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揭露汪精衛賣國,力勸蔣介石退守台灣,風浪過後七十歲重回學界

揭露汪精衛賣國,力勸蔣介石退守台灣,風浪過後七十歲重回學界

每次提到民國,我們都會為那段崢嶸歲月而感嘆。雖然歷史會被塵埃掩埋,但是總有一些人的光芒會刺透塵埃,讓我們看到他們的拳拳愛國之心。

孫中山

當中國的抗戰處於最艱難的時刻時,汪精衛幾經輾轉後在南京建立了偽政權與重慶的中央政權對著干。在當時迷惑了很多人,尤其是在日軍佔領區,人們都被汪精衛蒙蔽了。

汪精衛

在汪偽政權中極為重要的人物陶希聖、高宗武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之際幡然醒悟。他們冒著極大的危險逃到香港,將汪偽政權與日本簽訂的秘密賣國條約《日支新關係調整要綱》公之於眾。

整個中國都為之震動,汪精衛的賣國行徑才被揭露。中國人民尤其是敵占區的人民不再被矇騙,終於將汪精衛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陶希聖

陶希聖在逃到香港時,自己的妻子孩子都還在汪精衛處。雖然如此,他仍然決然的公布了汪精衛的罪行,讓整個中華民族認識到了日本的狼子野心,認識到了日本最終目的是宰割中國、滅亡中國,從而使全民族團結起來,不再抱有妥協、委曲求全的心理。

在陶希聖、高宗武揭露了汪精衛的罪行後,杜月笙、萬墨林等人積極的營救陶希聖的孩子,最終得以團圓。

此後他又回到了蔣介石的身邊繼續效力,在國民黨大陸政權行將崩潰時,他力勸蔣介石退守台灣。當時的蔣介石打算像抗日戰爭使一樣退守西南,但是後來發現西南局勢已經沒有任何希望。他又打算退守海南島,他覺得再不濟也可以退往越南,伺機東山再起。

陶希聖

在緊要關頭,陶希聖給蔣介石分析時局力勸他退守台灣。一、台灣海峽風高浪急,共軍的海軍與空軍都稀缺構不成威脅,而陸軍又發揮不了作用。二、台灣地區的土地利用率較高基本可以滿足糧食的自給自足。三、退守台灣符合美國的東亞戰略,能夠得到美國的幫助。有鑒於此,蔣介石同意退守台灣。

蔣介石

1967年2月,陶希聖與高宗武在美國華盛頓重逢時,二人回憶往昔仍然感慨萬千,他們仍然不忘教育後人一定要愛國。

陶希聖老先生在七十歲的時候退出了政壇,他又回到了學術研究中。直到1988年6月27日在台北病逝,享年九十歲。

縱觀陶希聖的一生雖然大節一時有虧,但是愛國的情懷一直跟隨了他的一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樵侃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一曲《釵頭鳳》道盡人間悲情,她更是為陸遊而死

TAG:張樵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