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印太戰略能否撼動「一帶一路」?

印太戰略能否撼動「一帶一路」?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近日宣布,美將斥資1.13億美元在印太地區開展投資項目,主要投資領域包括數字經濟、能源和基礎設施等,今後投資力度將不斷增加。隨後,蓬佩奧就攜新投資計划出訪東南亞。外媒稱,此舉旨在對沖我「一帶一路」倡議。自去年年底特朗普亞洲之行拋出印太戰略構想後,美國就與日本、印度、澳大利亞等國密切溝通,試圖以基礎設施建設為抓手,整合各自優勢資源,著力打造新版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方案,針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意圖明顯。

美聯手日印澳,打造「一帶一路」投資替代方案

美國今年以來以「印太戰略」為新支點,力促構建美、日、印、澳四國「基建朋友圈」,聯手共推印太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新方案。美提出「印太戰略」旨在填補美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後出現的「權力真空」,便於美繼續從地區獲取經濟利益,形成一個與「一帶一路」等地區倡議直接競爭的工具。在特朗普政府看來,印太地區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需求非常大,而來自美國及其夥伴國富餘的私有資金可滿足地區需求。根據美國的設想,印太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方案將以日印「亞非增長走廊」等計劃為基礎,吸引澳大利亞等國參與,加大對地區內具有戰略要衝地位國家的基礎設施投資,初步形成南亞次大陸「公路網」及印太「港口鏈」。美國希望向印太地區各國提供除「一帶一路」倡議之外的其他選擇,不僅幫助地區推動高質量基礎設施建設,還將與地區其他國家搭建戰略能源夥伴框架。美國的倡議得到了日、印、澳三國的積極響應,這主要源於上述國家對於我國和平崛起的深層憂慮,上述國家認為我國企圖利用經濟手段實現戰略目的,因而對我「一帶一路」倡議持戒備、排斥的態度,有意通過推進「印太戰略」對我進行牽制。目前,印太戰略各方已有相應動作,美日印三方計劃在印太地區部分關鍵戰略港口開展基礎設施合作,以牽制所謂中國在印度洋的「珍珠鏈」戰略;印度還計劃與緬甸開展鐵路、港口和輸電網合作,以對沖我國與緬甸合作的項目。雖然目前印太戰略尚未對「一帶一路」倡議構成嚴重威脅,但相關動向仍值得我們關注。

印太戰略以遏華為著眼點,將增加中國戰略壓力

包括美國在內的印太戰略各方雖對外宣稱,印太戰略不指向任何第三方,但實際上將主要戰略制衡目標瞄準中國。美國認為,中國崛起對美構成長期戰略挑戰,中國是美國主要戰略競爭對手。美特朗普政府在其《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明確將我國列為「挑戰美國影響力、價值觀和財富」的競爭對手國。美國參聯會主席鄧福德也表示,到2025年中國將對美國構成最大威脅,遏制中國崛起是特朗普政府面臨的主要任務。日本自安倍政府上台以來,將我國視為其強國之路上的最大障礙,尤其是中日兩國在領土、海洋權益和歷史等問題上的爭端,更加深了日本對華仇視對抗心理。安倍早在2016年就提出「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強調要構建美、日、印、澳「民主安全菱形」同盟,聯手遏華。澳大利亞將南太平洋視為其勢力範圍,認為其在東南亞地區擁有重要利益,對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主張一直耿耿於懷。澳總理特恩布爾在今年的香格里拉對話會等國際場合多次提及要在南海建立基於規則的秩序。印度對我「一帶一路」倡議也頗有芥蒂,認為中國力量已深入印度「後院」。美、日、印、澳四國在聯手遏華問題上達成戰略共識,圖謀打造以美為首,以日、印、澳為支點的對華戰略包圍圈,這無疑將增加我國的戰略壓力。

美排他性貿易政策,將掣肘印太戰略的形成和推進

當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和國際關係民主化已成為世界發展大勢,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是現代國際關係的主流,開放包容、共同繁榮,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是國家交往的共識。但美在戰略上固守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安全上秉承冷戰思維,重對抗、輕合作,大搞「小圈子」同盟,經濟上與全球化大潮逆向而行。特朗普政府堅持「美國優先」和利己主義的排他性貿易政策也將掣肘印太戰略的形成與推進。美國一方面要在印太戰略構想框架下擴大「朋友圈」,另一方面卻聲稱其在經濟利益上受到他國「盤剝」,退出包括TPP在內的多項多邊經濟協定,在雙邊經貿關係中堅持「美國利益第一」,以勢壓人,強行要求他國讓利,甚至對盟友也採取無差別對待,美利己主義做法遭到國際社會的普遍反對。美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賴斯評價稱,特朗普的「美國優先」帶來的後果只能是「美國孤立」。「美國利益至上」「雙邊模式優先」與其謀求擴大地區「朋友圈」的意圖相悖,必將成為印太戰略的一大制約因素。

除此之外,印度也成為美國推行印太戰略的一大變數。特朗普去年年底提出印太戰略後,曾獲得印度政府的積極回應,但近幾個月來,尤其是在4月「習莫會」之後,印度的態度似乎有所轉變。在6月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會上,莫迪明確表示,「印度不希望印太成為個別國家的同盟,也不希望被小集團掌控」。美印兩國對印太戰略的認知存在分歧,印度希望在印太地區發揮獨立主導的作用,而不是受人擺布和操控的棋子。印太戰略的四方各有「算盤」,這將掣肘該戰略在地區的推行。

美國主導的印太戰略「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幹」。美企圖打造美、日、印、澳「小圈子」,以實力為後盾,以強勢謀地位,以安全換實力,經貿上以雙邊替代多邊,與世界發展大勢和國際共識背道而馳。在合作共贏、互利互惠成為國際經濟合作普遍共識的今天,美推進印太戰略構想的做法無異於逆勢而為,難以走遠。

- END -

華語智庫專欄作者 |司嘉

敬請關注公眾號:華語全球視野

長按下圖掃碼,每天知曉天下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語全球視野 的精彩文章:

深度解讀:世界各國如何應對美國特朗普的全球貿易政策?

TAG:華語全球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