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打仗死亡率這麼高,為什麼那麼多人搶著當先鋒?死得更快

古代打仗死亡率這麼高,為什麼那麼多人搶著當先鋒?死得更快

古代戰爭死亡率與現代戰爭傷亡率相比是最低的,除了小規模的遭遇戰可能會被全殲,規模大些的戰爭是沒有多大傷亡的,戰後殺降另當別論。古代打仗死亡率這麼高,為什麼第一排的人不逃跑?

首先,春秋時打仗,不能搞孫子兵法那一套「攻其不備」。要打就得提前下戰書,約定時間地點。這個地點必須是在兩國交界的野外。(野戰)雙方出的人數也要一樣。時間約好了,下面就可以開始集結部隊了。參加打架的人不能是平民和奴隸,像羅馬競技場那種鬥毆是不允許的。上戰場的只能是最低一等的成年貴族男子——士,所以又把他們叫做「戰士「。

並不是所有的士兵都想往前沖的,當然有些愛國的士兵義無反顧,但是也少不了幾個貪生怕死的,他們為後撤呢?因為後退也是死路一條。在古代打仗,有專門的督戰隊,如果他們沒有得到命令後退的話,那麼擅自後退的士兵,也只有死路一條。有人說了可以裝死啊,裝死就別想了,死亡率比直接沖還高。

有趣的是,這時候後排逃亡的往往比第一排還多。因為第一排逃也沒處逃,轉身逃把後背亮給敵人,死得更快,有時候還不如繼續玩命,拉個墊背呢。那些在戰局不利下還能堅持的,往往是經過專門訓練的精兵或者親衛隊,他們的不逃也是有合理解釋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擁抱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世界上有北京、東京和南京,為什麼沒有西京呢?專家一席話讓人心驚
古人把東西裝進袖子里怎麼不掉出來?此辦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TAG:擁抱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