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大典上毛主席的聲音響徹雲霄,這件東西的功勞不可磨滅
文史
08-13
1949年北平解放後,陝北新華廣播電台也於3月25號開始在北平播音,並把稱號改成北平新華廣播電台。這張照片就是北平新華廣播電台第一次播音的情景。可是剛進北平還沒來得及好好慶祝,北平新華廣播電台就接到了新的任務。
什麼任務呢?就是轉播10月1日即將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開國大典,這可是歷史性的時刻,不能出一點差錯。電台的每個成員都捏著一把汗,當時轉播的技術工作都由傅英豪負責,傅英豪明白,要想達到最佳的轉播效果,音響是關鍵!
當時國內還沒有無線傳輸技術,天安門城樓上的聲音只能通過喇叭擴音,在通過電台的收音裝置傳到全國。可是當傅英豪在天安門廣場實地探訪的時候,就發現了問題,原來天安門廣場面積太大,再加上開國大典當天,廣場上有30萬人觀禮,普通喇叭,音量根本不夠,怎麼辦?
後來那個技術人員想了一個辦法,九個喇叭都焊在那個鋼板上。一排三個,總共三排,一共九個,俗話叫九頭鳥。經過試驗九頭鳥喇叭獲得了空前的成功,成功將毛主席的聲音響亮地傳播出去,傳送到全國各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1949年10月1號,毛主席的這一聲莊嚴的宣告,回蕩在天安門廣場的上空,這個聲音讓廣場上30萬人歡欣鼓舞,熱淚盈眶。就在同一時刻,這個聲音通過北平新華廣播電台的實況轉播響徹雲霄,億萬中華兒女通過電波共同分享了這一歷史性的時刻。


※十八架美軍戰鬥機圍殲山本五十六座駕,死之後山本的姿勢讓人懷疑
※為了保護珍貴的核資料,在飛機失事的時候,郭永懷用生命保住了它
TAG:小郝碎碎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