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古代社會裡人們是如何進行食品的安全監督與管理呢

在古代社會裡人們是如何進行食品的安全監督與管理呢

原標題:在古代社會裡人們是如何進行食品的安全監督與管理呢


民以食為天,食品的安全問題一直是國計民生中的重中之重。但隨著經濟的發展,有一部分不法商販為了利益,不惜鋌而走險,違背社會道德和法律底線,售賣各種質量堪憂乃至有毒的食品。


在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尚且存在著這些問題,那麼,在古代中國,人們又是如何進行監管,這種監管又是否可以為現代社會提供借鑒呢?



其實早在周代,我國就有了食品安全監管的規定。因為當時的生產力與文化發展的水平較低,對食品安全的管理更傾向於道德教化層次,而不是我們今天所簡單理解的法律法規。《禮記·王制第五》曾記載了周代對於食品安全監管的規定「五穀不時,果實不熟,不鬻於市。」在周代,食品的交易主要來自於農產品的採摘和捕撈,當時也不存在現在複雜的食品添加劑等問題,因此果實的成熟度便成為食品安全中十分重要的一個問題,是主要的關注點。


而系統的提出食品安全理念,並對後世影響深遠的莫過於孔老夫子了。《論語·鄉黨》中談到了「十三不食」原則,如「食噎而謁,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即老夫子的飲食原則是「飯變味,魚和肉腐爛了,都不吃。顏色不好,不吃。味道難聞,不吃。烹調不當,不吃。烹飪的不熟或者過度,不吃。」

並且孔子還說,「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自己家裡的祭肉,存放不能超過三天。超過三天,就不能吃了。由此可以看出,早在周代,古人對於食品的安全問題就是相當重視的。



漢唐


到了漢唐時期,由於生產力水平提高所帶來經濟的迅猛發展,國家的大一統所帶來的頻繁的對外交流,使得食品的數量和種類大大提高。這種繁榮局面並沒有帶來想像中的安全的飲食環境,反而是假冒偽劣食品越來越多,極大地影響著百姓們的健康。


漢朝的《二年律令》為此明確規定:肉類因腐壞等因素可能導致中毒者,應儘快焚毀,否則將處罰肇事者及相關官員。即「諸食脯肉,脯肉毒殺、傷、病人者,亟盡孰(熟)燔其餘。其縣官脯肉也,亦燔之。當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臧(贓),與盜同法。」。漢朝對於這些這些容易使人中毒乃至喪命的腐肉的規定極其明確,即全部焚毀,同時相關官員一律擔責,一旦有人因此中毒,這些官員都與坐盜同法。一方面通過焚燒來處理腐肉,斷絕其流通;另一方面,由官員來承擔責任,重法處理。漢代對於食品的監督與管理,已經初具雛形,頗有系統,為後世對於食品的監督與管理提供了模板。


有唐一代,我國食品安全監管變得更為全面和成熟,不但監管制度配套健全,而且對於食品安全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法律規定的也很詳細,懲罰的措施更有針對性和嚴厲。


《唐律疏議》中曾明文規定:「脯肉有毒,曾經病人,有餘者速焚之,違者杖九十;若故與人食並出賣,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絞;即人自食致死者,從過失殺人法。盜而食者,不坐」。從《唐律疏議》可以看出,與漢朝的規定相比,唐朝的規定顯然更加詳細,過質的肉類如果不焚毀,就要打九十板,而那些故意把有毒的肉贈送他人或者出售,使他人中毒的,要判處一年徒刑;使人中毒身亡的,則要判處絞刑;並且後面還有一些更具體的情況進行了規定。


因此,在唐代,對於食品安全監督與管理的法律及其明確,並且還詳細的考慮到了各種情況,罪行不同,則刑罰不同,但總體來看,仍然是通過重刑來進行壓制,朝廷為直接管理者。



到了宋代,商品經濟空前的繁榮,從《清明上河圖》中酒樓林立、商販如潮中可見一斑。在《太平廣記》嘲誚類中,曾輯錄一篇《酒肆》,文中記載:「隋時,數人人酒肆,味酸且淡,乃共嘲此酒。一人云:『酒,何處漫行來,騰騰失卻酉。』諸人問云:『此何義?』答云:『有水在。』」說是幾個人在酒店喝到假冒偽劣酒,便一起開逗趣說酒里摻水的事。然而與下面這件事相比,酒里摻水也可以說是「良心商家」了。在宋朝,最臭名昭著的莫過於黑心作坊把死馬肉加工為珍貴的鹿肉和獐肉出售了。


有一位名叫蘇頌的進士,曾記載道:「在宋都東京汴梁城外,有兩個大作坊,一個生產豆豉,一個專門收購死馬。古代沒有長途運輸冷凍的技術,因此這些死馬到達作坊手中時,大多肉質腐爛的不成樣子,價格極其低廉。商販每天買到死馬肉後,把肉切成大塊埋在泥土中,過一兩天在刨出來,這樣原來慘不忍睹的肉色便會變的新鮮很多,緊接著,用大量的豆豉來腌制和燉這些馬肉,從早忙到晚,正好燉上一天,香飄十里,馬肉不管是顏色還是口感,與鹿肉獐肉都難以辨別。賣到酒樓飯肆,頗受歡迎。」


商品經濟的繁榮,給朝廷的管理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為了加強監管,在朝廷的支持下,「行會」成為了重要的機構。商人們按照行業類別登記在冊,組成「行會」,。該行業所生產的商品質量由行會負責,商人中產業大,有名望的人為行會會長,經驗豐富的會長們負責評定檢查商品的質量。這樣就藉助了民間組織的力量,有效的對各行各業的售假和不法事進行了監管。雖然有了行會的助力,但這不代表宋朝對與食品安全的監管全部依靠行會。秉承著以往朝代的經驗,宋代法律對於食品安全問題仍然是重刑震懾、嚴格處理。


由上述幾個中國歷史上典型的朝代對於食品安全的監督與管理可以看出,中國古代很早就重視食品的監管問題,並且監管體系原來越系統,由單一的道德教化,到有明確的法律規定,最後又加入民間「行會」組織的力量。可謂越來越詳細嚴密,這種監管體系對於食品的安全提供了很大的保障,值得當今社會進行借鑒,從中吸取有益經驗。


但同時我們也應注意,在中國歷史上的各個朝代,這種體系所產生的監管效果有所不同,這歸根結底在與執行的力度與決心,只有堅決的去執行,打擊危害食品安全環境的行為,才能夠真正創造一個良好的食品安全環境。


文:李光彩


參考文獻:《太平廣記》《唐律疏議》《二年律令》《禮記·王制第五》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學堂 的精彩文章:

康熙早已冊立胤礽為皇太子,為何還會形成「九子奪嫡」的局面

TAG:歷史大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