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中國電影界的鬼才,亦正亦邪
在中國影壇有這麼一位人,他特立獨行,超凡脫俗,從大眾到精英,從市場到藝術,從演員到導演,通通有他的一席之地。她霸氣又羞澀,粗獷又細膩,他極陽剛外放又內斂溫柔,他年紀輕輕就因為才華被世人所知,風華正茂時,就早早地構建自己的電影王國,在自己的電影世界裡,做出一部又一部引起電影圈震蕩的電影,他就是姜文,中國影壇不可或缺的存在
熟悉姜文的人都知道,再轉行做導演之前,姜文是個優秀的演員,二十二歲以《末代皇后》里的溥儀出道,雖然只是一個配角,但是姜文卻把它演成了全片的亮點
之後的姜文更是和一系列知名的大導演合作,在謝晉導演的《芙蓉鎮》中,與劉曉慶飈戲
在張藝謀的《紅高粱》中光著膀子演了一個真農民,摔碗砸酒,扛起鞏俐,放肆於青紗帳內,成功拿下了金熊獎
和馮小剛合作的《北京人在紐約》大獲成功後,馮小剛用四分之二的功勞來肯定姜文的演技,李碧華曾經用無形兩個字來評價過姜文的演技特色,你根本不知道他的形象,如張白紙上什麼顏色就是什麼顏色
做演員時,姜文的天分和才華就受到大眾的肯定,但是歷來不滿足於現狀的姜文,開始轉行挑戰導演,在他自己的世界拍攝出屬於他自己的電影,1994年,姜文果然拍出了一部才驚四海,享譽世界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扮演馬小軍的夏雨成為了當時威尼斯電影節歷史上最小的影帝,美國時代周刊更是把他評為九五年度全世界十大最佳電影之首,高贊他的出現標誌著中國電影跨入了一個新的時代,至此,31歲的姜文被貼上了天才導演的標籤,與此同時,姜文身上那股較真的性格也越發的明顯,他追求完美,死磕電影中的每一個細節。
《陽光燦爛的日子》開頭幾分鐘機場送別素材拍了三個多小時,寧靜擺床頭一張照片拍了兩萬三千零四十張
《鬼子來了》屋頂是從山西專程運來,為了能拍出砍頭的特效,專門從美國進口了幾台能滾動拍攝的特效攝影機,
《太陽照常升起》中幾百隻飛禽走獸,毛色質感都被姜文改過,劇中的藏式房屋,鵝卵石和紅土都是從千里之外用卡車和鐵甲船運送至外景地,
《讓子彈飛》有場三人鴻門宴為拍出三足鼎立的霸氣,專門搭建了環形軌道三台運動攝像機交替轉動,應天用了五十五萬尺膠捲,這一場戲就耗掉了五分之一
《一步之遙》火車戲要求布景搭的不像火車,又要比火車還火車,火車上要有金色沙灘,試來試去,最後拉來幾卡車玉米磨碎才達到姜文所要的溫暖
就是因為這樣一份較真,一份講究,姜文的電影里,一條街道、一雙鞋、一個聲音都包含著情感與故事,把人喚回那個真實的年代,最終以經典的姿態存在
如今,作為姜文民國三部曲的終章《邪不壓正》正在熱映,這次姜文還是那個大家熟悉的姜文,在電影里做自己。


TAG:紙張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