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來回打車40元,就為了這四隻燒餅!

來回打車40元,就為了這四隻燒餅!

周末晚上來點輕鬆話題:由於明天上午我會在蕪湖悅圓方酒店做「尼康嘉年華蕪湖站」講座,所以今天下午乘了兩個半小時的高鐵從上海虹橋抵達蕪湖市。

對於蕪湖,我過去只有兩個印象:一是小時候看過的一本講述蕪湖特產「傻子瓜子」創始人年廣久創業歷程的《傻子正傳》,對研究其在不同歷史年代的境遇頗有興趣;另一個則是以前在PChome時有位漂亮MM同事就是蕪湖人。嗯,難怪我潛意識裡一直對蕪湖感覺不錯,哈哈!事實上,我此前連蕪湖市位於安徽省哪個方位,有什麼歷史背景,有什麼名勝古迹都不知道。就連今天晚上打算去品嘗的蕪湖當地小吃也是在高鐵上「臨時抱佛腳」現找到的。

按照介紹,蕪湖有一家老字號小吃店叫做「耿福興」,據稱上過《舌尖上的中國》云云,相當了得!店裡的看家小吃如「酥燒餅」、「蝦籽面」、「碧玉燒麥」、「小籠」以及「煮乾絲」什麼的都非常有名。我心中未免疑惑:這燒餅不是各地都有么?我們上海的小籠也挺出名啊,那煮乾絲不是揚州菜么?怎麼都成了安徽名吃了?恰好尼康活動酒店附近不遠就有一家「耿福興」的分店,於是我剛放下行李便急匆匆趕將過去。

等我到達這家「耿福興」分店門口,心中就是一驚:這門臉怎麼看都像是「沙縣小吃」級別啊,真的是名店分店么?結果進店才確認人家還真的就是耿福興的正規分店!只可惜剛點單就遭遇「當頭一棒」:「先生不好意思,我們店裡沒有燒餅賣。您要想吃燒餅的話,得去我們鳳凰美食街的總店才有!」(哭)好吧,那讓我先嘗嘗我們店裡有什麼吧:先來一份蝦籽面和煮乾絲。什麼?15元10隻的小籠包可以對半賣?太好了!那就再來5隻安徽的小籠嘗嘗味道!

坦率的說,小店裡的這份「蝦仁乾絲」還是讓我挺失望的:豆乾切的亂七八糟,粗細長短都有,吃到嘴裡也覺著稀里糊塗還帶著挺重的豆腥氣;確實也有幾隻小小的蝦仁,但怎麼都覺得像是凍干後重新復水的,又干又硬;配著黑木耳絲做輔料的湯汁本身其實還算能入口,但也實在談不上什麼特色美食;

我原本也沒有對安徽的小籠包有太高期望:之前在點評上看到有人說蕪湖的小籠實際不如上海或揚州的好吃,之所以出名只不過是因為以前大家見識少而已。不過我個人倒覺得這5隻小籠口味還行:大小與上海小籠包差不多,由於皮子是半發的(上海小籠完全是不發的『死面』),因此吃口略感厚實,但又與北京那種全發麵片子的所謂「小籠包」大相徑庭。每隻小籠里餡料裝的挺足,肉質平常但調味似乎更接近無錫小籠的那種甜口——當然絕對沒有到正宗無錫小籠那種「齁甜」的地步。小籠里湯汁(其實就是肉皮凍)也是有的,我覺得量適中但對喜歡喝湯汁的朋友而言可能會覺得略少。總之,按照1.5元/只的價格來看,這小籠還是挺實惠的!

