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疆內外專家談正確家庭教育 6歲前是性格雛形基礎期

疆內外專家談正確家庭教育 6歲前是性格雛形基礎期

網路配圖

新疆晨報訊(記者 康顥嚴 通訊員 劉盼)孩子犯錯完全不懲罰,可能導致漠視社會法規;孩子愛撒謊讓人頭疼,根源可能來自父母沒能接納孩子的全部……8月11日,新疆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邀請了來自疆內外的心理學家、教育專家,就「家庭治療與家庭教育」進行授課,普及正確家庭教育理念。

如今,父母工作忙、孩子交給老人代管等現象十分普遍,很多父母更注重孩子學業發展,忽視了孩子「作為人」的人格全面發展。「都說『性格決定命運』,而家庭是塑造性格的工廠,孩子從出生就被父母塑造,因而家庭教育對人的一生髮展非常重要。」新疆教育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心理學教研室主任李湘說,6歲前是性格雛形的基礎期,青春期是關鍵發展階段,都需要父母具有符合兒童身心發展的良好家庭理念。

許多家長喜歡給孩子貼標籤,「我家孩子特別愛說謊」、「孩子隨意拿別人東西就愛佔小便宜」,其實這些理念都存在誤區。

新疆精神衛生中心(烏市第四人民醫院)臨床心理一科主任賈麗娜說,親子關係是每個人來到世上最初最早的人際關係,也是今後獨立於社會建立人際關係的「模型」,良好的親子關係關係到每個家庭的幸福和社會的長久和諧。

賈麗娜解釋,孩子對人際關係界限標準認知不清晰,感覺「別人的也是我的」,有些行為並非故意,父母用成人的道德觀評價孩子,是一種「不對等式的道德綁架」。

至於撒謊,她認為,問題呈現在孩子身上但根源在父母,當父母一直向孩子傳達「只能接受你好」的信息時,會導致孩子為迎合父母說不符合現實、虛假的語言,如果父母首先做到並傳達出信息「能接納孩子的全部」,很多時候孩子就不需要用謊言來粉飾自己了。

他表示,父母自身的態度與狀態,對建立良好溝通、健全完善人格等都有重要意義,所以家長接受正確的家庭教育知識非常必要,更能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新疆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心理科負責人張躍奇介紹,下一步該院心理科將以「家庭治療與家庭教育」為專題,在微信公眾號等渠道中通過知識宣講、網上微課等多種形式,長期推廣親子關係、青少年性教育、家庭親密關係等科普信息,幫助更多家庭掌握正確的家庭教育知識。

【晨報爆料熱線:0991-8801111】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疆晨報 的精彩文章:

4歲哥哥給1歲妹妹餵了顆石子 氣道卡異物「5分鐘急救法」要收藏
烏魯木齊市區也有值機服務啦!

TAG:新疆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