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參加過抗美援朝,曾是毛主席貼身警衛,如今生活艱苦卻不抱怨
他是一位在朝鮮戰場上經歷了三年鋼鐵與鮮血洗禮的老兵,最終在凱旋歸國之時,幸運地被賞識並終於變成毛主席的貼身警衛員,現今依然在世,這個人名叫奉孝同。
奉孝同於1928年生於湖南婁底新化縣的一個農村裡,在他23歲那年朝鮮戰爭爆發,而氣血方剛的奉老當年即刻響應國家的號召,毅然決然離開家鄉參加到了當時人民志願軍的浩大隊列之中。經過三年戰爭的歷練,奉孝同已經把自身素質提高,加之在工作中表現優異,他被選進中央司令部賬下,成為一名首都的武警戰士,沒過多久他又再次抽任,在警衛團大隊第一中隊變成一員毛澤東主席的貼身警衛。在警衛團工作的幾年時光,是奉孝同這一生最難以忘懷的光輝時刻,而這幾年他的成長進步速度也是最快的,因為在各種任務和比賽中的出彩表現,中央司令部曾經授給奉孝同「執勤能手」、「一級射手」、「技術能手」之類的多種榮譽。
在1958年,已經年到31歲的奉孝同又一次主動響應國家號召,在當時全國各地擼起袖子建設社會主義的口號聲中,他毅然離開北京趕回自己老家的大山。複員回到湖南老家的奉孝同這時轉變了他的人生軌跡,他從一名軍人回到一個農民的崗位上,一直從事農務繼續為祖國建設作作貢獻。但是很顯然的,與之前在北京相對優越的生活條件不同,奉孝同與妻子王雲歡過起了平淡和清苦的生活。
特別是在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這二十來年的時間,是奉孝同最為艱苦的歲月,由於部隊里的嚴格保密制度,他也沒有透露在北京生活的一點情況,就算在毛主席逝世時,他更沒有向當地組織開口,奉孝同保持著戰士的鋼鐵精神,他硬是能咬緊牙關,雜糧沒了吃糠粑,野菜沒了就吞觀音土,就這樣硬是從那個年代挺了過來。在那個年代,他沒有為國家添一絲負擔,嚴守自己的職分並積極勞動,這是一個平凡的英雄,但這也是一種能讓人肅然起敬的偉大。
直到2005年年底,已經七十大幾的奉孝同在生活極其困難的情況下,終於向當地武裝部門寫了一份書面申請救濟報告,在此後婁底市新化縣民政局批准了給予奉孝同每個月510元的生活補貼,並且享有每月55元的老年保險。當人們問起老人,為什麼多年來一直對於自己的經歷守口如瓶不肯做聲,「不能講,這是部隊紀律,」 奉孝同這樣說。
2012年在新化縣的一個醫院裡,老伴王雲歡因腦溢血被送了來搶救,奉孝同也一同趕來,記者此刻終於見到了奉孝同。當時奉孝同身著洗得變色的西裝,腳上是一雙新得尚在發亮的皮鞋。鞋是路人給他買的,西裝則是幾十年前一直留著的,奉孝同一般只在照相時才穿。雖然老人一身裝束十分簡樸,堅毅的方臉方臉上已經布滿皺痕,但這些都無損作為老軍人的英氣和氣質。當記者詢問他生活情況時,「家裡3塊田收了700斤水稻」,奉孝同對此記得清清楚楚,這是他親身下田勞作得來的收成。隨行有人給老人帶了稀飯和一個煮雞蛋當早餐。老人也沒推辭,便自己吃了起來,記者在一旁幫忙剝開了雞蛋殼。「很好吃,謝謝你們,」老人謝到,這樣的早餐對多年過著清貧日子的奉孝同,已是奢侈。
如今的奉孝同身體依然健康,現在各界人士越發關注這樣的老人的生活,老人的物質生活條件得到改善,現年他已年過九十,在此祝願老人開心安度晚年。


※皇帝給老鄉18缸寶貝,打開一看是鹹菜便扔了17缸,回家後大喊後悔
※丈夫病危時對妻子說:我死後你就改嫁吧,妻子聽完立馬戳瞎了眼睛
TAG:曉雨歷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