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寫給寶寶的第一封信

寫給寶寶的第一封信

攝影 | 教育 | 讀書 | 生活

親愛的寶寶,還有一個月我們就要見面了,在我們同吃同住的這段日子裡,你過得好嗎?

作為一個新手媽媽,我是茫然的,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地方是懵懵懂懂的,有照顧不周的地方,還你請見諒。不管怎樣,希望在最後的這段日子裡,你也要頑強生長,期待與你相見的那天!

孕婦照的那天,媽媽累了個半死,可是在看到照片的一瞬間,媽媽的心都要融化了。都說女人懷孕會變醜,可是,我看到的卻是滿臉的幸福和期待。

對於你的到來,媽媽期待並惶恐著。到今天為止,媽媽的人生已經走過了三分之一,可就是這三分之一的人生,走起來也是跌跌撞撞的。因為曾經跌倒過,媽媽很清楚,人生的道路並不全是鮮花和掌聲,還有很多未知的孤獨和疼痛。

對於即將出生的你,媽媽沒有特別遠大的目標,只是希望你能從童年開始,擁有一個不功利的快樂人生——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並且在內在激情的指引下,願意為自己的選擇奮鬥終生。這也是眼下,媽媽對自己的期待。

成長 VS 責任

直到看到這張圖,媽媽才意識到人生到底意味著什麼——成長與責任。雖然你現在還是個小豆丁,連起跑線都沒有跨過,但是圖上的每一個階段,都是未來你要經歷的。你接下來的路,爸爸媽媽已經走過,所以爸爸媽媽會幫你。但同時,爸爸媽媽還有自己的路要走。

外公外婆已經為整個家庭操勞一輩子了,接下來生活的重擔,要慢慢從外公外婆身上轉移到爸爸媽媽身上了。如何在不降低全家人生活質量的前提下,把這個擔子接過來,是爸爸媽媽接下來的三十年要面對的挑戰。與你將要面對的生活相比,爸爸媽媽的生活也不輕鬆。

未來某一天,這個擔子也會從爸爸媽媽身上轉移到你的身上。所以在快樂成長的同時,你也要多多努力,學習很多的知識,掌握很多的技能希望那個時候的你,能比現在的爸爸媽媽更加從容自信。

這是媽媽想讓你學習的第一課,成長與責任。

成長 VS 學習

如果上張圖展示的是「人生全局觀」,那麼這張圖展示的就是「育兒全局觀」。

中國的教育歷來都是「先見樹,再見林」,而外國的教育提倡的是「先見林,再見樹」。

比如學游泳,中國的教學方式是,緊盯一個泳姿的一個動作死練,等所有的動作練習完畢後,才開始下水游泳。而外國的教學方式則是,一股腦教會你所有的泳姿,先讓你學會享受游泳的樂趣,然後再去一點點規範動作的標準程度。

再舉個例子,媽媽大概從大學開始就嚷著要學做飯。每次進廚房,都是從最基礎的摘菜、洗菜和切菜開始,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還不斷地被嘮叨:菜摘的不幹凈,切菜的手法也不對,翻炒的姿勢也不對……就這樣幫廚了幾次,媽媽的熱情被消磨殆盡了,慢慢地媽媽開始覺得做飯與自己無緣。就這樣,媽媽帶著「不會做飯」的標籤過了十多年。

直到去年媽媽和你爸爸在一起後,看到每天早出晚歸的爸爸,在下班之後還要給賦閑在家的媽媽做飯,媽媽覺得很過意不去。於是,媽媽從網上找了菜譜,擼起袖子就開始做飯了。在一兩次或咸或淡的偏差之外,媽媽很快就炒出了味道不錯的菜。那以後媽媽的廚藝以火箭般的速度飛升,一個月後,媽媽靠著這新掌握的技能,在家宴請了你的外公外婆和外曾祖父,宴請了你爸爸的同事,還宴請了從河南遠道而來的爺爺和叔公們,大家一致誇媽媽手藝好,沒有人能想到一個月前的媽媽還是個廚藝小白,除了你外公外婆,他倆著實是大吃了一驚。

直到今天,媽媽的切菜姿勢依然不是很標準,但是,這絲毫沒有影響到媽媽做出美味的菜。先享受樂趣,再規範動作,這是媽媽從做飯這件小事中學到的最寶貴的經驗。這份經歷正好與外國教育界提倡的「先見林,再見樹」不謀而合。

