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最有血性的一戰,此人派30萬大軍滅亡一小國,將其設為一行省

明朝最有血性的一戰,此人派30萬大軍滅亡一小國,將其設為一行省

明朝有著二百六十七年的歷史,歷經十六代皇帝,被譽為中國歷史上最血性、最有氣節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將「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原則寫入《皇明祖訓》。不僅明朝臣子有氣節,明朝的皇帝也很有血性。明朝滅亡時,崇禎帝寫下「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的遺言,自縊於煤山,以身殉國。明朝皇帝恪守「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原則,寧可以死殉國,絕不苟且偷生。因此後世對明朝的皇帝有著非常高的評價。今天我們要介紹一位非常有血性的明朝皇帝。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與其父合稱「明朝二祖」,一手開創了永樂盛世。

他就是永樂大帝朱棣。朱棣出生於1360年,42歲登基成為皇帝,是一個文武全才的皇帝。朱棣本被封為燕王,後來發動靖康之役,起兵造反奪取政權。他的皇權雖然來的名不正言不順,但朱棣在位22年間,五征漠北,清除藩王,開創了永樂盛世,還打了一場著名的戰爭——安南之戰。安南是越南的古稱,安南又叫交趾,位於中國南部。越南的南部叫占城,北部稱安南。唐末建國以來,越南一直與中國保持著良好的外交關係。明朝建立之後,安南將明朝認作自己的宗主國。安南在明朝征討北元時,屢屢進犯我國邊境,對朱元璋的三令五申置若罔聞。朱元璋不願在此時四處征戰,兵戎相見,因此沒有妥善處理安南問題。

朱元璋去世後,安南發生內亂,史稱「陳黎之變」。在陳黎之變中,安南國宰相黎季犛殺死了安南國王,並妄圖趁機篡位。黎季犛派使者前往明朝,謊稱國王病逝。朱棣在越南舊臣口中得知了真相後,要求黎季犛歸還皇位。黎季犛不但不聽,還設伏殺死了安南王子陳天平和明朝的使者。朱棣知道後當庭震怒,大罵胡氏「蕞爾小丑,罪惡滔天,此賊不誅,兵則何用?」最終下定決心,打算派大軍南征安南,堪稱是明朝最有血性的一戰。公元1406年,朱棣出兵安南,發布討伐檄文。朱棣派30萬大軍滅亡一小國安南,臨行前為將士們踐行,場面十分宏大。張輔、穆晟兩位將軍兵分兩路向安南進發。

明朝軍隊因不適應氣候,不了解地形,在河內作戰受阻,安南利用象陣給明軍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主將張輔利用火槍火炮襲擊安南軍隊,再發動突襲,將安南的防線逐一攻破。明軍戰勝安南後,順利進入安南地區,處死黎季犛等人,平定安南內亂。後來,朱棣又將安南併入明朝的版圖,將其設為一行省。「得府州四十八,戶三百三十萬」,此戰之後,明朝除去了南方的禍患。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城,崇禎帝自殺,中國歷史最有氣節的王朝落下帷幕。明朝二百六十七年的歷史,君王、臣子都因有氣節而聞名。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其血性、骨氣讓人敬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閑談 的精彩文章:

劉備最信任的戰將,卻遭一文人陷害被誅滅三族,首級慘遭小人踐踏
一太監聽從慈禧的命令,親自將珍妃扔在井裡,晚年說一句真誠的話

TAG:讀史閑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