綉品,這批藏品不僅反映了近現代遼寧地區的刺繡技藝,還對深入了解遼寧地區的民俗風情有著重要的價值。藏品大多從瀋陽收集,部分來自遼寧的各個市縣。另外也有一部分來自京津、江南地區,包括京綉、湘繡、蘇綉等綉種。時間大多在民國以後到20世紀中期。綉品風格多樣,既有北方滿族特色,也有各個地方刺繡風格。
圖1 紅地刺繡折枝牡丹紋女襖
圖2 紅地刺繡牡丹紋襽干裙
勞動人民所穿的服裝實用性強,面料則表現出當時的紡織技術和當地人的生活水平。中國的傳統服裝中,除了衣裙褲,還有很多配飾,因為當時製作數量較多,加上穿戴者愛惜,因此保存下來相對多一些。從這些配飾中不僅可以了解到當時的紡織品種、生活習俗,還可看到流行的紋飾。(圖1、2)
圖3 獅子帽
圖4 「連生貴子」帽
帽子和鞋是北方地區必備的配飾,也是最講究的配飾之一。這批藏品中兒童帽子較多,使用剪貼、刺繡等多種技法,裝飾花紋則表現出當地的特色。(圖3、4)
圖5 滿族女子大腳鞋
圖6 嬰兒手套和腳套
作為保暖的服飾,鞋子的作用非常重要。東北地區的鞋,材料多用棉,底部厚實,以便保暖。滿族女人不纏足,滿族的大腳女鞋與漢族的小腳女鞋形成對比。兩種尺寸和風格的女鞋,展示著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生活習俗。(圖5、6)
圖7 「連中三元」錢荷包
圖8 煙荷包、煙口袋
滿族舊俗隨身攜帶荷包、香囊、扇套等小飾品。最早荷包由皮革製成,上面繡花,內盛食物,以便漁獵、狩獵時充饑(圖7)。入關以後,傳統的習俗保留下來,荷包不再盛裝食物,而改裝香料。材料用錦繡綢緞,並以珍珠、珊瑚、金銀雕塑做裝飾,並喜歡加金銀線刺繡。東北民族一向以敬煙為致敬禮,東北女性中不乏吸煙者,煙口袋(圖8)自然成為身上的裝飾品,刺繡精美的煙口袋成為姑娘們曬手藝的物件。
歡 迎 關 注
文藏藝術
文藏書畫
原文作者:朴文英
原文來源:《收藏家》2015年5月刊《遼河人家愛女紅——遼寧省博物館新藏民間綉品》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收藏家》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趣談歷史」北齊皇帝高洋:我發酒瘋老媽都不認,何況丈母娘
※詩風詞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