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誰是最大黑馬?——解析2018年全球醫療器械公司TOP10

誰是最大黑馬?——解析2018年全球醫療器械公司TOP10

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醫企來官方立場。

2017年,全球醫療器械市場總值約為5212億美元,預計到2022年這一數額將達到6745億美元。細分市場中,輸葯設備2017年的銷售額為2078億美元,預計2022年將達到2434億美元;心血管設備2017年的銷售額為297億美元,預計2022年將達到435億美元。

近日,Qmed列出了2018年度全球醫療器械公司100強榜單,該榜單覆蓋了全球醫療器械百強公司,按照2017年銷售收入來進行排名,數據來自標普旗下的S&P CapitalIQ資料庫。在這份百強榜中,國內有6家企業入選,分別是新華醫療(47)、山東威高醫用高分子製品(58)、北京樂普醫療(80)、江蘇魚躍醫療(85)、上海巨星醫療(87)、微創醫療(94)

邁瑞在2015年從美國退市後,目前還未成功登陸A股,故並未出現在這份榜單中,按銷售收入排名的話,邁瑞2017年的營收突破百億元,應該排在47名之前。

此外,近三年的全球醫械排名TOP10榜單顯示,除了美敦力和強生穩居前兩位未曾變動外,其餘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降。這其中最引人注意的莫過於2018年的衝上第三名的費森尤斯醫療,2016年世界排名25,總收入3,346百萬美元;2017年世界排名第5,總收入17,911百萬美元;2018年世界排名第3,總收入21,702百萬美元!

以下為全球十大醫療器械公司的介紹。

01

美敦力

美敦力總市值1148.4億美元,2017年總收入約300億美元,增長4.6%。其中,心臟及血管業務(CVG)營收113.54億美元,增長6%,微創治療業務(MITG)營收87.16億美元,增長4%,恢復性療法業務(RTG)營收77.43億美元,增長4%,糖尿病業務(DIB)營收21.4億美元,增長9%。

全球營業收入佔比:美國市場158.75億美元、美國以外成熟市場96.27億美元、包括大中華區在內的新興市場44.51億美元。

美敦力方表示,大中華區創新外科業務、心臟節律和心衰疾病管理業務、神經科學業務、主動脈及周圍血管業務等多個業務增速迅猛、形成強勢動力。

02

強生

強生總市值3526億美元,2017年實現總收入765億美元,相比2016年增長6.3%,其中醫療器械業務實現營收265.9億美元,增長5.9%。醫療器械業務涉及整形外科、心血管、糖尿病、視力保健和手術領域製造醫療器械。手術視野、傷口閉合、生物外科手術和電生理學是該公司的熱銷品類。

強生在骨科領域的業務位居全球第一。

03

費森尤斯

費森尤斯總市值333.9億美元,2017年實現總營收217.02億美元,增幅高達21%,以其透析機器和為腎功能衰竭患者提供的服務而聞名,但其關鍵業務是透析服務、保健產品和護理協調。

費森尤斯在透析器、透析機、血透濃縮液、血液管路這四個市場份額都排名第一,是目前當之無愧的全世界最大的血透服務提供者。

04

GE醫療

GE總市值1175.43億美元,GE在2017年全年營收1221億美元,同比下降1%,利潤率下降5.7%。醫療板塊在GE的所有業務中表現亮眼,貢獻了191億的營收,增幅5%。

GE醫療的業務範圍包括醫學成像(包括造影劑)、患者監護和診斷、生物製藥技術和細胞治療技術等,並充分融合深度數字化、人工智慧和數據分析等前沿技術。

2018年6月19日,標普道瓊斯指數委員會宣布,曾經連續多年被視為美國工業經濟象徵的通用電氣(GE)將被剔除出道瓊斯產業指數。隨後不久,GE通過內部郵件,宣布GE醫療將從主營業務中剝離。

05

飛利浦醫療

飛利浦醫療保健是科技集團飛利浦的子公司,總市值超過207億美元。醫療的兩大核心業務——診斷和治療業務、互聯關護及醫療信息化業務,營收100.54億歐元,佔據了飛利浦整體營收的57%。

飛利浦持續加碼診斷和治療業務,繼2015年完成Volcano的收購以後,2017年6月28日,飛利浦以總價19億歐元(約合21.6億美元)收購心血管診斷Spectranetics。

北美是飛利浦最大的市場,營收佔比36%,西歐市場營收佔比21%,新興區域(不包括美國、加拿大、西歐、澳大利亞、紐西蘭、韓國、日本和以色列)佔比33%。

06

西門子Healthineers

2016年,西門子醫療事業部門改名為Siemens Healthineers,2018年3月6日,西門子醫療於法蘭克福交易所成功上市。

西門子醫療2017年實現總營收165.87億美元,將近三分之二營收都來自具有全球龍頭地位的醫學影像部門,此外,有11% 營收來自於獲利能力一樣堅強的先進療法部門(Advanced Therapies),專精於微創手術。

近幾年,西門子醫療的產品線幾乎全加入數字化轉型,甚至為此建立一個數字化整合產品線、職能和區域的新架構,調整組織結構以推動醫療和人工智慧的數字化。去年12月,西門子醫療與人工智慧國家隊中專註醫療影像的騰訊,簽署「互聯網+醫療」合作協議,共同推廣醫療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在醫療診斷領域的發展和應用。

07

康德樂

作為一家跨國保健公司,康德樂通常首先被視為保健品分銷商,總市值為135億美元。2017年,該公司收購了美敦力的患者護理、深靜脈血栓形成和營養缺乏業務。5月3日,該公司報告稱第三季度收入為336億美元,其中製藥部門為297億美元,醫療部門為39億美元。

08

雅培

雅培總市值1135.75億美元,2017年實現總營收122.74億美元,主營業務主要分為四個部門,按收入佔比大小排序,分別是醫療設備(37.1%)、診斷產品(24.9%)、營養產品(23.8%)和藥品(14.2%)。

雅培近三年世界排名上升較快,部分原因應歸於併購上的成功:2014年6月,美敦力豪擲429億美元收購柯惠,穩坐心血管第一寶座;2016年,雅培如法炮製,以250億美元豪取聖猶達。雅培和聖猶達正式合併,合併後經營範圍幾乎囊括心血管市場的每一個重要細分領域,一舉改變了全球心血管市場的格局,讓雅培直追美敦力,成為心血管市場第二。

09

史賽克

骨科巨頭史賽克主要製造並銷售骨科、醫療和外科以及神經科技和脊柱產品和服務,總市值約為124億美元。

美國東部時間6月11日,華爾街日報報道稱,醫療器械製造商史賽克與競爭對手波士頓科學已達成收購合併協議。這筆交易如果完成,將會創造一個估值超過1100億美元的醫療設備巨頭。但隨後,史賽克發表聲明稱,並沒有在與波士頓科學商討潛在收購事宜。

10

BD

Beckton Dickinson主要製造醫療設備、實驗室儀器和診斷產品,總市值約為121億美元。其醫療部門專註於糖尿病護理、藥物管理解決方案、藥物和程序解決方案以及製藥系統。其生命科學部門專註於生物科學、診斷系統和分析前系統。

6月4日,該公司稱將和Helmer Scientific合作推出業界首創的醫療級冷藏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與自動點膠系統集成在一起,可以讓醫生很好地對高風險和高價值的藥物進行冷藏保存。

以下是詳細榜單(單位:百萬美元,按歷史匯率換算):

文章來源:器械之家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企來 的精彩文章:

TAG:醫企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