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變嗎?海派玉雕工藝

變嗎?海派玉雕工藝

刻琢中感悟文化痕迹

磨玩間體會人性起伏

陸 華

海派玉雕工藝主要傳承揚州,由上世紀五十年代成立的上海玉石雕刻廠前身的一批揚州玉雕藝人傳入。當初,以木製桌凳、鐵制工具和金剛散砂等手工設備為主;隨後,馬達帶動的大機器出現,類似於主軸帶小軸的製作方法,使得玉雕機械從人力驅動進入了電力驅動階段。到了七十年代中後期,獨立的玉雕機器開始使用,大車間大生產的工作方式,使得玉雕的產量有了長足的突破。記得,我們學徒時的坐位是兩人相對的機器,電動的機器聲有了工業社會的味道。

左右滑動查看圖片

易少勇早期作品

作為幾千年傳統的玉雕工藝,從不可思議的緩慢琢刻劃磨,一下子到了高速設備,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得到了釋放。尤其是上海美術學校和上海工藝美術學校畢業的學生分配到上海玉石雕刻廠,或當設計員,給整個玉雕設計、生產、文化的結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或做美術專業老師,給傳統玉雕帶來了完全創新的專業、理性、系統的教育模式。此時,正逢廠里在社會上招生了一批七零、七二的中學畢業生,他們成熟、有文化、有素養,有闖勁,他們年齡相仿,志趣相投,形成了設計和製作、文化和產品、藝術和工藝的有機結合,在題材、造型、藝術上的摸索,出現了一批前所未有的具有當代性基因的作品。當工業中學畢業的學生陸續進入了車間後,受到的已經是相對成熟的當代玉雕樣式。逐漸,這批年齡相差十多年的群體,合力後生產的作品,追求的工藝絕對是「玲瓏剔透」,那種逢物必翻轉的審美,人物的衣紋、佩帶、頭飾等,爐瓶的吞頭、了面、拉圈等和花鳥的花瓣、葉子、羽毛等;碰縫必打洞的價值,人物之間,花鳥之間,人物花鳥之間等等,都追求著著逼真、生動、精確的寫實效果,玉雕進入了《藝術人體結構》、《動物畫技法》和《中國古代青銅器》帶來的理性結構時代,這種單純而無私的付出,給了中國玉雕再一次輝煌的工藝、藝術、思想和人員基礎。

記得當時使用的工具,雖然沒有今天那麼的精細、豐富和細分,但是基本類型已經滿足了設計的需要,斬砣的切割、杠棒的去多玉、扎眼的快口、勾砣的點睛、喇叭頭和橄欖頭的工藝美感,讓當代玉雕有了技術上的準備。當這些既有學校背景,又有師徒基因的「海派玉雕人群」,有了技術、探索和經驗後,市場外力的需求推動,以「創作」概念逐漸產生了一批成熟的玉雕作品,開創了當代玉雕的藝術、文學和哲學屬性。

隨著改革開放的開始、發展和深入,當代玉雕漸漸進入了消費、收藏和投資時代。由於人們對和田玉皮色價值的發現,以皮為好、以色為貴的標準,一定時段內成了介定玉雕價值的標準。那麼,因此帶來的玉雕「創作」,是不需要太厚的文化承載、太豐富的藝術想像、太深的意境回味和太精益求精的工藝,只需要符合市場的功能需求即可;工藝也有「玲瓏剔透」進入「保質保色」階段,因料定題,由皮點睛成了工藝的不二選擇,玉雕由此而進入了「生產」,海派玉雕工藝的「寫實」慢慢退位於蘇幫工藝的「寫意」。

海派玉雕工藝的「寫實」,就是人們簡稱的「滿工」,怎麼在今天玉料是「麵粉」、 玉雕是「麵包」、「麵粉比麵包貴」的投資趨向下生存是個極大的問題。不放棄「滿工」是前提,可否考慮「點睛」?尊重市場規律和投資趨勢,用心的讀玉,平衡料和工的價值;有效的下刀,追求可控的「玲瓏剔透」極至。在繼續追求工藝的「寫實」的基礎上,可否注入文化的「寫意」?回到原點,在自己熟悉的題材中,找到了解中國文化的內涵,挖掘傳統中適合當代人們需要的養料;用國際化大城市的眼界,了解藝術品、奢侈品、品牌化的發展規律,為90後、00後玉雕需求作好準備。同時,在所處的工藝環境中,了解工具、技術、工藝和電腦的關係,在堅持中不偏頗,在變化中創造海派玉雕品種、工藝、文化和產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陸華說玉 的精彩文章:

每件玉雕都是該收藏的

TAG:陸華說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