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民間故事:山村出生怪小孩,天生力大無比,長大後要造反當皇帝

民間故事:山村出生怪小孩,天生力大無比,長大後要造反當皇帝

相傳大明時期,有一天晚上,陰平石坊鄉下柳元,眾多村民在衡頭乘涼,突然發現有一隻龐大的火紅雄鷹,從七嘴山頂飛來,落在本村一戶蔡氏人家房後的一座山樑上。

大家看了,人人稱奇,個個為怪。甚至還有幾個好事的青壯年男子,手持燈籠火把,爬山前往尋找,但一無所獲。

第二天,有人傳出,蔡氏家中就在紅鷹落時生了一個男孩。

這個孩子剛剛降生時,就睜開眼睛四處張望,哭聲洪亮,高額垂耳,濃眉大眼,鷹鼻虎口,膚色就如古鋼錢,用秤一稱,竟有八斤九兩。

因為孩子的相貌醜陋,全家人看了心裡很不是滋味,但畢竟是個生命,只得收起撫養。

到滿月那天,請來了一位陰陽先生,給他取了個數理為三十五畫,意含「高樓望月,胸懷大志,功卓名望,致報本源」的名諱,叫作「蔡根兒」。

而且還賦詩一首雲: 峙峰峻秀映斗官,白水澤流潤城春。 蔡門姬周興世遠,濟陽延行競時興。 根固陰平岷嶺域,沛然蔚林簇錦生。 兒郎異貌如鍾馗,時逢應運顯雄風。

後來,家裡按照鄉俗,依次為蔡根兒進行了百日祿喜、周年祝歲、三歲過關、五歲留頭、八歲禳星、大成人,時至弱冠之齡,十二歲贖身等活動。

光陰荏苒,轉眼蔡根兒長眉,一對大環眼,身軀早已如壯年,身高過丈,膀闊三停,兩道剪刀眉,鷹鼻虎口摻板牙,三綹短髯雜亂,聲言猶如洪鐘,與其他同齡人相比,要高胖一倍。

他食量大,每頓吃一鼎鍋飯,臂力過人,如遇有人尋釁打鬧,就是十數八人也難近其身,所以人人驚懼,個個退縮,不敢與他爭高低。

但是,蔡根兒從不恃強凌弱,有一腔俠義心腸,常愛打抱不平。

蔡根兒勞動或玩耍所用的東西與眾不同,砍柴用的山刀重十餘斤,砍柴時,遇到椽子大的樹,一刀一根。

背柴用的牛皮筋繩有三丈二尺,每次背柴至少有四五百斤。挖地使的钁頭有三尺長,一天挖種兩斗麥子的荒地。

每當晚飯之後和冬閑之際,青少年人玩弄弓射箭遊戲時,蔡根兒就將二十層青竹板用牛皮筋捆在一起,以牛皮繩為拉弦。

做成一張有五十多斤重的硬弓,用一根茶杯口一樣粗的椽子為箭桿,安一片耕地用的犁鏵當箭頭。

把村周圍的山林樹木,以及山坡上的土丘和頑石作為靶盤,逐日習射,一箭可達數里之遙,人們稱他為「神箭將軍」。

當時,陰平、龍安、南坪、松州不少地方都住著白馬氐,或叫白馬番的人群,朝廷派土司世襲管轄。

白馬氏人和龍安土司對腐朽殘暴的明王朝不滿,正在準備興兵造反。當他們聽到蔡根兒的身手之後,就特意派人前來聯絡,動員他參與舉事。

蔡根兒大喜,與特使喝血酒,拜成了生死弟兄。特使對蔡根兒說:「將來你領兵打去京城,選擇皇王坐朝議事之際,一箭射進金鑾寶殿,把皇王射死,到那時你就可以為王,我們這些拜把子弟兄也可以當上宰相和大臣了。」

蔡根兒喜出望外,派出本地結拜弟兄,跟著特使到龍安府見土司,商議了共同舉事的計劃。

蔡根兒的特使走後,土司立即大興土木,搜集各地能工巧匠,按照皇城宮殿樣子,在龍安城修起了一座金碧輝煌的金鑾寶殿,準備舉事成功後登基坐朝。

人們傳為蔡根兒的宮殿,蔡根兒也以為給自己修好了金鑾寶殿。

與此同時,在龍安白馬土司的支持下,蔡根兒籌備金銀錢糧,在村東坪上修了一座小宮殿,安上了龍椅,將一塊斗大的四方形白色石頭用紅綢子包了放在神桌上,演示了文臣武將朝拜儀式。

又派人前往松州,為他購買了一頭駱駝,打算在領兵進京時乘坐。

蔡根兒興高采烈,不分晝夜訓練箭法,想在舉事時衝鋒陷陣,一箭射死皇王。

正值一切準備就緒,單等配合白馬土司進攻京城之際,遇到了嫂嫂姬彩雲摻和。說到姬彩雲,民間流傳著許多順溜,其中有一首道:

風月場上姬彩雲,擠眉弄眼會哄人。

裝腔作勢耍嬌態,兩面三刀無規程。

關門常干齷齪事,出外混賬逞強能。

倫理道德當兒戲,隨情恣意任已行。

這姬彩雲看到蔡根兒搞得風風火火,聽人說不久蔡根兒還要坐朝稱王心裡痒痒的,不由得眼熱起來,厚看臉皮跑去找祭根兒說:「兄弟,你有人多的能人和兵將扶幫,很快就要坐朝稱王。可惜我遇的你哥,忠厚老實,不好依靠。如將來你封我為正宮娘娘,與我共享洪福,我在你出兵之可以助你成功。」