花了這麼長的篇幅去描述媽媽的做飯經歷,實際上是想告訴你,不管學習什麼東西,樂趣應該是擺在第一位的。有了樂趣,才會有堅持的動力和深入探究的決心。

寶寶你未來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甚至遠遠超過這張圖上列舉的這些。之所以做這樣一張表,是希望你我能夠心中有數,然後像升級打怪一樣一個一個去拿下這些能力。在這期間,我們不和別人比較,相信自己,看清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在自己的跑道上好好前進就好。

成長 VS 陪伴

仔細想想,我們朝夕相處的時間不過18年。放在人的一生當中,這18年是多麼的短暫。父母和子女註定是要分離的,所以在分開之前,我們有兩件事情要做:一是好好陪伴彼此,二是為你將來獨自面對生活,培養必要的技能和勇氣。

基於以上兩個目標,媽媽可能不太會一直把你當做需要被照顧的小朋友。當然媽媽也會注意方式方法,而不是像個虎媽一樣時刻拿著小鞭子,在身後驅趕著你前進。相比母子或母女,我更願意和你成為可以並肩行走的小夥伴,互相陪伴、互相尊重、互相學習。

因為你的到來,媽媽這半年看了很多書,這些書教會了媽媽很多道理,讓媽媽在心態和思維上都成長了很多。媽媽在看書的同時,偶爾會幻想我們未來相處的點點滴滴,那畫面時常引得我和你爸爸笑個不停。真的很感謝你,媽媽這半年過得很充實很快樂,相信我們見面後的日子肯定會更加豐富有趣。

親愛的寶寶,爸爸媽媽已經準備好啦!快張開你的雙臂,向爸爸媽媽全力奔跑吧!

- 阿甜有話說 -

在焦慮和迷茫中,我決定重開公眾號。從結婚到懷孕,我一直在思考轉型的問題。一方面我很喜歡小孩,希望將來能有更多的時間去陪伴他的成長,另一方面,我也希望能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將自身的價值發揮出來。

這些年,我以「試錯」的形式做了很多向內探索——通過進入自己感興趣的行業,了解自己想要什麼,適合學什麼和幹什麼。9年間,我橫跨了3個專業——教育、設計、攝影。因為職業生涯的不連續及期間不斷的自我懷疑,我在職業生涯上的表現為一事無成。對此,我覺得很挫敗。一想到即將出生的一胎,及計劃中的二胎,我的「翻身之路」看上去更加遙遙無期了。

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痛苦不可與人語,能分享的只有快樂,這才是生活最大的真相。

對於這句話,我深表認同。不管是焦慮、迷茫、挫敗還是內疚,傾訴的功效和雞血別無二致,暫時的安慰劑而已,無法讓事情有根本性的改變。人的情緒都是需要出口的,我不想再通過壓抑、逃避去迴避自己的情緒了,之所以選擇公眾號而非朋友圈作為出口,是因為我覺得朋友圈代表的是私人生活,而公眾號是一個外在形象。在陌生人眼裡,我的喜怒哀樂只是一種情緒;而在熟悉的人眼中,我的喜怒哀樂也會成為他們的喜怒哀樂,我不想拿自己的情緒去牽扯他們的情緒,因為這些情緒有時候僅僅是情緒,一瞬間的想法而已,而非我心底深處最真實的意願。

不管怎麼說,全職媽媽是我自己的選擇,三年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裡,我將沒有大塊的時間去工作,包括一直在醞釀升級中的攝影工作室。沒有時間,並不代表徹底放棄。攝影方面的學習和實踐依然會堅持下去,教育方面的學習也要趕緊跟上來。眼下已經不是做公眾號的黃金時代了。沒有關係,我希望以此為平台,督促我在沒有職業限制的情況下也要積極成長。

先定個小目標:一周5篇,周末雙休。內容會涵蓋攝影、教育、讀書和生活,至於這四者如何混搭,敬請期待!

我是阿甜,北漂四年,現已回老家三線城市結婚生子。本科學教育,北漂做設計,回鄉做攝影,目前是位全職媽媽。見過互聯網大佬,也見過知名攝影師,明白雞血和忽悠是浮雲,唯有成長和堅持才是真捷徑。

攝影 | 教育 | 讀書 | 生活

微信公眾號:時光創意工作坊

微博:@MyTimeStudio

時光匆匆

相機里有過去和將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給寶寶帶貨,任嘉倫拿烏龜玩偶萌萌噠,白T配紅褲子當爸仍似少年
章魚寶寶:為了能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去,我也是拼了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