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士革刀的不同花紋是這樣鍛造出來的!
圖片來源:大馬士革刀丨匠人工坊
大馬士革刀的花紋是通過摺疊鍛打形成的。我是匠人工坊的手工刀匠,簡單跟大家說一說大馬士革刀花紋的形成和演變。
第一階段:鍛打併不是為了追求花紋
早期大馬士革刀不重視花紋,摺疊鍛打單純為了提高刀劍性能。
鋼鐵的含碳量越高,硬度越高,開出的刀刃就越鋒利。除了碳以外,還可以添加鎳、鉻、鉬等元素,來提高鋼鐵的彈性、抗銹、耐腐蝕等性能,碳鋼、不鏽鋼就是這麼來的。但是有一得必有一失,含碳量越高,鋼鐵的韌性就越差,刀劍會變脆,容易崩口、碎裂。怎麼辦呢?現代當然有很多高科技的方法,來平衡鋼鐵的硬度和韌性,但是在古代,冶煉和鍛造技術落後,人們甚至沒法精確提煉各種元素,更別提把它科學均勻地添加到鋼鐵里。
但是古人有古人的辦法,他們把硬度很高的碳鋼,和熟鐵或者含有其他元素的鋼放在一起,加熱到軟而不化的程度,鍛打成一體,然後再次加熱,摺疊,再鍛打,這樣反反覆復,一塊古法鍛造的合金鋼就誕生了。要想得到一塊適合製作神兵利器的合金鋼,需要工匠反覆嘗試,然後測試性能,把選材和鍛打手法記錄下來。這在古代可是一項了不起的手藝,為國王打造一把剛柔並濟、削鐵如泥的寶刀,說不定就能加官進爵,甚至封為國師。
幾種不同的材質經過摺疊鍛打,就像捏花捲一樣,最後做出來的刀劍,會有各種各樣的花紋。由於所選用的材料和鍛打手法不同,花紋的明暗對比、紋路走勢也大相徑庭。古人摺疊鍛打的目的,是鍛造高性能的合金鋼,花紋只是鍛打的副產品。
第二階段:花紋是一把好刀最明顯的特徵
古代波斯的大馬士革刀,就是用印度的烏茲鋼和其他材料,經過反覆摺疊鍛打製成的。在古代,摺疊鍛打的材料損耗極高,人工付出也非常大,而成品率又低的可憐。一把布滿花紋的大馬士革刀,價值可想而知。難怪古代的俠客那麼注重兵器,一旦兵器被人偷了,不遠千里也要想辦法找回來。
如果一把刀的刀身布滿花紋,說明它是經過摺疊鍛打製成的。花紋逐漸成為摺疊鍛打的代名詞,也成了寶刀的標誌。這樣久而久之,就出現了很多花紋控。
第三階段:大馬士革花紋鋼藝術
冷兵器時代結束之後,人們對刀的需求從上戰場殺敵,變成日用和收藏。那些鍾愛花紋鋼刀的人,大多是出於對冷兵器文化的熱愛。大馬士革刀是冷兵器時代最著名的花紋鋼刀,在西方語言里,大馬士革刀就是各種花紋鋼刀的統稱。現代收藏愛好者,不僅重視大馬士革刀的性能,對大馬士革刀的花紋也非常講究。大馬士革刀花紋鋼,逐漸成為一種流行藝術。
一般來說,鍛打的層數越多,花紋越細密。鍛打的層數越少,花紋越粗獷。
選擇材料時,選用的幾種材質明暗對比度越大,做出來的大馬士革刀花紋對比度越高。在鍛造完成之後,工匠通常會把刀劍用酸性物質洗一下,來增強花紋的對比度。因為不同材質的耐腐蝕性也不相同,酸洗過程中,耐腐蝕程度差的材料,就會凹進去。相反耐腐蝕性強的材料,就會突出來。通過酸洗,花紋的凹凸感就大大增強了。
溝通交流,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匠人工坊


※這麼多裝扮刀劍的方法,你不想看看嗎?
※野外探險中,怎樣喝水才能做到最大化的有效利用?
TAG:匠人工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