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航泰水族:容易造成魚生病或死亡的六大因素!

航泰水族:容易造成魚生病或死亡的六大因素!

魚生病原因很多,並非都是傳染疾病,仔細觀察,找出真正的緣由才能對症下藥。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下關於魚得病的非病原性原因。

一、混養

同種魚之間混養,或是不同種魚之間的混養有很大的學問,我們應先弄清楚這些魚個體的脾氣和體形,有時在兩個相同設備、大小、種類、數量的混養缸,魚相處的情形就會絕對不一樣。是否合適混養除了遵循生物規律之外,還要注意觀察,才能下結論。否則就從小訓練他們,讓他們接受團體生活的規律,習慣彼此合群。

如果混養的魚脾氣不對眼,肯定會發生打架,追咬,如果魚平時養的好,身體強壯,隔離治療之後應無大礙,至多是鰭條斷裂、鱗片脫落等。可經常發生的是,抵抗力差的魚傷口發炎、紅腫,這時細菌和寄生蟲就會借這些物理性的傷害入侵魚體,白毛、爛鰭、爛尾、淋巴囊腫等就會發生。

二、造景

有時魚缸的造景會非常漂亮,但有些時候也會成為魚的負擔,尤其是大型魚,就那七彩來說,缸里的活動空間一定要夠,假設擺放太多造景,或是材料太尖銳,會使魚在活動過程中碰觸造成物理性傷害,接下來的感染機會就很多了。個人意見珊瑚類的東西最好不用。再就是沉木一定要經殺菌處理過再用。

還有要注意在換水,捕撈時也要注意不要造成魚的物理性傷害,如有可添加一些魚病預防葯,以減少病原感染的機會。

三、活動空間不夠大

如果沒有大型缸,最好不要飼養大型魚,即使是幼魚,隨著他們成長也會造成體質下降,因為運動不足,造成脊柱彎曲,或表皮擦傷,非常容易得病,加之小缸維持水質平衡相對較難,幾乎所有因素都不可控了!

再有就是新手一定要注意魚的密度,混養要注意上、中、下魚群分布的平衡。魚和水關係是互動的,一旦魚超過水的承載能力,整個循環關係就會崩潰!

四、水質

有一句大家常說的話「養魚先養水」,這句話除了說新缸里的水外,同時也說明了魚缸里的水是養好魚的關鍵!

決定水好壞的因素,主要是過濾系統、控溫系統、和水的來源。馬達、過濾器是生態缸必不可少的維持系統恆定的設備,可如果我們選錯了設備,有時會造成過濾系統無法充分發揮作用,造成水質惡化,反之,如果造成缸內水流過大,衝擊力過強,也會有害。有時紅綠燈(或其他小型魚)莫名其妙的死亡,龍魚翻鰓就是水流過強造成的。

良好的過濾系統可以培育微生物過濾床,使他們自己代謝含氮廢物,水裡的含氮廢物少了,水質自然就穩定了,病就少了。含氮廢物在水裡積累過多,會使魚氨中毒。還有就是含氮廢物積累過多時,會造成部分病原蟲數量上升,會使魚被病原蟲寄生得病。

再有就是PH值不穩定,或是長期處於超過魚的忍受範圍的情況,會使魚酸中毒或鹼中毒。酸中毒,當PH值劇烈變化時,魚會突然很興奮,泳速加快,死亡的會比較快。長期處在過酸的環境,鰓和身體黏膜會因為刺激大量分泌黏液,易引發細菌性感染。鹼中毒情形會類似上述,但鰭部組織比較容易破損。避免這些的最好辦法就是穩定水質,適當充氧,減少水中含氮廢物,一定要定期換水。

五、營養不均衡

如果只餵魚一種餌料或飼料就會引起魚「偏食」,長期只吃某幾種營養,就會有營養不均發生。可以觀察診斷,看魚是否外型是否過肥、過瘦,體色變化是否正常,眼睛有沒有神,泳姿是否有力。嚴重時會使免疫力下降,感染得病。

六、葯傷

最後是大家經常忽略的問題。用藥過度,或用藥方式不對,會使魚在愈後留下後遺症,像內臟腫脹,神經組織受傷,可能使魚的外觀改變,嚴重的身體變形。我看到過這樣駝背的紅龍。

如果您對以上文章內容有什麼不清楚的可在文章尾部留言諮詢我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賞魚 的精彩文章:

魚缸青苔不用愁,10大清潔高手給你解決煩惱
都說養了魚之後停不下來,其中艱苦誰人知?

TAG:觀賞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