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廣西武宣三里台村:宛如一部厚重的歷史詩集

廣西武宣三里台村:宛如一部厚重的歷史詩集

三里台村:一部厚重的詩集

圖文/覃世傳

清時,民間曾流傳「一台二灣三霞山」的話,說的是武宣境內的三個名村,一台是指三里鎮台村,二灣是指桐嶺鎮灣龍村,三霞山是指三里的霞山村。這三個村在當時是響噹噹的文化名村,因其文人輩出、出仕為官較多而名揚。而三里台村,更是以聖旨綸音「兄弟進士」而位居武宣名村之首,遐邇聞名,為鄉人所稱頌。

徙自廣東

三里鎮台村位於武宣縣城東7、8公里處,包括台村老村和武台民族文化新村兩個部分,現有人口四千多。武台民族文化新村是近些年從老村分出來的一部分,新村裡經營農家樂,有盆景、根雕、奇石,是休閑娛樂、餐飲美食的好去處。如果說新村是一張多彩的時代畫卷,那麼老台村則是一本厚重的詩集,翻起來能聞到翰墨香,看到歷史長河裡的低吟高唱。

2011年秋分時節,我造訪了台村。其時正是台村秋分祭祖的隆重節日,台村陳氏族人早就在祖祠里等候遠方歸來的同族兄弟姐妹。知道筆者慕名而來,陳銘宣、陳承澤、陳宣雲等幾位老人和我在祖祠前的樹蔭下聊起來。陳家族老們向我講述了他們先祖的歷史——原來,早在明朝萬曆乙酉年(1609年),台村開基先祖陳元隆,從廣東省河源上平徙至武宣。靠做些小生意、打零工,台村陳家先祖元隆公在台村村邊找了個落腳點,安頓下來。儘管創業維艱,但由於為人忠厚老實,勤勞肯干,加上也識些字,倒也能敷衍過日。陳氏先祖有一次到台村做小買賣,即相當於現在的收廢銅爛鐵吧,一韋氏人家的小孩竟然把銀錠夾在破鐵器里賣給了陳氏先祖。回到家後,陳氏先祖發現了銀條,於是第二天就把銀錠歸還了韋家。韋家的老人看到這個年輕人敦厚老實,於是認為義子,就是民間的「記仔」。收了「記仔」,按照風俗,逢年過節都要送「記仔飯」的,可是韋家老人與「記仔」住的地方,隔著一條大水溝,每逢下雨溪水便猛漲,甚為不便。於是,就安排陳氏先祖,在水溝邊上架起一間小房,還送了幾隻母雞、母鴨。由於近水,加上溝邊草多、蝦蟲多,陳氏先祖養的雞鴨,一隻一天就生兩個蛋,靠賣雞鴨蛋,慢慢地積累了一些銀兩,最後蓋起房子、買了田地。如今的陳氏祠堂,就是當時小溝上的小房子改建起來的。至今,台村的陳家與韋家都兄弟相稱,世代友好。

兄弟進士

陳氏從廣東上平搬來台村定居後,家業逐漸擴大,加之重視子弟教育,子孫代有才人出,陳仁陳旭兩兄弟就是來台村的先祖元隆的第五代孫。

靈泉位於靈湖村前,從地下冒出後,汩汩溪水就流經台村,滋潤著這一方土地,養育著這一方人民。台村和靈湖村相鄰不遠。靈湖村在嘉慶丁丑(1817年)年,也出過一位進士名叫張夢驥。據史載:張夢驥字子俊,授貴州綏陽知縣,升古州同知,護理貴東兵備道,歷充戊寅各科鄉試同考官;張所履皆有循聲在綏,久惠政最多,士人設位祀之,年七十告歸,及卒鄉人咸哀慕之。引出這一段靈湖進士的故事,其實是說,靈泉雖澤及靈湖、台村兩村,不過得人文風氣之先,卻是下游的台村。文脈相連,陳仁陳旭在靈湖邊苦讀的故事,自然也就感染著後輩人,包括娘家在靈湖的「兩粵宗師」鄭小谷。

