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冷盤毒倒一家人,木耳到底該怎麼泡?

冷盤毒倒一家人,木耳到底該怎麼泡?

致命「毒木耳」。

近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收治了一名7歲的小患者雯雯。入院時雯雯已陷入昏迷狀態。在短短几天內,醫生就為她進行了4次血漿置換。即便如此,雯雯依然出現了器官衰竭癥狀,能蘇醒過來的希望非常渺茫。除了雯雯外,她的媽媽、弟弟也都正在救治中,而導致這場悲劇的,竟然是雯雯的媽媽在事發兩天前泡好準備用來做冷盤的一盤黑木耳。

都市快報新聞截圖

泡黑木耳怎麼就成了殺人的兇手呢?以後我們還能愉快地泡木耳吃么?

泡發的黑木耳 圖片來源:千庫網

木耳是一種原本生長在樹木上的大型真菌,因為長得像耳朵所以叫「木耳」。在很久以前,我們熱愛美食的老祖宗就發現木耳不但能吃,而且很好吃。只可惜鮮木耳因為含水量太高,不容易保存,所以人們習慣把它晒乾變成干木耳,吃的時候用水泡一下,就又能恢復鮮木耳那種爽滑鮮嫩的口感了。

這個做法我們已經吃了幾千年,有無數人驗證過它的安全性了,所以肯定不是木耳本身有問題,那兇手是誰呢?在雯雯入院後,有著豐富治療經驗的醫生立刻對其血液進行了檢查,果然在血液里發現了一種叫作「米酵菌酸」的毒素,而製造這種毒素的正是一種可以在木耳上生長的病原菌——椰毒假單胞菌。

椰毒假單胞菌電鏡照片(謝念銘等.椰毒假單胞菌的電鏡觀察. 微生物學報 6(1990):50-54+89-90)

椰毒假單胞菌雖然名字裡帶個「椰」字,但其實它能生長在很多地方,不少食物都是能養育它的「沃土」。而它產生的米酵菌酸更是致死率非常高的一種毒素,流行病學統計發現米酵菌酸毒素的死亡率在50%以上。中毒的人輕則噁心、嘔吐、腹瀉、頭暈、全身無力,重則出現黃疸、肝腫大、皮下出血、嘔血、尿血乃至抽搐、休克昏迷等癥狀。而且,雖然椰毒假單胞菌容易被高溫、紫外線殺死,但米酵菌酸性質極為穩定,一般的高溫、蒸煮都不能降解它,所以被椰毒假單胞菌污染的木耳基本都不能再吃了。

米酵菌酸結構式(黃建立. (2010). 銀耳微波真空乾燥機理及品質特性的研究.福建農林大學)

為什麼我們的老祖宗泡了幾千年的木耳,卻沒有出現大批量中毒事件呢?這和木耳的晒乾、泡發過程有關。首先,椰毒假單胞菌生命力不強,所以只要及時把採摘下來的鮮木耳晒乾,附著在上面的椰毒假單胞菌還沒來得及繁殖就死亡了;其次,一般人泡木耳都是即泡即吃——很少會有像雯雯媽媽那樣泡兩天的——即使木耳上有一點椰毒假單胞菌,也來不及分泌足夠的毒素興風作浪。因此,為了避免雯雯的悲劇重演,在泡木耳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選購乾淨的木耳,即泡即吃,不給椰毒假單胞菌繁殖的機會。而且,泡木耳的容器、環境也都應該盡量乾淨。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椰毒假單胞菌不僅僅能長在黑木耳上,白木耳、銀耳也都能滋生它。此外,玉米面和東北地區常見的一種由玉米、高粱、小米等糧食以水浸泡發酵製成的臭米面,也都可能被椰毒假單胞菌污染。在用這些食材做食物時,如果發現食物不正常地發粘、流水、有異味,千萬不要再吃,以免因小失大。

參考文獻:

1.謝念銘等.椰毒假單胞菌的電鏡觀察. 微生物學報 6(1990):50-54+89-90.

2.黃建立. (2010). 銀耳微波真空乾燥機理及品質特性的研究.福建農林大學

作者:單少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蝌蚪五線譜 的精彩文章:

《超感獵殺》:8個人終於沒羞沒臊在一起,這大結局看哭了
為了吃點新鮮的,人類也是拼了!

TAG:蝌蚪五線譜 |