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胡兄日記 人民日報今日發文稱「生娃是家事也是國事」,你怎麼看?

胡兄日記 人民日報今日發文稱「生娃是家事也是國事」,你怎麼看?

一、人口的前世今生

在古代,作為大國、強國的重要標誌之一,人口數量一直是各國核心戰略資源之一,畢竟,無論大量的戰爭,還是農業生產等,都離不開人口的支撐。

人口數量起伏,往往都是代表著當時朝代的興衰。如我國漢初,由於秦末戰亂,人口大約只剩下1500萬-1800萬,至西漢末才增加到6000萬;

唐朝立國時,因為隋末戰爭,人口降幅超過50%,到唐初僅有2500萬。至安史之亂前夕,又增至約9000萬,達到新高峰,這時唐朝也開創開元盛世,走向巔峰。

滄海桑田,世事變化。四十年前,多方面原因,導致我國人口大幅增加,控制人口數量成為當時一項國策。

最記憶猶新,課本上反覆強調我們是11億人口,人多地少,胡兄,家裡不足3畝地;村裡許多人,為了多生子,也不得不輾轉多處。

1990年,黃宏、宋丹丹在春晚上小品《超生游擊隊》,就反應了那個時代大背景。

時間輪盤轉到今天,人口紅利失去,老年化,晚婚晚育,不生少生等,導致許多專家呼籲鼓勵生育,先是單獨二胎,到全面放開放開二胎,甚至今天把生娃提高的國事的高度。

二、人口變化的一組數據

一方面,勞動年齡人口下降,總撫養比上升。15-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在2013年達到頂峰後持續下降;15-64勞動年齡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在2010年左右達到頂點,也開始走下坡路。具體如下圖:

同時,另外一個指標總撫養比,即總體人口中非勞動年齡人口數與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在2011年開始觸底回升,意味著人口紅利開始消失。

另一方面,不想生,不願生,成為一個嚴重社會問題。比如80後不願生,因為壓力大,養不起;90後不想生,因為觀念已經發生了變化。

三、鼓勵生育,學今繼古

講到這一點,不得不看下我們的近鄰——俄羅斯,由於地廣人稀,擁有接近我國兩倍的國土面積,卻只有1.41.431億(截至2012年4月1日),尤其二戰結束時,更是人口銳減。

因此,鼓勵生育成為俄羅斯一項真正國策,還推出「母親榮譽」勳章(後來考慮到授予對象不僅母親,還有父親,因此決定更名為「父母榮譽」勳章)。

該勳章2009年起向「為鞏固家庭制度和養育子女做出傑出貢獻」,擁有4個或4個以上孩子的父母頒發,現在獎金已經增加到每個家庭10萬盧布。

我國古代的帝王們,為了鼓勵生育,增強國力,又是如何做的呢?

比如卧薪嘗膽的勾踐,可謂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他定的國策,叫做「十年休養、十年生息」。其中有一條,就是鼓勵人口生產:

「令壯者無取老婦,令老者無娶壯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三十不娶,其父母有罪。」

根據《漢書·惠帝紀》中記載:「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二十不嫁,五算。」也就是說女子超過了15歲就要嫁人,如果20之前沒嫁出去,就要交多出五倍人頭稅。

正如官媒所說,生娃既是家事,也是國事。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讓大家想生,敢生,考驗專家們的智慧了。

歡迎關注「坐看胡言」,胡兄,一名商業、互聯網觀察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坐看胡言 的精彩文章:

OPPO進入歐洲市場;養老、教育、醫療是最被看好行業?

TAG:坐看胡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