如今的靈湖邊,雖然兄弟苦讀的痕迹難覓蹤跡,但從流傳的詩文中,不難想像,兄弟倆曾結廬溪邊,吟詩作賦,聲徹雲遏。陳仁的一首《靈湖》詩寫道:「澄湖七畝碧瑩瑩,水色嵐光拂鑒明。鐵干撐雲雙樹古,銀盤浴浪一鷗輕。新荷泛綠香初起,纖柳凝煙雨乍晴。彷彿坡公湖上趣,遠山如畫入眸清。」詩是否是青年時所做,雖不可考,不過那時「其源伏地湧出,四時不竭,青萍紅蓮,點綴其間」的水光山色,加之飽讀詩書的兄弟倆徜徉其間,肯定是鄉村的一道靚麗風景。相傳,兄弟倆才學相當,各不甘落後,還經常以對聯印證所學。一日,在讀完詩書之後,伸展腰身,陳仁望著村前的景色,心有所悟,於是出一上聯:「大慕過靈湖清水茫茫三里遠」;弟陳旭稍一思索,接過下聯:「小琳出古寨眉山疊疊二塘彎」。上聯點的是三里鎮村名大慕、靈湖、武宣鎮清水三個村,下聯點的是二塘鎮小琳、古寨、眉山三個村,對仗工整,實為妙對。雖然民間也相傳對聯是清末民初時一幫文人聚會靈湖時所撰,不過嘉慶十三年武宣縣誌所載的靈湖聯句,有許多人是外地人,從聯的內容看,當為對家鄉風物熟知的陳仁陳旭兄弟所作,更為可信。

據陳家記載,應對本縣村名聯之時,陳仁陳旭兄弟已經16歲,兄陳仁顧慮弟陳旭才學不夠,勸其再苦讀三年,誰知如此難對之聯,陳旭竟能介面對上,於是兄弟倆一起參加了當年的鄉試。在雍正十年壬子科鄉試中,陳仁名列第一,為解元,陳旭名列第二名舉人。主考知道兄弟是嫡堂兄弟,於是將陳旭名列於鄉試40名舉人之後,稱為「龍頭鳳尾」,寄意鄉試的舉人,在「龍頭鳳尾」的抬榜下,能繼續在今後的考試中榜上有名。在封建科舉制度中,鄉情尤為濃厚,一個京官,往往都為本省人士中舉、取士而倍感自豪。鄉試中舉後,兄弟更是苦讀上進,當時他們的塾師為才高八斗、有道能文的廣東順德人柯橿先生,時常有弟子已學成,師不可教之感。加之陳仁陳旭的父輩有多位文人儒士的熏陶,兄弟學習長進很快,清雍正十一年(1737年),陳仁陳旭兄弟終於同科進士。雍正知道陳仁陳旭是堂兄弟,甚為讚賞,下旨建兄弟進士牌坊以示旌表。兄弟進士牌坊原在老縣城十字街,建坊是希望鄉民「過其下,受其教」,後被毀,斷壁殘垣現存於縣博物館,前幾年台村村民合議,仿原樣在村前立起了兄弟進士牌坊,如今成了武宣到平南公路邊的一道靚麗風景。

後人譽陳仁陳旭為陳家「雙龍」,兄弟進士更是辟了武宣在嶺南屬縣中為「蠻荒之地,瘴癘之鄉」之謠,也為嶺南文人進朝廷為官做出了榜樣。中了進士後,陳仁授三品官銜,任內閣武英殿侍御,為乾隆擬寫詔書、制文之類,有《陳仁奏稿集》、《陳仁代擬詔、集文等》《拙用齋詩文集》等頗多詩文著作存世,分別由大學士方苞、張湄,禮部侍郎劉方靄、左都察御史黃永年等作序。陳旭中進士後,授工部屯田司主事,可惜天妒英才,中進士後不久就英年早逝。陳旭留有詩作《寂溪曉詩集》,其中有一首描寫斷騰峽詩云:「畫面籠煙路未諳,奇峰斷續樹毿毿;江濤帶雨風來急,石蹬無人露自寒。藤蔓曲藏龍虎窟,狼聲瀟瀟水雲潭;何時壁立千尋上,盡掃山嵐仔細看。」陳旭逝後,雍正皇憐其才,命扶柩還鄉厚葬,其遺孀撫孤被旌表,其子可久為邑增生。

陳旭逝後,陳仁不勝悲痛,寫有詩三首哀之。第一首詩云:「二十年來事盡非,空餘寂寞盡牙緋。可憐稚子呱呱泣,日向慈闈覓父歸。」寫完,仍感不足以哀弟,遂寫第二首詩:「八千為計路嵯峨,為向昊天可若何。黃土文章無限恨,春風無力奏悲歌。」寫完第二首,陳仁大概已經是淚如泉湧,又想起與弟的寒窗苦讀,同科趕考,於是提筆寫下第三首詩:「兩驥齊驅向紫宸,為郎何意忽沉淪。登堂棣萼應常在,痛苦荷花欲斷魂。」哀弟情深,泣於言表。

