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甲午戰爭後,在日本談判的李鴻章為什麼會被襲擊?背後原因不簡單

甲午戰爭後,在日本談判的李鴻章為什麼會被襲擊?背後原因不簡單

原標題:甲午戰爭後,在日本談判的李鴻章為什麼會被襲擊?背後原因不簡單


公元1895年3月,甲午戰爭清朝戰敗後,74歲的李鴻章在日本商談馬關條約,不幸被日本浪人襲擊,子彈擊中左面,當場昏倒,所幸未中要害。此事發生後,日本警方緊急動員,立即抓住了刺客小山豐太郎。為什麼李鴻章會被襲擊?背後原因並不簡單。


中日甲午戰爭,清朝廷地面和海面雙線潰敗。史料記載,李鴻章赴日求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說:我們先談停戰協定吧。李鴻章非常吃驚:此行是為了求和。伊藤博文盛氣凌人,大加嘲諷,導致談判陷入僵局。表面上為了和談條件爭執不休,事實上,伊藤博文已經破譯了清朝廷給李鴻章的電報密碼,因此故意拉長談判時間,目的有三點。



1.當時日本陸軍已經過了遼寧,破了錦州,進入了河北,防線堅實,可攻可守。最關鍵的是,停駐期間,在華的日本陸軍,全吃清朝廷的給養,吃的時間越久,清廷實力越弱。


2.破譯的電報中,慈禧已經答應賠付日本3.5億兩白銀,台灣澎湖也可以割讓,但不同意割讓遼東半島。可是伊藤博文決定,非要吃下遼東半島不可。

3.伊藤博文以「尚未停戰」為由,調派日本海軍南下攻向澎湖,企圖切斷台灣和大陸的聯繫,便於將來割讓領土時,斷絕大陸援台的部隊,當時,劉銘傳正為保台而拚命奔走。



可惡的是,伊藤博文一方面拉長談判時間,暗地裡小動作不斷,另一方面卻對日本國內放話,欺騙日本百姓,說李鴻章傲慢自大,完全沒有悔改之意,主動發起戰爭,失敗後卻沒有投降姿態。因此,日本舉國認為,李鴻章是阻礙和平的首惡,害得日本士兵不能歸國返家,殺李鴻章的聲音盛行。



很多人不知道,甲午戰爭中,日本並沒有宣戰,是光緒皇帝聽信翁同龢等人建議,不顧李鴻章的反對,輕率地主動對日宣戰,結果卻被人家上門打得滿地爬滾。也因為如此,日本百姓沸騰了,覺得大清欺人太甚,既然主動叫陣,結果敗了,祈求乞和,卻又傲慢自大,不殺不能解恨。於是想殺李鴻章的日本死士,多如牛毛。


幸好,74歲的李鴻章挨了一槍沒死,馬關條約的賠款也因此減到2億兩白銀,一顆子彈省了1.5億兩。也因為這顆子彈,後面才有三國干涉,不然,遼東半島就會落入日本口袋,和朝鮮殖民地連為一氣。

參考文獻:《清史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清朝最節儉的皇帝,吃素菜穿補丁,幾十年省的錢卻賠給了敵國
楊廣三征高句麗,兵力超過十倍,為什麼會失敗?真相耐人尋味

TAG:趣味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