蔡根兒聽到此言,大吃一驚,但慢慢一想,既然是嫂嫂,自己如果逢貴,讓她享點清福也並不為怪。

何況有言在先,還要助我成功,便和顏悅色地對姬彩雲說:「既然嫂嫂可以助弟得福,到那時因為人倫之故,雖不敢說封為正宮娘娘,但可封為皇嫂。」

姬彩雲聽罷此言, 很不高興,拂袖扭頭而去。

過了一段時間,龍安白馬土司做好了各項準備工作,派人送信說,將於八月十五日清晨雞鳴五更之際發兵,等再次通知後一起動手舉事。

蔡根兒很快把這個消息傳給了眾位弟兄和嫂嫂姬彩雲。蔡根兒與眾弟兄一邊練兵,一邊等待龍安白馬土司的通知。

這姬彩雲對蔡根兒不答應封她為正宮娘娘恨得咬牙齜嘴,一次次賭咒發誓要攪黃這事。

還不到八月十五日,姬彩雲急匆匆跑去傳言,龍安土司派人傳信說情況有變,要提前到今天晚上起兵舉事。

這天晚上,還沒有到五更天,姬彩雲找到兩張簸箕,夾在兩臂下扇動,模仿雞扇翅膀的聲音,口裡學著雞叫,引起了雄雞齊鳴。

蔡根兒以為龍安白馬土司定的起兵吉祥時間已到,就急忙聚集眾兵將舉事。

他跨上駱駝,手舞弓箭,領著眾人向縣城進軍。他們沿著白水江南岸前進,走到西園境內時天快要亮了。

這時,蔡根兒張弓搭箭朝著縣衙射去,一箭便將正堂一根中柱打斷。

簍時,驚動了時任知縣及其智勇兼備的守備名將高魁等人。

他們二人急忙壽劃後,一邊設防抵禦,一邊快報呈奏朝廷:「文縣出了反賊了!」

很快,皇上貢令省、府調兵遣將圍剿,蔡根兒勢單力薄,屢戰屢敗。

龍安白馬土司得知蔡根兒不等他的通知,單獨提前舉事,連聲說:「壞了!壞事了!」

也不得不提前起兵。早已得到快報的明王朝,速派重兵進來龍安白馬土司造反很快被皇朝平息。

蔡根兒在內無招架之力、外無援兵的情況下,以徹底潰敗而告終。兵卒四散而去,蔡根兒也只好保命潛藏。

反走十惡不赦之罪,朝廷平叛大軍要斬草除根,對蔡根兒分道」, 福蔡根兒窮於奔命,到了秦、階兩州發兵。

向西逃去,想到松州白馬氐中躲藏。行至石雞壩時,北報這些兵翻過插崗嶺,經過中寨,在安昌河堵水。

蔡根又不敢沖關突圍,就折轉身來,將箭桿隨手插在石雞壩村東邊的崖洞上,變成人們常用的打雞棍。

他將隨身佩帶的硬弓扔進了白水江,淌到石坊龍頭灣被一塊巨石擋住,形成了一個南北分流的河灘。

他到湯卜溝口後,順溝往上爬,攀登入溝高坎時,發現溪流背後有個崖洞,便放走了駱駝,自己單獨側身鑽進洞中。

駱駝沿湯卜溝峽谷前進,爬上了村莊東面山麓,鑽進了密林,經數百年的風霜雪雨吹打,演化成了後來人們看到的「泥山駝峰」和「龍頭灣龍頭」的景觀。

蔡根兒潛進溶洞後,自以為安全無憂,便托溝外一個砍柴的人給嫂嫂捎話,告知自已已經擺脫了官兵的追擊,要嫂嫂和父母設法為他送點衣服與食物。

姬彩雲余恨未消,得到消息後,不但沒有送去任何東西,而且跑去給尚未撤走的官兵報信。

姬彩雲在前邊引路,領兵將軍帶著官兵趕去洞口,派出一隊人馬,打上燈籠火把,手持刀槍鑽進洞去,四處尋找,遍洞無人,發現有一棵水桶大的蔞子草根。

帶兵將領聽後斷定是蔡根兒變化的,便命令兵卒使用大斧輪番砍剁。

但是萎子草根隨砍隨長,連砍三天,還是原樣。

第三天深夜,在洞外靜靜守候的官兵突然聽見,有人對山王土地說道:「他們這些官兵,對我用斧頭亂砍,再砍一個月也是白費工夫。要對我有辦法,除非用來來往往。」

帶兵將領聽了稟報,反覆苦思冥想,「來來往往」為何物?一直不解其意。」

一個曾當過木匠的兵卒進言道:「來來往往,就是木匠用的結子。」

帶兵將領恍然大悟,趕緊派人買來一把大鋸,不到半個時辰就將要於根鋸斷,萎子根冒出鮮血,世世代代長流不止,積成了各種顏色的銹石。

(圖片來自網路,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逸聞苑 的精彩文章:

民間故事:知縣出題為女兒招親,落魄秀才對出絕妙詩句
民間故事:魚販子看見八個叫花子,抓住一個,才知他們身份不簡單

TAG:逸聞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