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濕氣盛。千萬別等出現這些癥狀才緊張!四招教你去除體內濕氣
經常會聽見人們這樣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其實這句話是形容人體內的濕氣過重,讓人的精神無法提起來,從而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
中醫認為,濕是六大致病因素之一,濕與寒在一起,稱為濕寒;與熱在一起,被稱為濕熱;與風在一起,被稱為風濕;與暑在一起,被稱為暑濕。
濕邪如不去除,可使病情遷延難愈,如何知道自己體內是否有濕氣,可從以下幾大信號判斷。
以下幾種癥狀,提醒你體內濕重了!
1、容易腹瀉,喜歡熱;
2、手腳冰涼,怕冷;
3、下肢容易無力,酸麻,易犯腰痛;
4、腿腳容易水腫;
5、經常虛弱,容易疲勞;
6、月經總遲到,常有血塊,易痛經;
若是以上情況你一但佔兩樣或者以上,你就要警惕了!
四招教你祛除體內的濕氣
一、堅持運動
夏季人容易倦怠,身體越不運動,體內濕氣就積聚越多,久之則導致濕寒入脾,引發身體疾病。每天適量運動可以緩解壓力,增強器官功用,加速濕寒排出體外。跑步、健步走、瑜伽、游泳等運動,都是夏季適宜的運動。
二、每日喝杯喝茶
中醫說:濕氣首責之於脾,卻不局限於脾。
取火麻仁、梔子、砂仁、甘草、陳皮、茯苓、藿香、薏苡仁、冬瓜、人蔘、白扁豆、桔梗、淡竹葉、紅豆等20味中藥,按照一定的比例配製成烏草根梔子茶。早晚喝上一杯,可以健脾祛濕、清熱解毒、利尿消腫。但是注意,要堅持喝上一段時間,體內濕氣才能徹底排出去。
三、避開潮濕的環境
長期生活在氣候潮濕的地方,身體裡面容易積蓄濕氣,時間長了,局部會出現酸痛、腫脹的情況,腳部位於身體的最末端,血液流通到腳部是比較緩慢的,所以,腳部濕氣常常比較重,夏季的時候身體新陳代謝較快,經常泡腳可以幫助身體排出濕氣。
四、按摩穴位
按摩委中穴穴位,可讓脾胃變得強壯起來。委中穴在腿窩的中心點上,走的是膀胱經,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去濕通道,而委中穴便是這個通道上的排污口,是化濕要穴,如果不通暢,濕氣就排不出去,還會導致關節痛等疾病。平時隨時就可以按摩此穴位,可以補中益氣、通經活絡,不失為一種祛濕養脾胃的簡單實用方法。


※痛風不治療,四種病症來找你!專家:預防痛風,學會這幾個小動作
※夏季老是睏倦?是你體內濕氣太重!想要祛濕保健,教你六個方法
TAG:搞笑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