倒是那碗9塊錢的蝦籽面最讓我歡喜:小小一碗面,大抵只有一般蘇式湯麵的一半分量——單靠這一碗面吃飽是不可能的,但若是當做湯料配半籠小籠(5隻)倒是分量正好。麵條本身是極細的龍鬚面,簡單過了一下開水後就整整齊齊的盤在湯汁里;湯其實就是最普通的陽春麵湯底:開水、醬油、蔥花,最多再有一點鹽以及更少一點糖提鮮;麵條第一口吃上去可能會覺得略微有些硬,但實際再吃上幾口就會覺得正勁道;

最不尋常的是麵條上的那一點黑黑的蝦籽了:儘管量極少卻在與麵湯、麵條混合之後卻變成調味聖品!它帶來特殊鮮味與味精給人的感覺截然不同,並沒有任何讓人不適的魚腥,卻能讓最挑剔的舌尖先是感受到一點點的微小顆粒,然後突然化成鋪天蓋地的鮮味充滿整個口腔。此時,原本加在麵湯里的那一點豬油立即將這種鮮香再升華到更高一層境界,讓我忍不住不顧麵湯還有些燙嘴就端著碗大口吃起來!老闆看我麵條吃的開心,很有些得意的說她家的蝦籽面絕不比總店味道差。這話可不是她自吹,而是周邊小區里居民們都有口皆碑!

當我把蝦籽面吃完,又消滅了四隻小籠外加幾口乾絲湯後,其實覺得肚子已經飽了。但既然來到「耿福興」卻未能嘗到它家最出名的酥燒餅總叫人惘然若失。打開地圖一看,從這裡去鳳凰美食街總店單程打車費就要20元(10公里左右),為了不留遺憾我最終還是決定打車兵發總店去也!

到底是總店氣派!這家「耿福興」坐落在鳳凰美食街內的中心位置,仿古的外觀在夜色中格外亮眼。店內是相當傳統的八仙桌樣式,讓我不由懷念起上海那些老飲食店的格局。點單小妹問我幾位,我如實告知自己只是想來品嘗下最負盛名的酥燒餅而已,不必單獨為我開一桌。點單小妹倒也痛快,請我在賬台邊稍待,結果不到兩分鐘就有小哥拿著我外賣袋子出來了。我一共買了兩種口味四隻燒餅:蔥油咸酥燒餅兩元一隻,桂花糖酥燒餅三元一隻,總價恰好十元。由於店裡客來客往,旁邊還有客人等著安排領位,我馬上自覺地提著外賣袋子出門,大咧咧的坐在馬路對面的長凳上直接「開啃」!

畢竟是剛出爐的燒餅,手裡捏著一個橢圓形的蔥油咸酥燒餅,我只我得香氣撲鼻。一口咬下去,酥脆的餅皮和噴香的芝麻立即簌簌下落,急的我一邊張大嘴咬住燒餅一邊拿外賣口袋去接。或許是這一口太大了些,我差點被這酥燒餅噎住!總體而言,這個蔥油酥燒餅口味和上海小吃「蟹殼黃」頗有幾分近似:事實上它的蔥味兒並不是特別弄,倒是油酥的香氣很重。對比「蟹殼黃」,這個燒餅確實更偏「酥軟」而非「酥脆」,非配上飲料湯汁方可下嘴;

圓圓的桂花糖酥燒餅無論是從外觀還是口感,都和那種散裝蘇式「百果」月餅有幾分神似:大家都是多層的油酥外殼,裡面也是相同的桂花白糖餡料拌紅綠絲——唯一的不同就是它是熱的!老實說這玩意雖然口感廉價,但對於我這種愛吃甜食的人而言依然誘惑力極大。只是剛咬半口下去,我就彷彿「看見」自己血糖正在蹭蹭飆升,實在沒有勇氣吃第二口。

由於實在也已經吃不下什麼了,我只得帶著這四隻燒餅往回趕。路上看到蕪湖當地朋友所說的「牛肉麵」店,但確實沒有肚量再下嘴了。另外還有什麼「赤豆酒釀」這種聽起來就很容易讓人流口水的好東西看起來也只能等我下次有機會再來品嘗了。慢著!我明天中午12點講座結束,而回上海的高鐵是13點49分的,這一個半小時的「空閑」抓緊一點是否還來得及讓我嘗點什麼?(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卷 的精彩文章:

vivo X21魅夜紫屏幕指紋版到站美圖賞析
換個視角看「陌生風景」:值得體驗的卡地亞VR藝術展

TAG: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