陳仁為官後,拜大學士方苞為師,與兩廣兩江總督陳文恭為友,任過武英殿撰修官和一統志撰修官,1739年任乾隆乙未會試同考官和閱卷官,後升御史台,1745年出任湖北糧道、福建道監察御史加一級授朝議大夫,因被奸臣陷害,病辭而歸。1753年回京復職,到湖南祁陽舊病複發,遂結束十幾年為官生涯。歸居武宣27年,陳仁保持謙虛恭謹的品格,對地方官與治下子民待之。晚年熱心公益,積极參与興辦私塾學館、建路修橋,還寫有明志對聯:「天下奇觀看盡不如書卷好,世間真味償來無過菜根香」。又經常督促子弟讀書,見子孫及台村學館學生也都積極上進,詩文長進而名滿邑里,遂寫有一聯:「閑得田園栽種法,喜聞弟子讀書聲。」居家的陳仁淡泊明志,慕諸葛武侯未仕之風而長吟:「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1780年,陳仁以75歲終,縣誌載:陳仁告病歸里二十餘年,家無長物,杜門掃跡人罕見。

陳家祠堂

台村的祠堂,原為陳家先祖的居所,兄弟進士就是生於其中。經過了數百年的風雨洗禮,如今兩邊的耳房已經不存在,但依勢而建的廳堂,依然顯示出當年古樸的建築風格及雄渾的氣勢。通過祠堂前廳,即為大天井,走過長長的天井,就到了中廳。中廳後是小四方天井,正廳位於最上方。陳家祖祠從正廳到前廳,順級往下造勢,長有200多米,門前是寬大的地坪,地坪前面,是一座幾畝大的半圓塘。後有小山嶺,前有池塘,左右兩邊隱約見山,明亮開闊,視線很遠,中國南方的建築理念中的風水格局尤得以體現。陳氏祠堂門首上有三塊牌匾,正中一塊「太史第」,一塊題寫「解元」、另一塊題寫「文魁」,彰顯雍正壬子科鄉試第一名陳仁和第四十名陳旭。前廳上掛著一塊牌匾,上刻「兄弟進士」四個大字,左為「雍正癸丑科會試第二、三甲進士」,右是「欽點翰林院庶吉士陳仁、工部屯田司主事陳旭立」字樣。在中廳,掛有許多書法作品,是台村的族老寫的兄弟進士詩詞和對聯。在祠堂中廳上方,有一塊「德星南聚」的牌匾,是乾隆丁丑(1757)孟春月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蔣溥所贈。

正廳的牆上,掛著陳氏的家譜和家族的傳記故事。據載,陳仁陳旭的曾祖父明廉,教子弟兩條活路,惟讀惟耕,他們的祖父世佩,附生以儒起家,創下基業,仁孝信於幫人,鄉人稱其為西台先生。陳仁的父親先睿,歲貢生,任過遷江儒學訓導,置桂林府教授,敕封文林郎翰林院庶吉士,再封翰林院編修。陳仁有四兄弟,長兄陳休為來賓縣儒學訓導;三弟陳儀任永淳縣教諭,後升國子監教授;四弟陳信則為邑庠生。陳旭的父親先謀為歲貢生,應贈承德郎工部屯田司主事,生有六子,多為邑庠生、貢生,陳旭排第六。據《維基百科》載:教諭,正式教師之意,宋代開始設置,負責教育生員。明清時代設「縣儒學」,是一縣之最高教育機構,內設教諭一人,另設訓導數人。府學教諭多為進士出身,由朝廷直接任命。府學的訓導以及縣學的教諭、訓導、囑託,多為舉人、貢生出身,由藩司指派。學官雖以「奉薄儉常足,官卑廉自尊」自命,不過訓導在清朝約為「從七品」,相當於現在的副處級,陳家出如此多的教育官員,可見兄弟進士文化土壤的深厚。

從先祖自廣東遷來,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台村的陳氏人丁興旺,族人紛紛從祖屋搬出,遷徙各地,有的甚至僑居海外。儘管分居各地,但因同出一脈,何況祖祠尚在,於是每年的清明和秋分時節,各地的陳家族人紛至沓回,拜祭先祖,共商弘揚宗族文化的大事。

