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老中醫講:手腳心出汗,大多是脾出了問題!

老中醫講:手腳心出汗,大多是脾出了問題!

出汗是人體正常生理反應,但出汗過多則是異常,現代醫學認為這是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所致。

現代人常有手腳多汗的現象,醫學上稱作「局限性多汗症」,西醫常選用一些抗乙醯膽鹼藥物治療,但療效一般且有副作用。

中醫也十分重視人體的出汗狀態,中醫《十問歌》中首句便是:一問寒熱二問汗。中醫認為,手腳多汗大多因脾胃功能失調引起的。因為在中醫中,脾胃五行屬土,屬於中焦,同為「氣血生化之源」,汗屬津液,氣能生津。脾胃有運水化濕的功能,脾氣虛則不能固攝汗液,導致手腳心出汗。對於脾胃虛弱者,日常可用薏米、山藥、紅棗、蓮子等有健脾作用的食材熬粥服用。平時也可選用黃芪作為代茶飲,達到補氣固表的作用。

但若手腳出汗的同時出現大便稀、小便清長、喜溫怕冷、面色少華,則是脾氣虛發展為脾陽虛,此時應服用一些熱性藥物或食材,包括羊肉、兔肉,洋蔥、生薑等,對於食補無效的人群,可在醫生指導下選擇一些中成藥,如參苓白朮散、補中益氣湯、實脾飲等。

還有一種手腳心出汗要警惕,出汗同時五心煩熱(兩手兩足心發熱,並自覺心胸煩熱),且夜間出汗明顯,此為中醫中的盜汗,多見於長期熬夜、生活不規律、更年期等,盜汗病機是陰虛火旺、心血不足,與上述氣虛、陽虛相反,此類人群應食用養陰生津的食材:木耳、銀耳、百合、山藥、甲魚、海參、鴨肉等。這些食品性多屬寒涼,都有滋補機體陰氣的功效。若盜汗同時出現腰膝酸軟、遺精、頭暈耳鳴、顴紅等陰虛癥狀,可服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等滋陰的中成藥。

文/ 安徽省池州市中醫院 何海明

相關鏈接

合谷穴,位於「虎口」處,大拇指和食指根部的中間凹陷處。「合谷」意指大腸經氣血匯聚於此,形成強盛的水濕風氣場。

現代研究表明,按揉合谷可使汗腺收縮,有明顯的止汗效果。

操作時用一手的大拇指用力按揉對側手的合谷穴,力度以有酸脹感為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家庭報 的精彩文章:

老人都說「夏日吃苦,勝似進補」,真的是這樣嗎?
一項新研究表明,在音樂節時喝酒會導致聽力喪失!

TAG:中國家庭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