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以為,大家都知道盧凱彤

我以為,大家都知道盧凱彤

我以為大家都知道盧凱彤丨013

本文使用的所有照片來自非常低調、人超NICE、拍照超好的攝影師陳和老師(wechat ID:chenhe3110)。

我以為,每個人都會知道盧凱彤,就像大家都知道徐佳瑩一樣。

然而我錯了,他們並不知道盧凱彤是誰。

甚至會問我,她有什麼作品。

一瞬間我也有點卡殼,畢竟她的歌不是「愛就像藍天白雲」、「一起學貓叫」……

這個問題一旦被問出來的時候就有種——「因為她沒有作品所以我才不知道的感覺,不怪我」。

如果不是徐佳瑩參加過「歌手」,恐怕,每個人都不一定會知道徐佳瑩。

我刷出盧凱彤的新聞時,周遭還在熱火朝天討論《延禧攻略》、張馨予結婚。給以前一起在雜誌社工作過的攝影師看新聞,他才懂我的震驚,他說起第一次拍她的時候還是個小女孩,有一次拍盧凱彤的時候用的是膠片機,

?膠片成像

?還是個小女孩

我又不死心跑去問.Z看沒看到盧凱彤的新聞,她也是以前在雜誌社一起工作的朋友,她說之前在草莓音樂節採訪過盧凱彤,盧凱彤有跑去看其他人演出,還問我在不在。我這才恍惚記起來我們那會都剛工作,我和.Z第一次去音樂節跑採訪,有採訪盧凱彤、魏如萱,還有好妹妹。

R:我以為,大家都知道盧凱彤的……

.Z:No。她還蠻小眾的。

R:我以為,盧凱彤、徐佳瑩、魏如萱、林二汶、蔡健雅大家都應該知道的。看來,我還是在《當代歌壇》里學了很多。

.Z:徐佳瑩結婚。

R:是的。

.Z;徐佳瑩參加過「歌手」才被大家知道的哎。

R:前幾個禮拜我還在聽《糖果粉碎者》。現在,一個去世一個結婚。

.Z:哎。她們好像一起辦過演唱會?

R:限定合作之類的吧~

.Z:嗯,四個女的,蔡健雅什麼的。

R:哎……

偶爾在某個APP的推薦下聽到了《糖果粉碎者》,旋律不那麼流行,然後歌詞又有點小女生的情緒,明明有話想要傾訴,話到嘴邊卻不知道該怎麼好好講,吵架的畫面感躍然耳邊。

「昨天天氣很好,今天天氣很差,以前是無聊廢話,現在卻好懷念呀!

就當我打擾一下,人世間不甜美嗎?怎麼你不願品嘗一下。」

第一次聽這歌的時候,想起以前主編說徐佳瑩自己寫的歌都是在感情不順的時候寫的。當然,這首《糖果粉碎者》不是徐佳瑩(以前我們寫到她都直接上昵稱Lala的)寫的,而是心裡住著少女的黃偉文寫的。那時,我沒想到另外一位歌手盧凱彤下一次被世人所知曉是以這樣慘烈的形式。

其實,我並那麼了解盧凱彤,我只是偶爾聽過她的歌,對她的了解也僅僅是比不知道她的人多那麼一點點。15歲的時候,盧凱彤和林二汶組成At17出道,趕上了香港娛樂圈最後一波熱鬧,但也沒能突圍出來。到2018年,盧凱彤32歲,從一個甜美小姑娘長成了現在酷酷帥帥的樣子,晃眼間大半生就過去了。

2015年,盧凱彤發了一首《廿九歲的遺書》,歌里是這樣唱:

揮揮手告別這字頭/今天起快樂我自求

不想將/畏懼當最知心朋友/寫首歌慶賀轉字頭

這雙手決定以後不發抖/捧著結他救地球

青春太鋒利/橫掃萬里/可擦穿/厚麵皮

新天與新地/捱到斷氣/不退燒/便勝利

前傳/從前像詩傷悲/來年像歌哼起

餘生/猶如盤未捉的棋/很多轉機」

二十代的盧凱彤活得很辛苦,將二十代的自己殺死埋葬留封遺書,這樣便可以救三十代的自己。然而,三十代戛然而止。

現在的我們也只能通過「憂鬱症」、「躁鬱症」、「人群恐懼症」這樣幾個字眼去猜測她為什麼要離開,可能是這樣,可能是那樣……但總歸是害怕的,害怕死亡,對人世間有著巨大的恐懼,無法與這個世界達成和解,沒有辦法放過自己。不過,也不想猜了,任何無端的猜測都是對逝者的褻瀆。

記得以前採訪香港藝人,他們說無論你說的是什麼,經過媒體處理後生成的就是各種黑白顛倒的緋聞,桃色新聞女性歧視窺探隱私三管齊下的香港娛樂圈,藝人生命無法承受之重,看得到的熱鬧,都是傷害。

最後的最後,也不多說什麼了,就給大家推薦盧凱彤的歌吧!她是有作品的的歌手~

《你的完美有點難懂並不代表世界不能包容》

「他們的標準說你不及格

我想說/標準由我們來定可以么?

形而上/我跟你/都一樣

我骯髒/你也不漂亮/可是你艷麗我就發亮」

《荒蕪中起舞》

「砍掉一棵樹/又另一棵樹

荒蕪中起舞

我們用一百棵樹/寫成一千張遺書

再蓋一間埋葬人的屋

我們的種籽種出/眼前一片的幽谷

好讓我們永遠迷路

手舞足蹈/隨著蝙蝠/跳到了盡處

瘋狂的滿足/瘋狂了雙目

想怎樣/就怎樣」

我一直對自我有著精準的認知,我沒有那麼愛音樂,也不是很懂樂理,聽歌純粹看心情。今天心情想要搖滾,那就找幾首搖滾炸一下耳朵。明天想聽民謠,那就單曲循環一首歌兩三天。後天偶像組合舞曲聽一下,嗨翻天……總之,中日韓歐美甚至俄羅斯rap我也願意聽,只要對了我一瞬間心情。

同一首歌不同人在不同環境下唱是不同感覺,比如土創決賽上港妹許靖韻唱《K歌之王》就好過她在錄音棚里錄的(可能土創決賽舞台平添積分悲壯)。所以,我沒有辦法用分數衡量一首歌、一個現場。我從來不參與任何用打分方式來分析歌手、歌曲,聽歌這種活動本來就摻雜著人類主觀感受。

就比如,以後再聽《糖果粉碎者》,會有多難過。

我難過的不僅僅是歌者生死兩隔,

也可能是我差一點忘記要記住自己曾製造的記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日夢李斯特 的精彩文章:

「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TAG:白日夢李斯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