每年秋分時節,一年一度的台村祭祖隆重舉行。早上八點,縣外、縣內各村的陳氏兄弟陸續趕回,台村兄弟準備了豐盛的早點,讓遠方趕早而來的兄弟姐妹們吃了早餐。值得一提的是,台村祭祀先祖的活動,是祭祀從族譜記載以來的歷代祖先,因而平南、桂平、廣東等地的陳氏,雖然不是從台村陳氏分出去,卻因與台村的遠祖同出一脈,世代都形成來台村參加祭祖的習慣。11點半,祭祀儀式開始。先是舞獅隊表演,之後各地陳氏代表向祖先靈位敬獻花籃,接著台村陳氏家族理事會會長、族老和各地的兄弟代表講話,隨後讀祭文,上祭品,極富民族特色。就連桂平傅家,也因幾百年前祖母是台村進士陳仁的姑婆而前來相慶。台村的舞獅隊,遠近聞名。舞獅的人從門口,一直舞到正廳前的天井,有單獅舞,有雙獅同舞,為了配合好,獅子里的兩人都要無比默契。套路有酣睡、出洞起勢、上樓台、發獅威、躍龍門、過金橋、飲水、采紅包等,極為神似;喜怒樂是表現主題,一躍、一縱、相纏等動作,氣沖牛斗。民間為考驗舞獅人的功夫,故意將紅包放在屋宇的大樑上,表演上樓台摘紅包,需要幾個獅子層層疊起,表演的人必須踩在下方人員的肩膀上站立起來,難度很大。祭祖的供品很有講究,有魚、雞肉和豬肉、花生、粽子、糍粑,除了肉類的三牲供品外,花生、包子要塗成紅色,粽子也要包上紅紙。在祠堂里,還掛有花燈,是正月十五台村的民俗「鬧花燈」時留下的。祭祖儀式完後,一千多人的就餐,就成了大事。但由於準備充分,村民忙碌有序,一桌桌的上菜,輪流吃飯,下午四點多鐘,就已經基本上招待完畢了。居住台村的陳氏兄弟敲鑼打鼓,歡送各地的族人依依離去。

為了搜集整理「兄弟進士」等陳氏歷史人物資料、文獻及文物,台村的陳氏族老和宗族理事會20多位叔侄兄弟可是費勁了心思。家傳的老族譜因為年代久遠,一翻開就爛,但他們還是一字不漏地用手抄下來,複印分發給族人,使族人不忘水之源、木之本。其他家族名人的典故,兄弟進士詩文的收集,也都是經歷了很多年的積累,現在已經有了一些成果。考慮到年老體弱,族老還把新的文化傳承之棒傳給了剛任村委主任的陳赤鋒等更為年輕的族人,來處理家族的文化傳承事務。台村陳氏理事會編寫有《台村文化史五言敘事詩》,讀完這一首詩,宛若翻開了台村這本厚重的詩集。詩云:「元隆徙至桂,彪炳數十輩。祖訓列宏章,三立實可貴。禮儀四維張,高風人敬佩。詩書傳世寶,文采精湛最。人和又達理,處世皆無愧。西台支九脈,蟬聯震八桂。仁旭成進士,天象德星聚。相繼十舉人,監生二十四。貢生二十人,生員滿庠序。學業精於勤,增光府學試。學館辦周詳,四鄰慕名至。嚴師出高徒,英賢遍武邑。留日五名人,雕琢玉成器。書香世家傳,功名聲震世。榮譽台村府,輝煌後人繼。族中好兒郎,勤學有大志。教授露崢嶸,高師富朝氣。大學研究生,更無可勝計。台村文化史,歷代相沿襲。」

靜靜佇立了數百年的台村陳氏祖祠,見證了文人匯聚、生員滿庠序的輝煌。但願,台村這一個沉澱了無數歷史塵埃的文化村屯,在新的建設中,依然保存兄弟進士那「書成雲物垂千古,寫出天章燦九皋」的氣勢和風範。

中廳的德星南聚牌匾

舞獅子表演

台村族人做好準備工作,迎接從各地趕回的陳氏族人

具有特色的祖祠供品

祭祀儀式上的靈童裝扮

陳家祠堂門首的牌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1號關注 的精彩文章:

TAG:1號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